广东雷州第一中学高中化学一常见物质的检验导学案苏教必修1,1.doc

常见物质的检验 【问题复习】 1.某固体可能由Na2SO4、NaCl、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试完成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 .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取滤液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 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 人们通常根据 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1.Cl-的检验 (1)原理 ,AgCl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2)实验操作 试样 ①稀HNO3 ② 白色沉淀 结论 ;

(3)加入稀硝酸的作用是排除 干扰,因为 也能与AgNO3生成白色沉淀,但沉淀能容稀硝酸。

2.SO42的检验 (1)原理 ,BaSO4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2)实验操作 试样 ①稀盐酸 ② 白色沉淀 结论 ;

(3)加入稀盐酸的作用是排除 干扰,因为 也能与BaCl2生成白色沉淀,但沉淀能容稀盐酸。

3.NH4 的检验 (1)原理 , (2)实验操作 试样 ① ②加热 气体 ③ 变蓝 结论 ;

4.K Na或K 、Na的检验 (1)检验的方法 ;

(2)实验操作取一根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稀盐酸中蘸一下,再灼烧至无色,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待测物,放入火焰中灼烧,就会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焰。

思考①稀盐酸的作用 ;

②铂丝灼烧的原因 ;

③焰色反应是 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针对性训练】 1.现有氯化铵、硫酸钠、硫酸铵和氯化钠四种固体物质,现要求只用一种化学试剂来进行检验,则该化学试剂是 ;
简述操作步骤。

2.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可能是稀盐酸中的哪一种粒 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CO,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A.H2SO4B.HClC.NaOHD.NaNO3 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5.用pH试纸测定某一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6.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7.可以肯定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实验事实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时有白色沉淀 B.加入盐酸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C.加入氯化钙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D.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溶解,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方法二用试管取少量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试管中的溶液由红色变紫,最后变成蓝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2O分子和Cl-仍然存在,而H+全部生成了H2O分子。说明H2O分子和Cl-都不能使石蕊变红,可能是稀盐酸中的H使石蕊变红。

课堂小结 1.NH4 SO42- Cl- 离子的检验 2.焰色反应来检验钠钾二种元素或离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了结构模型的演变 1.阅读教材P27-28,并填写下列空格 ①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②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

英国科学家 是 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 。

③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

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子,他认为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

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④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

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指出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 带正电荷,位于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⑤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

丹麦物理学家指出;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定 上绕核作高速运动。

⑥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

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 ,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

【针对性训练】 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有①②③ 【问题探讨】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它是由哪些更小的微粒构成呢 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为“某原子的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 C-12原子指的是什么 二、原子的构成 1.原子表示 (1) (2)核外电子排布图 (3)原子结构示意图 2.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 (1)电量关系 中性原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关系质量数A 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算出另一个数值来。

一种氯原子质量数为35,则其中子数为 一种氯原子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质量数为 【概念运用】 1.填表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N) 用X表示 ①O 8 18 ②Al 14 27 ③Ar 18 22 ④Cl 18 35 ⑤H 0 2.17gNH3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与 gH2O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标准状况下,22.4LNH3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与 molH2O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问题探究】 从原子结构知,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那么,同种元素的所有原子中子数情况如何 Ca 和 Ca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概念形成】 2.元素、核素、同位素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原子核的组成不同)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之间的互称。

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 【概念运用】 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O3 、O4 B.H2、D2、T2 C.H2O、D2O、 T2O D.Ca 和 C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必定不同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一元素 3.用符号填空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⑴元素种类由 决定;

⑵原子种类由 决定;

⑶核电荷数由 决定;

⑷相对原子质量由 决定;

⑸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 决定;

⑹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 决定。

4. 关于H、D、T、H四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同一种原子 B.是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C.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 D.是氢元素的四种核素 5. 已知A2-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