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信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高铁通信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做好实地调查和施工定测,为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收集基础资料

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两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施工进度时,充分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工程项目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取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经济质量目标。

收集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对照质量验收标准要求,为开展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设计图纸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开工前充分做好图纸审核工作,熟悉有关的设计图纸,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关键部位、工艺与质量要求等,通过审图,减少图纸的差错,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

认真进行设计交底,通过设计交底,了解施工图设计依据、设计意图、施工注意事项、新工艺新方法及施工组织、技术保证措施等。

配合做好设计技术交底,由我指挥部提出图纸中的问题和疑点,以及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经协商研究,拟定出解决办法。

1.1.1. 技术交底 在每一分项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全面的技术交底。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通过交底明确施工方法、进度等施工安排,明确质量、安全、节约措施。交底的形式不仅包括书面、口头方式,还采用样板、示范操作等。

1.1.2. 施工定测控制 邀请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工程复测。在施工测量前由主管工程师制定详细测量方案并向现场施工队进行详细交底。

1.1.3. 机械设备质量控制 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合理划分施工段,组织好机械设备的流水施工和综合利用,尽量做到一机多用,充分发挥其效率。减少进出场时间和装卸费用。搞好机械设备合理布置现场环境、施工平面,保证适合机械作业要求,为机械设备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机械设备的保养按照例行保养和强制保养进行,经常性进行保持机械的清洁,检查运转情况,防止机械腐蚀,按技术要求润滑等,例行保养及强制性保养按照一定周期和内容分级进行。防止机械带“病”工作或超载超负荷运转。

广泛使用智能化程度较高、易于操作的新型仪器仪表,以提高测试的运行速度和精确度。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合理调配试验、检测、计量设备,挖掘设备潜力,提高工作效率。

各种仪器仪表和计量器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定,新购置和在用的计量器具、仪器均进行定期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使用。工地设专人负责检测工作,设立台帐及档案,仪器设备的监督和检查由检测试验室指定专人管理。

各种机械设备、试验、检测、计量设备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能进入工地,请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监督指导。

1.1.4. 施工环境保证控制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不断地监测和定期评审环境管理体系,确保适应变化的内外部因素,有效地引导项目组织的环境活动。

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气候、地质环境等。

根据施工特点和环境,严格控制人的生理缺陷,认真分析施工人员的心理变化,协调好社会、经济、施工环境条件与人际关系,保证劳动分工、生活福利及工资报酬与施工人员的工作内容相一致;
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处理好上下级关系,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防止施工人员工作情绪不稳定,心理抑郁或注意力不集中。

1.1.5.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认真组织制定工艺标准,积极落实创优规划。严格按照创优规划和措施要求,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工序质量预控。按照PDCA循环原理和程序,建立质量管理点,从人员、机械、材料、环境、方法等五大因素进行控制,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和通病,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正确引导和开展工序样板先行、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工程创优活动。建立行之有效的样板制度,试验先行,样板引路,在分项工程开工前,统一工艺和质量标准,做出样板示范后,再全面推广;
实行标准化施工,创建样板工程,以点代面,全面推广。

配备专职质量检验人员,实行质量检验三级验收制度。自检与互检相结合。加强工序工艺检查,每道工序实行分级检查制度,坚持实施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质检工程师定期检、总工程师抽检制度及“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建立健全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及重点工程、重点工序把关制度。

各专业施工队均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审定的技术方案、工艺要求组织施工,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保证每个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一次达标成优。

结合施工实际加大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力度,强化QC攻关小组的作用,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专家指导、评审施工方案,解决技术难题;
组织管理技术人员编制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6. 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及对隐蔽工程的检查签证 凡埋入地下或混凝土中安装件均为隐蔽工程,对每一项隐蔽工程检查均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通知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检查之前,工程质检员首先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自检,填写检查表,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未经签证不得自行封闭。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隐蔽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我方在完成作业班组、专业安装队和项目经理部三级验收合格后,在具备覆盖条件48小时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在监理工程师认为合格即予签证前,该项目的任何部分不得覆盖或隐蔽。

我方将保证监理工程师有充分的机会,对将予以覆盖或掩蔽的任何此类工程部分进行检测,我方将为监理工程师的检测提供一切可能的配合。我方将接受监理工程师随时指示的对工程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进行剥露或在其内或贯穿其中开孔进行隐蔽工程的复查。

自检合格后,按规定格式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及附件,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证上签字后,再继续施工;
对检查不合格或检查证及附件与实际不符时,待改正后重新检查签证。

1.1.7. 工程变更控制 做好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交换意见,取得一致后,修正施工组织方案并由建设单位批准后进行实施。

当施工现场与设计图纸有出入需要进行变更设计时,及时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报告;
工程设计变更由工程管理部提出并整理,报总工程师审批,然后上报建设、监理、设计等单位同意后下发变更通知单或其它书面材料,工程管理部按照变更通知单或有关资料及时对现场主管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再由主管技术人员向现场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具体实施设计变更;
技术交底要有文字记录留存。

变更设计的分类、程序、分工及费用处理严格按关于发布〈铁路建设项目变更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5]146号)实施,按规定填写“变更设计建议书”,上报建设单位,变更设计坚持“先审批,后变更,再施工”的原则,严防擅自变更。

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确实有问题的设计图纸,若由于时间紧迫、设计人员无法到场解决,不解决将影响工程进度时,由我方先拟定修改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设计单位确认后,先施工后报设计变更。

1.1.8. 质量事故报告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立即对事故部位或工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在24小时内用电话或传真报告项目经理部,并通知设计、监理、建设等单位驻现场有关人员,项目经理部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上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

凡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单位,在72小时内向所属上级机关提出书面报告材料并逐级上报,报告材料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
发生的简要经过、损失情况;
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处理方案及工作计划
事故报告单位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