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语文新高考大二轮检测古代诗歌鉴赏6高考命题点三 迁移运用巩固提升Word版含解析

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7高考命题点 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孤雁儿世人作梅诗[注]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 北宋朝廷南迁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移官湖州途中不幸病故,这首词即为悼亡之作。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中的“疏雨”“千行泪”形成对比,疏雨是外界环境,千行泪是作者的行为,显示了作者对自己丈夫的深重思念与哀思。

答案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边是小风疏雨,一边是泪下千行,痛苦之深,使泪水多于雨水,表达了词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2.2019淮阴中学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初春 徐 灿①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②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 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

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说明。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要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分析。

答案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独居闺阁的词人以芳草才吐新芽、梨花刚刚开放、柳絮漫天飞舞、树上黄莺鸣啭等初春美景,反衬了自己如柳絮般飘零、沦落之感和伤感落寞之情。

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送述古[注] 苏 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 述古陈襄,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字述古。

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具体的“景”和“情”的内容作答。

答案下阕通过描绘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的景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以哀景衬哀情,烘托了作者感伤离别,思念友人的凄凉孤寂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发分宁[注]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 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此诗作于诗人离家别友赴外地任职之时。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的结尾句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那满川风月无比多情,因理解“我”的愁绪而满含愁意。诗人采用拟人或移情、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物说成有情或“借物抒情”“融情于景”,使得诗句含蓄而耐人寻味。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都门秋思其三① 黄景仁 五剧②车声隐若雷,北邙③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 ①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②五剧交错旁出的道路,此指京城繁华喧闹的街道。③北邙洛阳名山,汉魏五侯的坟墓多聚集于此。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解析鉴赏表现手法的题目,一要看诗歌内容写了什么,二要体会有怎样的作用。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五剧”与“北邙”的对比,抓住“车声隐”与“惟见”,再结合注释得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繁华盛世终将逝去”的感慨。

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来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感慨,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逝去的隐隐愁绪。

2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 解析回答本题先审题目明确鉴赏的诗句;
再审诗句抓住诗句的意象“夕阳”“山色”与“登楼”的巧妙组合,抓住关键词“劝”“将”体味其好处。

答案①这首诗的颔联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夕阳和山色是美好的景色乐景,然而美好的景色却挡不住作者对国家和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感慨哀情。②运用拟人手法,夕阳和山色颇解人意,欲为主人排愁解忧。一个“劝”字、一个“将”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把客观的秋景与主观的愁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沉郁顿挫的幽远意境;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无法排解对国家和自身的愁绪。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

答 答案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
下片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这样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7.2019徐州市高三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元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越调] 小桃红 杨 果[注]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注】 杨果金正大元年进士,金亡五年后,才入元为官,至参知政事。

“司马泪痕”一典出自何处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 解析结合琵琶行并序的写作背景及诗歌注解,分析典故作用。

答案琵琶行并序。抒发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痛。

[题组二 综合练]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 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
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
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伤之情。

9.2019南京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过东郊故园追和家大人①韵 [清]沈绍姬 昔年亭馆筑城②,此日重游自怆神。

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

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

记得趋庭③分彩笔④,也教题咏药栏春。

【注】 ①家大人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②yīn古指瓮城的门。③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承受父亲的教诲。趋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鲤,孔子之子伯鱼。后以“趋庭”作为承受父教的代称。④分彩笔分写诗的任务。江淹少时,曾梦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晩年又梦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自后作诗,再无佳句。后人因以“彩笔”指词藻富丽的文笔。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积累的常见的表现手法知识,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作答。首先选择两种表现手法,然后集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分析效果。例如,“楼上青山认旧邻”显然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衬托出故园的残破。然后再结合着具体内容,从其他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①衬托。“楼上青山认旧邻”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楼上青山”的依旧,衬托出故园的残破。②虚实结合。“昔年”为虚,“此日”为实,“门前碧草埋荒径”为实,“记得趋庭分彩笔”为虚;
虚实对比,突出了故园的昔盛今衰。③拟人。“楼上青山认旧邻”,赋予青山人的情感,借青山的不忘旧邻来表达自己对旧朝的不忘,对故乡、对已逝亲人的怀念。④对比。昔年在城郭内修筑亭馆,现在却是“门前碧草埋荒径”,以过往景色和如今的衰败作对比,表现出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感。任选两种即可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可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关键词分析作答。例如要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昔年”“怆神”“两朝人”等,从诗人的感慨和怀念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①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情昔年在城郭内修筑亭馆,现在却是“碧草埋荒径”,由盛到衰的变迁,令人不胜唏嘘。②对亲人的怀念,对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三世仅传十亩之地,当年在父亲的吩咐下吟咏出歌颂春花的诗句,如今却是物是人非,自己已成为两个朝代的人。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寒 夜 作 释函可[注] 日光堕地风烈烈,满眼黄沙吹作雪。

三更雪尽寒更切,泥床如水衾如铁。

骨战唇摇肤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