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24《出师表》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出师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阅读文章,积累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读通、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重点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难点 了解本文议论中融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型 教读课 教法 2+2师友合作 教学过程 一、解题 表是一种文体,古代奏议的一种,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

诸葛亮写了两篇出师表,即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我们学的是前出师表。

二、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去世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shn,后卒于军中。

三、时代背景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他当时感到刘禅shn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目的是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严明赏罚,尽心国事,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四、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 A、字音、合理断句。

B、句子的节奏、重音与感情。

2、自由朗读课文,给下列词语加拼音(学案) 崩殂(c ) 疲弊(b )陛下(b ) 恢弘(hng ) 妄自菲(fěi )薄(b )以塞( s ) 驽钝(n ) 陟(zh )罚臧(zāng )否(pǐ )裨(b )补阙(quē )漏 郭攸(yōu )之 费祎(yī )行(hng )阵和睦 长(zhǎng )史 猥(wěi )自夙( s )夜忧叹 以彰其咎(ji ) 咨诹(zōu )以遗陛下(wi ) 斟(zhēn )酌(zhu )损益 3、小组练习朗读课文。

五、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段,读一句翻译一句,并且点出重点词语。

2、同桌交流,不会的互相解答。

3、老师强调重点词语以及句子。

4、第一段内容的理解 A、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B、第1段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刘禅“居安思危”。

C、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因为蜀国是先帝创下的基业,是“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根据地,而先帝的理想未能实现而中途死亡,使作者感到十分痛惜,肩上的托付的担子之沉重。同时警示后主要奋发有为,继承先辈遗志。为后文提出建议定下基调。

D、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有什么作用 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观条件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文章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

E、对此,诸葛亮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5、背诵课文第一段。

六、专项检测 解释词语意思 崩殂 秋 殊遇 开张圣听 光 恢宏 引喻失义 疲弊 懈 遗德 妄自菲薄 个性化设计 板书设计 集体意见 课后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