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年出栏3000头肉牛产业化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培训讲学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年出栏3000头肉牛产业化开发 2、建设性质扩建 3、项目建设单位大同市南郊区和顺养殖场 法人代表康成 所有制形式民营 4、建设地点大同市南郊区西韩岭乡冯庄村南1.5公里处 规模年出栏优质高档肥牛3000头 建设期1年 内容6000m2牛舍改造,新建兽医室、服务站、电脑监控室、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等。

5、项目申报单位大同市南郊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负责人王秀生 6、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为287.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117.16万元,流动资金为170.6万元。

7、资金筹措申请省财政资金150万元,企业自筹137.8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年销售肉牛3000头。肉牛价格为3600元/头,其销售收入正常年为1080万元。达产正常年利润为109万元。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33计取为36万元,计算期利润总额为1075万元。本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总成本费用为971万元,其中经营成本为959万元。

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4.7年,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3.66年。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所得税后为32.4,财务净现值为334万元;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48.47,财务净现值为551万元。

投资利润率37.3,投资利税率37.3。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实行“养殖场农户”的经营育肥方式,场方每年为农户引进5月龄、体重达到150公斤左右的奶公犊3000头,让100个农户利用场方提供的圈舍实施分户育肥。年可出栏优质肥牛3000头(户均30头,要求育肥期不超过6个月,体重平均达到360公斤)。正常年利润109万元,按场方与农户各得50计,为54.5万元。按如此经营方式,全村(项目所在区)400户、1500多口人可在3~4年内达到小康水平。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2002] 175号)。

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实用读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3、 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手册(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山西省农业厅制定的关于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2001-2010年建设规划 5、 山西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意见 1、符合当地资源条件。项目立足于市场需要和当地资源优势,提出了利用奶公犊生产优质高档牛肉的综合开发,具有牛源易得、成本低廉、生产周期较短、增益显著、产品安全等优点,对进一步深化农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社会与经济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努力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深远的意义与促进作用。

2、项目工艺路线及技术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措施切实可行,能指导与带动广大农户实施和实现。

3、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会带来“三废”污染,有利于大量秸秆的转化利用与净化环境,有利于从单纯注重经济目标向“生产、生态、生活”多目标的转变。

4、项目按年出栏3000头育肥年成品计算,销售收入可达1080万元,扣除直接成本外,利润可达109万元,投资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经济效益好。

综上所述,项目开发与生产,既符合中央指导方针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牛肉市场的需求,不仅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是深远,意义重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可行。

建议,加强营销力度,注重培育营销市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建设背景 1、解决“三农”问题是目前最大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主要任务时,强调指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畜牧业”。由此可见,围绕着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这一中心任务,通过“肉牛综合开发”这一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而达到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目的,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既定方针,又是本项目争取立项的根本依据与背景。

2、国家农业发展纲要提出,要实施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行动,加速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推动畜牧水产业全面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发展牛羊肉生产还是农业部重点推广项目。山西省人民政府进而提出了畜牧强省的基本思路和稳定猪、鸡,突出发展牛、羊、草食家畜,适当发展特种养殖的战略性调整。大同市按照国家与省政府的指导方针,也相应做出了在全市农村,大力发展奶肉牛业与肉羊业,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安全高效优质的奶、肉产业带的决定,以达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的目的。从而更加坚定了本项目争取立项的决心和信心。

3、从当今世界来看,牛肉的生产、消费,在肉类生产、消费中不断增加,而且需求数量越来越多。在我国从城市居民开始,出现了“厌肥病”“恐肥症”,并且对牛肉鲜嫩味美和营养丰富,脂肪少的特点,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尤其对特殊职业(如高空、空温作业的工人,高寒地区的岗哨,特种兵警,运动员)的特需更为重要了。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国内外市场对牛肉的需求将会不断地扩大,延伸。牛肉价格,在国外均比猪、禽肉类高,而中国的牛肉价格较低,但是,牛肉市场是广阔的。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牛肉占有量仅为3.42公斤,而全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0公斤,发达国家则高达3050公斤。最近,美国、加拿大、欧洲一些国家疯牛病的出现,造成了极大的国际市场空缺,这必将使我国牛肉贸易急剧上升。同时,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肉类的人均消费量要增加到城市人口的32公斤和农村人口的26公斤。所有这些都为本项目争取立项提供了市场投资的导向。

4、发展肉牛生产,特别是开展短期育肥,是一项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产业,是农民变潜在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增收的最佳途径。所以,业内专家预计今年我国牛羊肉生产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牛羊肉价格也会保持有利地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牛肉质量较差,只能满足国内所需的大众化牛肉,而高档牛肉生产尚属空白,国内所需的高档牛肉均由国外进口,增加了国家的外汇负担。所以本项目提出的以奶公犊育肥为主攻方向的肉牛综合开发,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与国外(如日本)利用全部奶公犊作肉用,增加优质牛肉来源的先进经验相吻合。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项目区所在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是目前南部区较为贫困的村庄。矿产资源匮乏,乡镇企业稀少。历史上以种植业为主。农民增收主要靠提高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现阶段,在各级政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感召下,部分农户开始饲养奶牛,肉牛和其他家畜。但由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极度分散,增收幅度不大,加上近几年由于干旱,返贫现象时年出现。故大力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奶牛业与肉牛业,走产业化经营道路,从根本上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发展奶牛综合开发,对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前述,项目所在区历史上以种植业为主,生产单一化,偏面化,农民难以实现增收。若围绕养殖建基地,依托龙头抓开发,则会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使农民真正得到增收的实惠。其依据是根据粮农组织最新食品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世界牛肉产量约为6210万吨,比去年相差不大。但是,预计牛肉出口将比2003年增长5,达到630万吨。发达国家由于牛群重建引起的牛肉供应紧缺将使其在2004年出口潜力下降,牛肉供应量的增长将寄望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另外,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均牛肉消费量增加,2003年世界牛肉的产量也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牛肉供应的连续紧缺以及需求的不断增强,非常有利于今年牛肉价格的上升。2003年,我国牛肉进出口贸易均有大幅度增长,进口增幅大于出口,但贸易逆差仍比上半扩大,表明了牛肉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劲,今年的出口量也将会继续增长。实现内牛综合开发产业化,确实有钱可挣,有利可图。

2、发展肉牛综合开发,能够推动奶业生产的大力发展,也是挖掘奶公犊利用潜力的有效途径,使奶公犊的身价倍增。据统计,目前项目区已有奶牛1.2万头,在正常年景下,每年可产公犊近5000头(以年繁殖率80,后代公母各占一半计),断奶后1头仅卖到千元左右。而本项目正是以它为利用对象,通过大量消化当地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与短期(6个月)育肥后,1头体重可达到350~400公斤,由于其肉优质高档(即“小牛肉”),价值至少猛增到3000至4000元,是原身价千元的3~4倍,而且它的产品尤受市场青睐。因此,利用奶公犊生产“小牛肉”还可推动奶牛产业的发展,是我省乃至我国畜牧生产中的一项高新产业。此法,已在我国的北京、山东、黑龙江、新疆等地取得成功。

3、发展肉牛综合开发,可加速当地玉米(包括青贮饲用玉米)产业化发展步伐,对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培育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新的增长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入世后,卖玉米难的现象再度出现,妥善解决这个难题已到迫在眉睫,急待解决的地步。若围绕养殖基地或大户建好青贮饲用玉米生产基地,依托龙头企业抓好青贮饲用玉米开发,则可以缓解肉牛业饲草料不足的矛盾;
可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业主)增收(如墨西哥玉米套作亩产生物产量1.2万公斤,值达1200元,纯收入623元,比种普通籽粒玉米每亩平均增收543元);
对于进一步深化农区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4、项目的实施对畜牧业的发展与升级具有深远意义。项目的实施,一是可以统一科学饲养管理标准,全面推进安全健康发展的新技术,把产品的质量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
二是可以为养殖户提供饲养技术咨询,注入科技含量;
三是实行电脑自动化监控,生产全部进入电子商务网络,为肉牛养殖逐步实现全面现代化夯实基础;
四是肉牛由场方统一销售及检疫,可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五是起到样板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全市畜牧业的发展。

第三章 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大同市南郊区和顺养殖场位于冯庄村东南1.5公里处,距市中心十公里。有大新高速公路和大运公路在该村附近通过。该村有人口1500多人,其中农业劳动力480人,自然占地9600亩,地势较为平坦,可耕种土地5000亩,其余为林地、滩涂。对将来的土地开发利用,特别是种植牧草或自然放牧极为有利。该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变化差异较大,冬、春寒冷多风,夏季炎热,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且多集中7、8、9月份。该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是一个农业生产比较单一的纯农业村。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饲料、饲草来源充足,场址选择科学,合理得当。该项目实施单位所在村有5000多亩耕地,适应玉米种植生长的土地,每年至少可产200万公斤优质玉米和200万公斤的秸秆饲草。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十里河南岸700亩滩地种植了苜蓿草,同时响应中央治理“京津”风沙源号召,近几年退耕还草1000多亩,加上周边邻村每年也可生产大量的玉米和秸秆,足可以满足3000头肉牛饲草、饲料的需求。场址位于村东南1.5公里处,四面没有污染、排水排污方便,占地约30亩,是理想的养殖场所。

2、水、电资源配备得当、交通便利。

该场有深150m的优质水井一眼,配100KV变台一座,足可以满足全场项目实施的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所在村有新修的4.2公里柏油路与大运线连接,把京大、大新高速公路和入市公路连接起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