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土壤 扎根民间土壤 汲取营养精华

  《中国十部文艺集成(志)》的编纂是一项构筑中华民族文化长城的伟大工程,是前无古人的开创之作,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这项工程历时近30年,有多少人为这项伟大工程倾注了多半生心血,如《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中国曲艺志・青海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青海卷》三卷副主编石永同志,年过古稀,仍然为《中国曲艺志・青海卷》最后完稿在拼搏。又有多少人在未见到成果前就带着遗憾与世长辞,如《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副主编刘毓芩同志,躺在医院的病榻上还念念不忘工作进度,直到辞世后三年,这一卷本才得以出版。还有《中国曲艺志・青海卷》副主编李发旺同志,与世长辞七年后。这一卷本才得以出版。还有多少民间艺人、文艺工作者、研究工作者等,为此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为此,他们的工作业绩我们应该肯定,并应在青海厚重的文化积淀中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海十部文艺集成(志)》的编纂工作启动于1981年。我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开始,参与了《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青海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青海卷》、《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青海卷》卷本的搜集工作,也参与了《曲音・青海卷》、《曲志・青海卷》、《民器・青海卷》(简称)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工作,担任过上述三卷的责任编辑、副主编等工作,到2009年,已历时29年。回顾这29年来走访调查、搜集整理、分析研究、案头编辑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再学习的过程。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苦也有甜,既有委屈艰辛的一面,也有收获成果的喜悦。对于民族民间艺术,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对我来说,是一个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也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民族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一、民族民间艺术之博大
  
  青海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等,而青海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同样犹如丰富的物质资源一样博大精深。从大的方面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分类资料,这个分类资料一共有16个大类,包括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札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和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青海省文化厅根据第一批国家级名录申报分类,一共分了10个大类,还有7个小项,但是,这些分类还远远包含不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方面。比如对青海汉族和各少数民族语言、方音方面的研究,对青海宗教艺术的研究等,还没有被包括进去。仅从《中国十部文艺集成(志)》中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这几个方面来说,就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去研究。比如,从形式来说,民间文学里面就包括书体、口传两大类,要知道民间艺人们是如何将这些进行记录和传承的;民间音乐里面包括声乐、器乐两大类,要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民间舞蹈里面包括汉族、各少数民族舞蹈,要清楚它们的源流;戏剧里面就包括当地戏曲、传人戏曲,要懂得它们的故事渊源、表演程式、文武场伴奏音乐;曲艺里面包括说类、唱类、说唱类等等。再细分下去,那就更是五花八门,仅青海曲艺一类就有近28个品种,要一一弄清它们的沿革、音乐、规律等。从题材来说,大至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现实生活、风情习俗、说苦道甜等等内容;小至名胜景点、特色食品的内容,几乎是包罗万象,数不胜数。从篇幅来说,大至鸿篇巨著,如《格萨尔王传》,有“说不完、写不完、唱不完”的故事之说;小至三言两语,如青海花儿,用两句唱词做比兴,两句唱词表事象,就能完整、完美地表达一个思想。从艺术特色来说,既有和全国一样的大众化艺术,也有各少数民族特色的艺术,还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特色的艺术。
  
  二、民族民间艺术之精深
  
  青海民族民间艺术不但博大,而且精深。如音乐方面的凝练,青海“花儿”的音乐,仅用256125这个音列就能演化出许多不同风格的曲令;语言方面的精练与深邃,比如青海花儿唱词的短小精练、明说暗喻:
  尕月亮挂在个窗帘上,光气儿照在个炕上:
  尕鸳鸯落在个枕头上,金凤凰落在个被上。
  怀儿里抱的三弦子,口儿里吹的是喇叭;
  连上着梦见了三晚夕,四晚夕就哭成了哑巴。
  又如曲艺唱词中的雅俗共赏:
  龙老了难出大海,虎老了难爬高山,人老了难转少年,臣老了难列朝班。(选自《白访黑》)
  青丝如染,耳坠金环,桃花粉面,朱唇点点,莫非是仙女来凡间?
  雉毛后飘,软甲上罩。宝带细腰,金莲小巧,赛昭君怀中缺少琵琶抱。(选自《双锁山招亲》)
  再如口头文学中的语言更是言简意赅: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交良友千言万语。绝一人三言两语。
  我们在参与编纂的过程中,就遇到过许多看似简单,但经过仔细研究分析,逐渐发现民族民间艺术中有许多很深的哲理在内。《中国十部文艺集成(志)》的编纂原则要求我们,要研究、说清民族民间艺术“是什么”而不分析“为什么”,但是,如果不知道“为什么”,也就很难说清“是什么”。有许多问题,直到编纂结束时我们还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成书中也留下了一些遗憾。这里仅以青海曲艺方面为例,比如青海平弦艺人很早就有“紧弹三弦慢打琴”的经验总结,而我们只知道这是对青海平弦伴奏的一个技术要求,却不很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求这么做的道理;还有,过去的老艺人在带徒授艺时严禁徒弟去学本门艺术之外的艺术;老艺人要求板胡和二胡在伴奏中严禁换把演奏;伴奏乐器的定弦方法和规律。仅就三弦来说就有外4度内5度、外4度内4度、外5度内2度、外5度内5度、外5度内4度五种不同的定弦法,这些定弦法除了方便演奏外,还有哪些奥妙;民间音乐的转调以及音乐中使用微降7、微升4的乐律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一些比较困惑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彻底解决。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中国十部文艺集成(志)》的编纂,我认为几十年甚至一生磨一剑也不为过。民族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以一人之力,就是穷其一生也难登其堂奥。
  
  三、必须深扎根才能究其竟
  
  总结过去,以利将来。20多年向民族民间艺术学习的体会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是态度,二是方法,三是奉献精神。
  学习民族民间艺术,首先你得必须懂得爱,即喜欢民族民间艺术,爱民间艺人。从培养兴趣到真正喜欢再到懂这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长期到民间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熟悉他们的情感,掌握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还需要什么,并且自身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次,要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首先要求我们要和民间艺人交心,要和他们做朋友,得到他们的完全信任和全力支持,这样才能更深地了解他们的艺术;二是要有敏锐和细心的观察能力,处处做有心人,这样才能发现和掌握他们的艺术特点和艺术精华;三是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也就是说要解决民族民间艺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重点是“为什么”的问题;四是避免主观臆测,妄自推断,要用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科学的眼光评判和总结这门艺术。
  第三,要有奉献精神。我们平时常说“舍得”一词,有舍才能有得。学习和研究民族民间艺术,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在编纂十部文艺集成(志)书20多年的过程中,虽说完全靠的是国家的财力物力,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为了联络情感,投入一点个人的财力,也是常有的事,比如在搜集、采访中必要的一些请客送礼等等,是要个人付出的,几十年积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就是我们戏说的“合情”与“合理”的关系问题。奉献精神还包括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国十部文艺集成(志)》编纂工程完成,我们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这就是“小舍”换来了“大得”,作为这项工程的一个编辑来说,我也就感到十分欣慰。
  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实这也是《中国十部文艺集成(志)》编篡工作的延续和延伸。我觉得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吸取十部文艺集成(志)编纂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拾遗补缺,使其得到更加圆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