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门地铁站_路过安德门

  每天上班下班,我都要从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门前路过。每当看到路两旁蹲着站着、围墙边依着靠着、高架桥下躺着坐着的农民工,那一身疲惫一脸倦容的农民工,那眼巴巴等着雇主们前来雇用自己的农民工,我就对我们老祖宗马克思说的“劳动力成为商品”那句话有了更加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深刻理解。在这里,每个“劳动力”都是明码标价的,当然买卖双方也可以讨价还价,但最终还是以双方协商洽谈的结果为准,有时也有买方说了算的现象。
  说起来,在商品社会里,哪一个“劳动力”不是“商品”?哪一个劳动者不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吃饭?除非他是“蛀虫”、“贪官”,不劳而获者!
  民工、“劳动力商品”真可以称得上物美价廉。我和一位年约四十的农民工交谈过,他去年在城里一家建筑工地上打工,老板开出的价格是“包吃包住不算,每天干10个小时40块钱”。他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挣了一万多,幸好老板没有欠薪年底一次付清。我觉得这个“薪水”与每天劳动时间、强度相比并不算高。然而,他却感到十分满意和知足:“一年挣了这么多,抵在老家干两年哩,能到城里打工真不错。”
  我听了,不知说什么好。且不说与那些“明星”、“大款”攀比,想想自已,身为“公仆”,年薪数万,旱涝保收,衣食无忧,比农民工不知强了多少倍。有时我们还嫌不足,总感到得到的还不多。比比眼前这位农民工,真是愧得很!
  再看看那些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他们为了求职,为了养家,一年四季,不管风里雨里、严寒酷暑,总是在四处奔波,苦力干活。无论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还是在臭味逼人的操作间,他们都不能逃逸躲避,都要在不停劳作。哪里像我们一样,成天坐在办公室里快乐地工作着,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雨不打头,日不晒脸。有多少个早晨,我还亲眼看见,在安德门高架桥底下,竟有四五个民工睡在那里过夜。当时正是滴水成冰的时节,他们就在地上放一块塑料布,铺一条褥子,盖一床被子。
  在我看来,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就是一个教育人、启迪人的基地。每天路过这里,听听看看,想想比比,我都感到思想受到一次震撼,灵魂受到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