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生成 [如何有效生成小学数学课堂]

  【摘 要】教师要独具慧眼,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及时纳入课堂教学,巧妙设计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生成出乎意料的精彩。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29-01
  课堂生成是指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在交流、互动、研讨等过程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我们关注课堂的“生成性”,就是要求教师要独具慧眼,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及时纳入临场教学,巧妙设计,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生成出乎意料的精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生成。
  一 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生成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预案的设计时,已经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预估。但在实际教学中,获取的反馈信息往往仍会与预估的情况不同。这时我们就需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对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归纳和重组,促进学习的体验性和问题的生成性。
  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因学生对人民币在生活中是有一定接触和了解的,所以在预设方案教师也都会有一些预估。但到了实际课堂上才发现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可能远比我们要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因此,导致老师在提问时,一个小小的问题可能就引发学生接二连三地说出很多问题。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顺利掌握了课本上的大部分知识点,还延伸出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 学会整合,实施调整,引导生成
  在课堂交流及互动生成中,来自学生头脑中所闪现的信息大多是零星、模糊和没有经过加工、整理的,我们需要自始至终不断地研究这些问题,解读潜藏在问题深处的意义,及时挖掘那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加以丰富,引导生成,使其成为不断完善的新认知。
  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最后我们一般都会让学生读教材上的总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这时有学生提出“这里用了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时,就顺势调整了思路,让学生就此讨论“是不是教材编写时多用了一个‘通常’,这里可不可以省略掉一个呢?”经过讨论,生1:第一个“通常”是指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的,或者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0的,都可以直接化成百分数。生2:第二个“通常”的意思则是指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两个通常的特定含义不同,所泛指的情形也不同。学生在仔细的推敲和斟酌中,深入参与了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分析、解释和举证过程。不仅理清了各种知识间的联系,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层次,也培养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关注重点、捕捉亮点,发展生成
  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地深化,学生头脑中的思路和方法往往会不经意地闪现,这些思维的亮点可能就是学生思维的顿悟、稍纵即逝,我们只有及时地捕捉到它,并加以肯定,才能唤起更多孩子的思考热情。
  在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先是出示问题“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然后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引导。正当学生在我的思路指引下一步步解答问题时,只听见一个声音:“这样算太麻烦了。”我听了先一愣,随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说:“是吗?你有更简便的方法?说说看?”只见他讲道:“假设每只鸡只有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脚的个数就少了一半,就是22只脚。因为一只脚鸡的脚和头是相等的,两只脚的兔子脚则是头的两倍。那么22-16=6(只)就是兔子的只数了。”多么有创意的想法啊!我先是暗暗惊喜,紧接着在他的想法的激发下,不少学生也都跃跃欲试了起来。于是,进行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又有不少同学提出了新的奇思妙想,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
  四 满足学习需求,拓展生成
  当我们把教学看做是动态生成式教学的时候,教师就不能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思路进行教学了,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动态生成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探求欲望。那么此时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过程,就已经不是在课程预案的设计中能够把握的了。
  在教学“年、月、日”时,当学生对“年、月、日”的时间单位有了充分的认知以后,我让学生提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居然有生提出“为什么有闰年和平年之分?”这不属于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但看着学生渴求的眼神,我决定马上带学生探求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于是,我带着学生通过电脑研究平年、闰年来由。结果,我们不仅了解了为何有平年闰年之分,还了解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些知识。此时虽然我的教学计划打乱了,但学生满足的神情不正是心灵愉悦的最好体现吗?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把各种有益的、能开拓学生眼界的素材性资源引进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积极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效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活力。
  〔责任编辑: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