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软件业“三国争熊”] 业熊

  如果你是一名关注股市的投资者,对提供金融信息的炒股软件一定非常熟悉,那些软件是否好用也一定是你关注的重点。但你是否知道,这些从事证券软件开发的企业盈利如何?
  看看目前3家提供股票软件的金融资讯类上市公司吧,他们分别是在上交所上市的大智慧(601519.SH),以及在创业板上市的同花顺(300033.SZ)和东方财富(300059.SZ)。
  得益于2007年的一轮大牛市,金融资讯服务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这3家行业龙头也先后登陆A股市场,并按各自不同的商业模式在证券软件行业竞相角逐。
  拥有大笔现金的大智慧选择加速并购扩大规模,同花顺力图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抢占机构用户,而东方财富则通过原有门户网站搭建金融大平台,以提高资讯服务获取付费用户。
  不过,和证券业一样靠天吃饭的证券软件业生不逢时,随着股市近三年不断走熊,3家公司上市后变脸很快。大智慧上市第二年即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亏损;同花顺2012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单季亏损;3家公司中业绩较好的东方财富净利润也持续下滑。
  一个本该是“三国争霸”的江湖,现在却沦为了“三国争熊”的局面。
  大智慧:重金并购接连亏损
  大智慧是三家公司中上市最晚的,是并购动作最多的,同时也是目前业绩最差的。
  2011年1月28日上市时,大智慧以软件应该广和业绩好而吸引眼球,也给足了投资者期待,当时共募集资金25.52亿元,其中超募资金多达15亿元。这与公司上市前的快速成长有关。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的总销售额从2004年的3.3亿元,增至2009年的21.8亿元。行业的急速增长,加上大智慧一贯激进的销售风格,使得其上市前业务高速扩张,品牌影响力强,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产品系列相对丰富,收入规模目前仍是行业中的最大公司。
  上市前的2007~2009年,大智慧的营业收入从1.58亿增至4.45亿元,对应净利润也从3646万元急增至1.88亿元,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但上市后业绩从暴增变为暴跌。
  上市第一年,即2011年,公司净利润就同比下降三成。到2012年,大智慧业绩更是步入亏损境地,而且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亏损。2012年上半年亏损5500万元,前三季度累计亏损1.25亿元,在此轮大盘反弹前,公司股价节节下跌,连创新低。
  亏损与公司频繁并购有关。
  手握重金的大智慧自上市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2011年先后以2900万美元和165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香港阿斯达克和上海财汇;2012年2月再度出手1000万元收购北京世华国际金融信息有限公司相关资产。
  2012年5月,大智慧又以2730万元的价格收购上海龙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0%的股权;不久后的8月14日,公司又发布公告称,拟不超5亿日元收购日本一公司。而对于财汇和龙软的收购溢价很高,比起其净资产约有875%和371.7%的增值,尤其是对盈利能力微弱的上海财汇收购遭受了市场的质疑。
  对于亏损原因,大智慧证券办人员对记者表示,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开发、人员储备和品牌建设投入及办公场地投入增加等。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虽然业绩大幅下滑,但大智慧仍在不断投入。“公司继续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有条不紊地推进一系列产品服务的转型升级,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大智慧在其2012年半年报中表示。
  这使得公司管理费用大幅增加。2010年公司管理费用为1.12亿元,同比增加121%,当时员工数为451人;2011年管理费用增至1.7亿元,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079人;2012年上半年的管理费用增至1.53亿元,同比增幅八成。
  人力成本增加带来的管理费用增加,使得大智慧的业绩承受压力。在201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22%的情况下,公司管理费用却增加了82.55%,利润下滑也就在所难免。
  不过,面对目前的处境,大智慧已经开始节流,修改了当初的募投项目,由买房变租房。大智慧2012年4月公告称,拟将5个募集资金项目实施方式由原购置办公楼变更为租赁办公楼,拟将原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中用于购置张江高科技园区办公楼的合计29785万元调整为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一名财务分析人士表示,管理费用偏高侵蚀了大智慧不少毛利,如果企业正在推进的募投项目质量好的话,还值得期待。但大智慧上市一年半以来,募投的5个项目有4项延迟。
  据记者了解,除耗资2.3亿元的金融终端升级项目完成进度95.01%已近尾声外,其他4项进展缓慢,金融终端手机版升级项目、券商综合服务系统升级项目、大智慧专业财经视频项目和金融终端国际版开发项目分别为39.91%、40.16%、30.74%和12.23%,均未过半。
  海通证券分析师陈美风此前表示,大智慧业绩大幅下滑缘于公司面临扩张与业绩间的两难选择。今后若继续选择扩张,可能给原本亏损的业绩带来更大压力,而且短期市场费用又很难下降,研发支出仍会持续上升,会造成净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如果公司缩减支出,则可能会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大智慧目前似乎并不缺钱。由于上市超募资金多达15亿元,尽管进行了多次并购,但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公司货币现金还有20亿元,明显超过东方财富同期的15亿元和同花顺的10亿元。
  若按以前发展模式,大智慧接下来可能还有并购动作。
  同花顺:对战万得单季亏损
  同花顺是3家金融资讯类上市公司上市最早的,2009年12月25日在创业板上市,是创业板推出后第二批上市的企业,曾被称为国内证券信息业第一股,也是3家公司中目前业务营业收入规模最小的。
  和大智慧一样,同花顺上市前也有着非常亮眼的成绩,并受到投资者热捧,当时正逢创业板的火热时期。同花顺发行价达到52.8元,市盈率92.57倍,创当时市盈率的新高。总共募集资金净额8.4亿元,超募资金5.9亿元。上市首日开盘价高达74元。股价不到3个月就突破百元。   但上市后业绩调头向下。同花顺201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同比下滑约两成;实现净利润1639.39万元,同比下降近七成。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花顺2012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惊现亏损,该季度实现销售收入3640.27万元,同比下滑33.8%;实现净利润-272.57万元,同比下滑117.52%。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解释称,伴随国内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加上去年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上证指数屡创新低,沪深两市成交下降,因此,受投资者金融信息服务需求减少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事实上,同花顺免费版在众多证券软件中是装机量最高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公司品牌知名度。但要想在弱市中有所改变,还需看公司金融终端产品的销量。目前,同花顺的金融资讯及数据服务代表产品有Level-2深度行情数据、iFinD、同花顺云参数、股指期货、大研究、大机构、财富先锋等。2006~2011年,数据服务收入实现了从1139万元到1.51亿元的飞跃。
  同花顺也正从目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业务模式,发展成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并重的模式,其iFinD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金融终端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甚至监管机构等提供了高度集成的股票、债券、期货、产权交易、行情、分析工具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除了数据服务外,同花顺目前还在积极进行创新业务的开展,例如与搜索引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将联手推出国内首款炒股浏览器。
  但一心想做大并着力进军金融信息终端市场的同花顺近期遭到同行万得的起诉。万得是一家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客户包括超过90%的中国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和投资公司,QFII中75%的机构、国内多数知名的金融学术研究机构和权威的监管机构也是万得的客户。
  万得方面表示,通过一年半的查证发现,同花顺抄袭万得产品,涵盖数据、组织结构、栏目名称、衔接方式、指标、函数、文字释义、参数、界面与操作方式等众多内容。而2010年正是同花顺上市的第二年,该公司推出iFinD产品,而这对万得的产品形成了直接竞争。
  但同花顺副总经理吴强此前指出,iFinD产品系该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根据用户需求独立开发的产品,在程序编制、数据处理、传输方式和展现形式上具有鲜明特色。
  同花顺被认为是“价格屠夫”,其iFinD产品的价格对万得形成较大冲击。万得发言人王洋认为,“保守估计,2012年同花顺iFinD抢下了万得2个亿的订单。”但同花顺方面认为,过去万得有暴利是垄断造成的,并非成本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这对冤家此前关系非同一般。2011年第二季度至2012年第三季度,万得的关联公司上海万得和南京万得参与了同花顺股票的交易,并一度是同花顺除发起人之外的第一大流通股。
  关于抄袭的官司尚未明了,最近又有律师举报万得买卖同花顺股票涉及内幕交易,让这场诉讼更加复杂。不管结果如何,官司对同花顺今后的处境有较大影响。
  因为万得数据相对较全,而同花顺实施了近两年的金融数据服务业务似乎没多大起色,2011年该项业务的营业收入只增长了7.45%,2012年中报更是大幅下滑两成,回到了2010年中期刚起步的水平。而其毛利率也由2010年中期90%的水平下滑到2011年中期的85%,2012年中期后又进一步下滑到75%。
  显然,在这场同质化产品竞争中,同花顺的前景不容乐观。不过,同花顺总部就在号称上海后花园的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阿里巴巴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标志性的企业名片,同花顺所代表的金融信息产业也受到政府的倾力扶持。
  东方财富:稳扎稳打盈利下滑
  2010年3月在创业板上市的东方财富虽然与大智慧和同花顺一样以提借金融数据业务为主,但也有着自身的盈利特点。
  与大智慧主要依靠个人终端业务不同,东方财富则更像一个媒体,依靠国内最有影响的东方财富财经门户网站。2011年,其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8%。虽然东方财富上市之后,账上也趴着近15亿元的现金,但该公司的经营思路则与大智慧和同花顺有较大差异,较为保守和稳健。
  不过,其上市以来业绩也出现持续下滑。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微降,实现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近三成。2012年第三季度业绩下滑更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13.6%,实现净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超四成。
  从数据不难看出,东方财富的净利润增速显著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的下降和费用率的提升。
  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至71%,原因是金融数据服务业务毛利率下降显著;销售费用率基本稳定,同比略增0.8个百分点至39.7%;但管理费用率则大幅提高16.5个百分点至24%。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基金第三方销售等新业务,导致人员数量增长较多;二是公司将原计入销售费用的相关部门费用,统一完善核算口径计入管理费用。
  业绩下滑也与公司面对竞争推行低价软件策略有关,这在短期内会对公司的利润形成压力,但通过积极的免费、低价策略也可适当增加客户的黏性。
  幸运的是,东方财富并非只有软件这一项业务,还有其作为门户网站所赖以生存的广告业务。从2012年中报业绩看,虽然广告业务有所下滑,但据艾瑞数据显示,公司在日均覆盖人数、人均页面浏览量方面,在财经类互联网站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良好的流量也对广告业务形成强有力的支持。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业务是,东方财富成为首批拿到基金销售牌照的公司之一,基金第三方销售业务正处于起步拓展阶段。但是基金销售受传统银行渠道依赖,短时期第三方销售业务做大困难不小,恐难对业绩有大幅贡献。
  但一些券商机构比较看好这一业务。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东方财富网上基金销售业务虽然短期内业绩贡献有限,但未来盈利上行空间巨大。民生证券也认为,东方财富网是首家获得基金代销牌照的财经门户网站,今后将开启金融电商时代元年。
  由于基金代销是公司从B2B到B2C的商业模式转型,这也让东方财富网访问用户存在付费的可能。
  稳扎稳打的策略,使得东方财富盈利能力并不差。从2011年全年的业绩看,东方财富2.8亿元的营业收入虽然距离大智慧的5.71亿元还有较大差距,但领先同花顺的2.15亿元,并且净利润是3家上市公司中最高的。
  一个本该是“三国争霸”的江湖,现在却沦为了目前“三国争熊”的局面,未来3家公司何时能突出重围,还有待证券市场的回暖,以及各家公司转型的成果。而万得的加入,或许将改变3家公司今后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