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摘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案例分析等手段是提高教学品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13-02
  一、引言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是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之后,由专门的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相应的管理工作规范和程序,对高速公路收费、养护、监控、交通管理、服务等系统的运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使其能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道路和高质量服务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9.6万公里,比2011年新增1.1万公里,总里程居世界第二位。如此大的路网规模和发展速度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亟需培养大批高素质的高速公路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郑州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中开设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并将其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
  围绕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学习新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教育目标,结合我国对高速公路管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笔者从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品质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二、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1.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与工程实际联系十分密切,而且课程信息量大,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形象生动地给学生传输繁多的信息,是该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带来鲜明印象、增加感性认识的特点,笔者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PowerPoint及视屏编辑软件,精心制作完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对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收费管理、路政管理、交通管理与交通安全、养护维修、现代化管理系统、绿化的养护管理与环境保护、服务器管理与经营开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生动展示。实践证明,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而学生通过多媒体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相关课程内容,对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层次,往往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晴雨表,反映着时代的变化,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朝气,总体上讲是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的。但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看,目前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主观能动性不强的现象。体现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满足于完成任务;忽视学校纪律,迟到、早退、逃课、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课程不预习也不复习,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提问题,课堂上的双向交流非常缺乏。针对这种状况,在课堂上宜采用互动式教学[1,3],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定期自己制作课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提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然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这些内容讲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畅所欲言的交流,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一种愉快、自由的氛围中掌握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课程内容,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3.加强与学生沟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开设于大四上学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对待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认为道路管理的工作条件艰苦、有一定危险性,不打算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仅仅是为拿学分而学习;有些学生则是一心投入到考研准备中,对于该课程的学习投入时间很少,即使坐在教室里,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有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听不听老师讲课无所谓,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了;相反,有些学生则对该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课下主动找老师交流,并希望能提前参与一些相关的科研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的授课对象几乎都是“90后”,他们思想活跃、独立性强,有时甚至还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因此,如何与他们进行沟通,以及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就很关键,否则事与愿违。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思想和一些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与学生更好地交流,才能与学生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且可以消除代沟,拉近距离,为进一步沟通做铺垫。在此基础上,利用课间或课余时间,与学生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4.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程案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包括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收费管理、路政管理、交通管理、养护维修、管理系统、绿化的养护管理与环境保护等,其中诸如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等章节是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的。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涉及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多个工程结构的养护维修技术。在讲授这类内容时,如果教师仅仅是以介绍性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就不容易将课讲得生动,学生听着也觉得乏味。但如果教师能够将真实的工程案例引入课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那么授课效果可能就会大大不同。为了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方法,笔者不断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科研项目,将真实的工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比如,在讲授隧道水害及整治措施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就将承担完成的某隧道渗漏水治理项目的实施情况介绍给学生,通过播放隧道渗漏水以及现场渗漏水处置的视频和照片,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隧道水害的概念以及水害治理措施。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方式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再认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是单纯枯燥而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而是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道路运营管理任务日趋繁重,急需大量高素质的道路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作为郑州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案例分析等手段是提高课程教学品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晓龙,郭成超.“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96-98.
  [2]孙月磊,朱正国.“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师,2009,(20):60-61:60-61.
  [3]施成华.隧道课程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234-235.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燕辉(1975-),男,湖北钟祥人,博士,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交通、水利基础工程安全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张蓓(1968-),女,河南南阳人,博士,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基础工程反演理论与无损检测及快速维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