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练”火箭兵】火箭锤

  采访结束时,导弹旅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多旅联合打击演练任务的官兵又出发了。军列徐徐启动,没有欢送的锣鼓、没有送别的人潮,有的是,机车的巨大轰鸣,大地的长久震颤。
  远方,悦耳的金属交响再次响彻天际,“一剑封喉”的传奇不断延续着……
  四级军士长徐光俊来旅里有些年头了,被挑入时他还是个新兵,他在导弹旅一干就是十几年,见证了这支部队的发展。提起当年,徐光俊如数家珍:当时,没有营房,便住废旧营区;没有装备,便自己动手研制模拟训练器材;没有教材,就利用到武器研制厂家跟岗见学之机边编写、边教学……
  没有装备能训练,有了装备能打仗。接收到作战装备,从被列入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起,导弹旅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几乎是不超过一周就有军事行动,从年头一直练到年尾,一年连着一年。
  围着中国地图
  从导弹旅装备机关调到主战发射营任营长后,李诗彬一直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到任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营队先是闯进南国丛林,而后驻扎西南深山,过后进军西北戈壁,紧接着又转战东北大地,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耗时5个多月。
  在辗转4个省的150多个日日夜夜里,李营长带着官兵只干了一件事情:砺剑练兵训战法。以前在机关经常出差的李营长笑言:没想到基层后,也是全国各地到处跑。李营长他们的足迹,只是导弹旅官兵砺剑的一个缩影。
  组建以来,这个旅先后圆满完成了全国、全军、二炮组织的数十个重大任务,一个又一个辉煌,正是在一次次走南闯北的沙场征战中铸就的。旅长程丛才介绍说,在经历了“弹在架上、箭在弦上”的紧张战备生活后,部队进入正常运转,但官兵砺剑的状态没减,作风更紧,一直对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瞄准大规模作战要求而时刻准备着。
  近年来,导弹旅官兵穿的最多的是迷彩服,因为每年他们都会成建制的挥师野外,进行最少3个月的驻训演练。针对武器系统机动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为了把战场设真,在驻训地域,导弹旅一直围着中国地图,不断寻找开辟陌生环境,展开实案化训练演练。
  年终岁尾,我们到达采访时,他们正在筹划2013年军事任务,准备今年择机把部队拉进祖国的东北部,探索全陌生地域的实战化训练。
  在2012年,导弹旅兵发多地,数千名官兵、几百台装备战车跨越了千山万水。6月,在南国某战术训练场,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合练,自上而下逐级细训”的思路展开合成训练,突出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对所有要素实施指挥控制,明确规范要素基础训练、要素整体训练、分课题训练、营级合成训练和旅级合成训练内容和方法。
  7月,导弹旅转场至南国某训练基地,在与另一支“老牌劲旅”同场训练、彼此切磋、互取所长基础上,又与来自另外一支执掌同型号导弹的部队和一支训练基地的“蓝军”分队,上演了多轮“遭遇战”。
  8月,导弹旅抽组一部人马,从南国驻训地域,长途机动数千公里开进戈壁深处,遂行实弹发射演练任务。实弹发射当日,地下指挥所内,程旅长和政委柳长国果断指挥,主战、保障要素密切配合,最终一套男子发射单元和一套女子发射单元“双剑出鞘”、“剑剑封喉”。
  9月,又一支秘密军列向东北大地挺进……部署地域横跨数省,演训难度逐次递增,如此训练既符合战斗力生成规律,又契合实战化练兵要求。任务间隙不班师回营、千里机动带战术背景,按照实战要求进行满负荷、超极限的训练,部队指挥控制、组织协同等能力得到全面检验锤炼,在中国的版图上,留下了导弹旅辉煌的战斗身影。
  班师归建后,分别已数月的战友一见面,互相述说着奔赴全国各地的感触,有的说南方山林潮湿,加之梅雨季节,每天都是一身泥水;有的说西北大漠天干,风大沙多,官兵常流鼻血,特别是晚上睡觉,稍不注意枕头便染红了;有的说长时间住帐篷猛一回宿舍已不太习惯……
  加压设敌对抗练
  和平时期,敌人在哪?导弹旅的官兵拍拍胸脯异口同声地喊道:就是自己。事实上,未来战争中,导弹部队很难见到真正的敌人。没有目标,平时怎么训?程旅长介绍说,近年来,他们始终把恶劣气象条件、复杂电磁环境、强敌介入、蓝军先导反制等“四难”战场环境贯穿训练始末,处处做到自我设敌,增难加压,锤炼硬功。
  两年前的春节刚过,迎着料峭春寒,导弹旅驾战车、驭长剑展开跨区演练。让担负保障任务的某训练基地颇感意外的是,全建制全要素千里奔波的远来之师,并没有在他们事先准备的营区驻留,而是直接钻进深山,在复杂陌生地域安营扎寨。
  车没停一个库,人没住一间房。疑惑中,训练基地官兵惊讶地发现:导弹旅已在群山深处搭建起指挥所和宿营帐篷,开设了野战加油站、装备待机帐篷和野战修理所。宿营区与发射阵地毗邻而居,浑然一处,这在所有来驻训的部队中还是第一家。
  旅政委柳长国向我们道出了其中奥秘:作战时,不会有人给你送一滴水、一桶油、一度电,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同样,平时怎么训,战时就该怎么打。割断保障“脐带”,完全依靠自身机体“造血”,在恶劣环境中虽然让官兵多带点物资器材,多吃苦受累,却能真正摔打官兵,锤炼出过硬的部队。
  受二炮“营营对抗”等“十大训法”启示,导弹旅进一步拓展完善“营营对抗”训法,探索实践了首长机关“基本指挥所和预备指挥所对抗”、测试单元“连连对抗”、保障要素“班组对抗”,使每一个作战个体和整体都有“敌人”,每一次训练都充满艰难险阻,不再“一帆风顺”。
  如果说内部对抗能促进训练成绩提高的话,那么与外部对抗则能检验训练效果。几个月前,二炮考核组在南国深山,对导弹旅与执掌同一型号武器装备的另一个旅,下达了“旅旅对抗”考核演练命令。两个旅以实战背景下的火力突击演练为主线,看谁完成得更符合作战方案、更贴近实际作战行动,比的是技战术水平,拼的是整体实力。
  至今,四级军士长薛伟还清晰地记得那一次四天四夜的考核性演练。第一天晚上,导弹车队出发约十分钟,对讲机传来命令:遭敌卫星侦察。作为发射架指挥长的薛伟迅即组织号手伪装好发射车,人员刚隐蔽到位,又接到“前方阵地暴露,前往预备发射阵地组织发射”的命令。   当薛伟艰难地带领发射车刚进入预备阵地时,“导调员”先是向薛伟下达了更改后的火力打击条件,后来毫不客气地告诉薛伟,此时他的发射单元中,一号手负重伤,另有两名号手临战逃跑。闻听此令,薛伟像是被击了记重拳,一个班连自己就几个号手,一下“消失”三个,这仗还怎么打?
  作为指挥员,薛伟冷静片刻后,一边向上报告请求支援,一边指挥其他号手进入发射流程,一边替代“逃跑”号手进行操作。
  薛伟记不清参与了多少次的火力突击演练了,像这样随时有特情,到处有“敌人”的高难度演练,还是第一次经历,演练强度让他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第四天的火力打击演练一开始,电磁干扰、卫星临空、道路被毁、号手伤亡、敌特袭扰……一个又一个实战化课目毫无征兆,随机下达,让整个演练全程硝烟弥漫。凌晨一时左右,漆黑的山野突然雷电交加,下起倾盆大雨。
  这是个情况外的真课目。面对让车辆雨刮器失效的大雨与震耳雷声,薛伟沉着应对,采用更换有线通信、适时规避等方式,最终在暴雨中紧张艰难地完成了后续战斗任务,安全撤至临时宿营点。
  第二天清晨,接到“人员无一伤亡,装备毫发无损”的报告后,考核组连连感叹:天公变脸应急应变,复杂气象实战检验,两支劲旅既出色地完成了发射任务,也有效规避了风险,双双交出了最佳答卷!
  凝神聚力赛着练
  我们走进导弹旅文化活动中心三楼,在300平方米左右的旅史馆内,看到了这支“撒手锏”部队的“根”和“宝”,昔日数代官兵挺立潮头潜心砺剑的情景,立体地展现在了面前。
  无论是新入伍的士兵,还是刚毕业的干部,每年一到部队,就先上“历史课”。官兵们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是部队特殊使命地位教育,学唱的第一首军歌是旅歌,喊响的第一句口号是旅训,笔记本的第一页上写的是旅规……
  砺剑更需砺神。导弹旅坚持在“战斗”中培育战斗精神,各项大型军事任务中,战时政治工作紧前筹划,“随机教育”、“透过任务话使命”、“战争离我有多远”等操作性强,能激发官兵随时打仗热情的活动一个接一个。
  去年以来,他们投资百余万元,配套完善了各类文化设施与阵地,切身感受、耳濡目染于“一雕一塑、一馆一室、一网一报、一廊一窗”等凝神聚力的文化载体与阵地,一股强烈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油然而生。柳政委说:“文化引领铸军魂。让党旗指引方向指引道路,让军魂烙入思想嵌入灵魂,这是军营文化承载的首要任务。我们就是要用先进的军营文化,将坚定信念融入官兵血脉,不断地传承下去。”
  在该旅营区以砺剑、亮剑、护剑为题命名的营区5条主干道两旁的灯箱上,我们看到,数十位部队各个时期砺剑标兵的训练照片与简要事迹,见证着旅队驭剑人的风采。中士聂宗兵说:“每次走过看到他们的风采,都受到鼓励,我的照片也要争取挂上,几年来我一直在努力。”
  说起悬挂在营门前灯箱上的大幅训练照片,发控号手杨中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直到今天,他还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长期以来,导弹旅一直通过比武考核竞赛,以成绩优劣来决定谁打实弹。能发射实弹可以说是导弹兵的梦想,这样优厚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官兵的训练热情,争先恐后,相互比着练、赛着练。
  前年的那一次实弹发射演练,却换成了抽签方式,杨中成所在的发射单元异常幸运,抽到了“发射签”。虽然是幸运的,但杨中成用实力抓住了这次机会。拆伪装,上阵地,发射架起竖,随着一道道指令下达,杨中成镇定有序地完成着系列操作。当接到指挥长朱航“点火”口令后,杨中成大拇指准确无误,一按到底,死一般沉静的大山被轰然震撼,一枚乳白色导弹猛然冲上云霄,在蔚蓝的天际撒下一道悦目的烟云。数十分钟后,前方监测分队传来喜讯:导弹按预定轨迹,精准命中预定目标。
  当年底,杨中成荣立二等功,他在营区“创业纪念园”的“功臣林”中,栽下了属于他的一棵“功臣树”。除了“功臣林”,还有“龙虎林”,旅政治部主任常日介绍说,不管谁,只要在各项军事比武中取得名次,就可以栽下自己的“功臣树”,并在悬挂着自己名字的“树牌”上写下砺剑心语,一为勉励自己,二为激励他人。
  导弹旅把持续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创先争优和军事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部队练兵到哪里,各类竞赛、评比、比武、表彰等系列活动便跟到哪里,持续地激励与引导着官兵高歌猛进,征战沙场。
  部队每年还设立了30余万元奖励基金重奖各类人才,凡是在群众性大练兵活动中夺冠者、受上级表彰者、完成重大任务的先进个人,全部列入提前调职、优先使用、送学深造、入党提干范围。
  通过比促训等有力措施,十余年来,旅专业技术人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才方阵群星璀璨:先后有10余人荣获“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二炮十大砺剑尖兵”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