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医德医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谈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各级医院综合竞争力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深入剖析当前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问题成因,进而寻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医德医风 问题 原因 对策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体现了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医德医风是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根本体现,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着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医疗水平和医务人员素质等。近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的不断努力下,医德医风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激发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职业道德素质也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医患关系有所改善,但在局部地区还存在医德医风滑坡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其内在根源,并有的放矢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一、当前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院标准化管理的逐步加快,医德医风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医风不正,以经济利益为重。在经济建设的洪流中,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医风不正,义务感淡薄,拒绝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医德规范。一些医疗机构盲目高价购买诊疗设备,为尽快回收投资和创造利润,罔顾患者的需求,一律开单检查;部分医院为改善环境,大搞基本建设,要求各科室实现创收任务,导致出现部分科室和个别医生习惯开大药方,无病当有病看,小病当大病看,不需检查也检查,尽量使用高价药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加重患者负担的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二,责任心不强,对患者人文关怀不够。少数医生仅满足于常规性的应付,对病人病情不关心、询问不耐心、检查不细心、听取意见不虚心。而少数护理人员则对病人态度粗暴、感情冷漠,给患者的感觉是“脸难看、话难听、门难进、人难请”。有的甚至酿成重大医疗事故,给病人留下后遗症,导致其终生痛苦,造成紧张的医患关系。责任心不强,人文关怀不够,加重了社会对医院的不满,影响了医务工作者在患者心目中的威信,恶化了医患关系,增加了医疗纠纷,败坏了医院形象。
  第三,为医不廉,收受好处。目前,部分患者认为,只有送红包才能确保医务工作者尽心尽责。一些医护人员坦然接受红包、礼物,部分道德素质败坏的医护人员更是暗示甚至索要好处。部分医生与医药代表沆瀣一气,为获得更高提成乱开高价药。
  第四,心态不端,消极埋怨。市场经济运行导致我国的行业收入存在明显的失衡,部分行业收入过高,与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部分医务人员滋生“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知识廉价、医护工作低人一等的失衡心态,这导致医务工作中出现消极埋怨、积极怠工的现象。
  二、医德医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客观地说,从全国来看医德医风整体上是好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回避、掩盖还存在收红包、乱检查、大处方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医德医风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利益至上思想冲击医德医风。“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医德核心,它要求医务工作者把社会效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近年来,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领域,导致部分医疗机构重经济效益轻医德医风建设,重物质利益轻思想道德教育,“商品交换关系”使部分医务工作者社会价值观完全扭曲,医德医风出现滑坡的局面。
  第二,分配不均加剧医德医风沦丧。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在维护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时也要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然而,在医疗卫生领域,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会遇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目前,我国对医院实行差额补贴的同时又使医疗服务市场化,卫生事业的现状导致部分医务工作者在利益发生>中突时,因受社会分配不公冲击、权利腐败的影响,选择收红包、乱检查、大处方,等非正常途径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第三,个别医疗单位忽视医德医风建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被定性为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即在考虑社会效应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效益。政府部门亦要求医院成为社会需要的福利医院、慈善医院,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在现实条件下,为保证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少数医院存在重视自身利益而忽视病人利益的现象。部分医院不但不重视医德医风建设,而且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第四,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为少数医务工作者谋取私利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在卫生资源的配置处于失衡状态。广大边远地区处于缺医少药的困境,而城市中大医院垄断了大部分的优势资源。而且,大部分地区医疗服务项目严重不足,重点专科医院建设明显滞后。因此,卫生资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医患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少数医务工作者谋取私利提供了条件。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前述医德医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不断深化医德医风建设的内涵、创新医德医风建设的方式和形式,把医德医风建设与医院日常性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有力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医院的发展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主管配合、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的格局。首先,要组织领导到位。医院应将医德医风建设与本院建设、人才建设和技术建设置于同等重要性,把医德医风建设与业务建设共同研究部署、监督检查、考核落实,而且要求领导能够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其次,要宣传动员到位。对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并以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投入到医德医风建设中。再次,要责任分工到位。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科室的目标和任务,强化责任分工,并采取责任追究制,保证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第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理想信念教育不但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更是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应从五方面加强医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医院应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医疗改革的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医务工作人员把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践行于人文服务上,展现高尚的医德医风。二是医德信念教育。医务人员应牢记“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宗旨,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高超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三是职业道德教育。应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医学继续教育的范围,并加强法规法纪教育,全面提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四是通过先进典型推动医德医风建设。相关部门应积极树立医德医风的典型,并通过大力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依法行医、廉洁从医。五是积极组织送医下乡、社区义诊、爱心救助等实践活动,使医务工作者深入基层,增加与人民群众的情感交流,了解患者的疾苦,自觉依法行医、廉洁从医。
  第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医德医风建设健康发展。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保障医德医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笔者认为,医院应秉承“科学性、可行性、强制性”的原则,制定科学严明、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坚持用制度管人。如可实施科学的招标采购制度,遏制收回扣、拿提成的现象。同时,医院应成立医德医风督查小组,通过自查自纠、院内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形成从医院到科室、从院内到院外、从医院到社会相结合的、有效的监督网络体系,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第四,健全医德医风奖惩体制,扶正祛邪。科学、合理的医德医风奖惩制度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和本地卫生系统改革的措施,制定确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首先,要成立考评小组,明确考评标准,至少应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岗位履责、廉洁行医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其次,采取多形式考核,不但应根据医德医风档案的相关资料,而且可通过问卷调查、外部专家评论、社会监督的结果作为考评依据。再次,把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和个人的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年度考核、晋职晋级、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使医德医风建设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第五,完善政府职能,强化医德医风建设。笔者认为,政府部门首先应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尤其是应强化农村、中小城镇的卫生医疗事业,以减少患者一起拥挤到大医院,避免为不正之风提供可乘之机。其次,医疗行业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政府部门应适当增加医疗投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收入。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立法工作,对普遍存在的医德医风不良行为形成法律约束,进而在法律层面上规范医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