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论文之浅谈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是一个学生对文本(即文字以及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图表等)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人文和个性结合的再创造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能用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本感受。文本感受从哪里来就是从学生的阅读中得来的。我们所强调的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内容的能力,只能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培养;
阅读应贯穿于教学教程的始终,应作为获取知识的最根本的途径。

但是,阅读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陷入了误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讲”和“读”的关系一直未能得到较好处理,其弊端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讲”代“读”,这种孤立讲授语言知识或课文内容的教法,对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用是不大的;
二是重“讲”轻“读”,虽有读,但“讲”“读”分离,学生的“读”仅是一种点缀,仅仅作为衔接教学内容和调节课堂气氛而存在。这种重“讲”轻“读”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的。它产生的基础是需要,当学生感到有了某种学习的需要时,他们才会相应地产生某种学习兴趣。但长期重“讲”而轻“读”的教法,并不能诱发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创造的需要,这等于压抑学生创造的潜能和热情,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和灵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无从培养起。我个人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做阅读的主人;
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合理的适时的切入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目的是帮助学生透过课文的理解与作者直接沟通,积累阅读课文的知识和经验,以促进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阅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一)把握阅读的范围和任务。

语言心理学家认为,阅读课文需要三个前提1、了解课文的背景;
2、具备理解课文的相应知识和经验;
3、掌握语言的知识。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课文程度相应,就能同化课文,积极构建意义,阅读就能顺利进行下去;
但是,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课文的水平不相应,阅读遇到困难(如背景、知识、经验的不足,未熟练掌握语言读解方法等),阅读过程就会中断,这些困难,教师应尽量在课前预见到或上课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引导、提示、阐释,帮助学生改变、调整认知结构,使阅读过程顺利进行下去。这样,在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实践,其认知结构在不断同化、顺应的交替过程中,才能生成与发展,其理解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这样,既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能培养阅读能力。

在义务教材初中课本中,除课文之外,还提供了大量相关的材料,而对这些材料,目前普遍重视不够,像读课文一样,读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如提示、解释、附录等。因此在阅读中,不仅要指导学生研读课文,还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单元提示、课文训练重点、预习提示,以及课文注释和与课文有关的文字材料等来把握单元整体目标,了解教学的具体要求和相关背景,掌握基本的行文程序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完成他们应该完成并且可以完成任务,他们才可能具备主体意识,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相关材料的阅读,进行个体自悟,质疑问难,自行寻求答案,以此不断积累阅读经验并解决疑难,从而使这种经验得到新的提升。要知道全部结论都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答案应该也只能从阅读中来,教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双手在阅读的海洋中探骊得珠。

(二)坚持以读为本,因学论教,讲读结合。

确立讲读有机结合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科学规范的阅读教学模式。要认真研究并正确处理好讲与读的时量关系。虽说就每一堂课而言,讲和读的时间分配往往牵涉到课文内容的难易、课型的不同、学生程度的高低等诸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但一般来说,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不宜少于教师活动的时间;
在自读课中,学生活动的时间在三分之二以上,这应该是毫无疑义的。总之,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应成为评价一堂课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只有首先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可操作的量的规定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有充分的时间上的保证。

在处理讲读关系时,我们还必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一般的认识规律,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和阅读体验,要充分把握讲的时机和讲的针对性。具体说来,要尽可能做到“三不讲”学生不读不讲;
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初步感知和心得,教师不讲;
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总而言之,学生的活动要尽可能“放”下来,教师的活动要尽可能“压”下去,要在师生双边活动的优化中,在讲和读的合理安排和有机融合中减少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只有这样,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才会成为一种可能,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才会步入到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境界。

(三)注重速读和精读 如何根据教学要求的不同和课文内容的差别选择默读、朗读、精读、略读等不同方式,如何合理地利用指名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以达到不同的目地的和效果。特别是如何指导学生在“读”中获取信息作为他们思考的凭依和教师讲授的基础,在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特别的重要。依照新课程标准,要培养中学生有效地阅读语文的方法,应着重培养速读与精读的能力。

阅读既是为了获得语言、文字、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观察、思考、想象等各种能力,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还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尤其重要的是大大地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为他们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知识世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