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 在主席台就座还是就坐

  中国人会场上的主席台往往很大,不但有发言者的席位,而且还有陪侍者的座位。我们常常听到、看到许多机关单位关于某某会议的报道,除了报道某某领导讲话,某某代表发言,某某主要领导作总结性发言并对会议进行高度赞扬外,还有某某领导也在主席台上就座;而许多时候,还要补充一句:“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某某某,某某某……”
  其实在主席台上发言的也就那么三两位,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其他领导,只不过是一种区别于其他与会者的待遇。另外“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的那些人,有的是离退休老领导,有的是职位更低一级的领导,有的虽然非领导,但有特殊身份。这些人,有时候甚至在会前连会议的精神都不知道,当然知道不知道对于他们也无关紧要,他们只是在开会前被临时通知。既然坐在那里无事可做,于是只好庄严地目视台下。不发言而长时间地坐在主席台上,这是长期练就的功夫。初来乍到的,面对台下芸芸众生,你该摆出怎样的一个坐姿,你该堆出怎样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很难把握分寸的。
  在主席台下的人们,如果台上的发言精彩则还罢了,而如果台上的发言味同嚼蜡,那么除了看报刊、打瞌睡之外,就只有一个一个地打量在主席台的陪坐者了。这本是很无聊的事,可因为会议本身更无聊,所以相比之下也就稍许有了点趣味。某某领导坐功很好,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保持一种姿势;某某领导就像热锅上的蚂蚁,10分钟之内就要变换12种坐姿;某某领导半个小时就得闭一闭双眼养养神儿,这些都成了他们关注的兴趣点。
  “在主席台上就座”这种待遇,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着很深奥的学问。仅排座次就极其讲究,哪几位领导应该在前排,哪几位领导应该在第二排,哪一位领导在居中偏左,哪一位领导应该在居中偏右,都要根据职务高低来,一点儿不可马虎。职务相同的看名字笔画。叫王二的工作能力并不比叫王一的差,就因为名字多一画,就排在他的后面,委实有点“妈妈的”,可这也是没法的事,只能忍着。如果遇到一位叫王七,一位叫王八的两位职务相当,又该怎么办?不要紧,应该是王八排在前面,因为“排名学”规定,如果遇到两位同样职务的人排序,在其他条件均不分上下的情况下,而其名字的笔画又相等,则依据该名字声母所在英文字母相应顺序来定。你看,多复杂呀!
  “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多半是被安排去的,为了显示所谓的重视、规格等,像道具一样摆在那儿,所以主要责任不在当事人;但在有些时候,当事人也并非完全没有责任,有的人一听说上主席台,不管自己管的那一摊跟会议是否有关,便像打了兴奋剂似的,就去亮相,这多少总是有点俗气吧。
  我主张,主席台要尽量缩小,甚至可以考虑取消它,只留一个发言台,谁发言谁上去;作为有资格上主席台的人,应该珍惜自己宝贵的时间,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会,为什么不能推脱一下呢?那些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你在主席台上端端正正地“就座”,底下的人却在打瞌睡(许多时候是情有可原的),根本得不到尊重,不是纯粹自讨没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