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人因工程学试卷.doc

人因工程学试题(B卷)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人因工程学研究时,必须占有必要的资料。因此,要针对研究目标,广泛收集与目标有关的资料。( ) 2.在大强度作业时,氧需超过氧上限,这种作业不能持久。但作业停止后,机体的耗氧量仍可迅速降到安静状态的耗氧水平。( ) 3.只有当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时才会出现眩光。( ) 4.许多研究资料表明,疲劳是作业者的生理反应。( ) 5.照明会影响操作者的作业效率,所以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工作场所亮度越高越好( )。

6.气流速度对人体散热有很大影响,气流速度与人体散热量呈线性关系( )。

7. 一般照明方式适用于工作地较分散或作业时工作地不固定的场所。( ) 8. 眩光效应与眩光源的位置有关,因此提高悬挂高度可以避免眩光。( ) 9.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干扰而提高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 10. 若两种色彩的三个基本特性相同,一定会产生相同的色彩感觉。( )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工效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

A 设计出可行实用的人-机-环境系统方案,使人获得安全、健康、舒适的作业环境 , 从而达到提高工效的目的。

B 改善作业环境 C 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 D 改善人机功能分配关系 2.能量代谢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之一测定出来( )。

A 人体释放的热量 B 人体吸入的氧量 C 人体呼出的CO2 D 人的氧热价 3. 单调作业采用下列哪种姿势为佳( ) A 平衡姿势 B 坐姿 C 立姿 D 坐立姿势 4. 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对流传热量仅取决于下列因素( )。

A 空气流动速度和皮肤表面积 B 对流传热系数和皮肤温度 C 气温和服装热阻值 D 上述全部因素 5. 人体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以下生理反应( )。

A 神经兴奋性提高 B 人体机能增强 C 代谢率提高 D 神经传导能力减弱 6.欲使工作面上的物体鲜明可见,可借助于下列措施的改变( )。

A 尽可能增加工作面的中心亮度 B 尽可能增加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 C 尽可能降低工作面周围的照度值 D 使工作面周围照度与中心照度接近,同时又突出工作面中心照度值 7.导致视觉疲劳的原因为( )。

A 工作面周围和中心的照度值相同 B 工作面周围的亮度稍暗,而工作面中心的亮度比较突出 C 工作面中心的亮度突出,而周围黑暗 D 受注视物体的亮度比较亮 8.声音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它可分为( ) A 复合音与噪声 B 纯音和噪声 C 复合音和元音 D 纯音和复合音 9. 不同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暖色调会产生如下的感觉( )。

A 物体密度大 B 稳定性好 C 空间宽敞 D 距离缩短 10. 由含有结合型SiO2粉尘引起的尘肺称为( )。

A 砂肺 B 硅酸盐肺 C 碳尘肺 D 混合性尘肺 三、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人因工程学发展的各阶段及其特点,以及代表人物。

2、 简述人工照明的类型,并各举一例。

3、 微气候综合评价的方法都有哪几种每种方法各考虑了哪些因素 4、 疲劳产生的机理有哪几种 5、 请举出六种疲劳测定方法。

四、计算题(共3题,20分) 1. 某男工身高1.8m,体重90kg,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7KJ/m2h,连续作业80min。当RMR4时,试问能量消耗是多少作业时增加的代谢量为多少(10分) 2. 某车床运转时,在相距1m处测得的声压级为85dB;
该车床停车时,在同距离测得的背景声压级为75dB。试求车床产生的声压级。(5分) 3.某车间有CO、CS2、SO2、H2S 四种毒物共存时,测出CO的浓度为16mg/m3、CS2为4mg/m3、SO2为2mg/m3、H2S为1mg/m3。试求该车间有毒物质是否超过卫生标准。已知CO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CS2为10 mg/m3、SO2为15 mg/m3、H2S为10mg/m3。(5分) 五、论述题(20分) 场景1几年前,杭州的都市快报金周讯创刊的时候,用了一种“难看”的浅黄色纸张,有参与这次创刊的编辑说,这是一种时尚,并且说,在杭州做媒体实在太难。言外之意是说,要做出新的东西,大概也只能在纸张上做点文章。那个时候大多数该报的读者反对这种浅黄色的纸张,竟然有几位高龄的老者打去热线,骂该报为“黄色小报”,反对的声音一时很大。然而好几年过去了,现在大家早已习惯了这份采用黄色纸张的报纸,广告上说,“都市快报,杭州地区销量最大”。显然,读者们在慢慢认同这份“黄色小报”的同时,也开始对其产生依赖感了。更多的人看着黄色的纸张,非但没有任何不适,反而会觉得眼睛不像从前那么累;
老年人即使看报看久了,也鲜有眼睛刺痛之感。有朋友说,要是现在去杭州各家医院眼科中心做个调查,肯定会发现白内障病人比起没有“黄色小报”的时候少很多了,当然,这是一个夸张的玩笑。

场景2乒乓球的颜色由白色改成了黄色(橙色),这体现了人因工程学作为一门与人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乒乓球是一项很流行的运动项目。那个时候的球是清一色的白色球,打得久了,除了手酸脖子酸外,眼睛也很酸痛,因为要在灰色的水泥乒乓台上小心翼翼地辨认一只直径不过三厘米的小球,实在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更不用说球在用久了之后,会慢慢接近和水泥类似的灰黑色,即使近在眼前,也要想一想会不会是一坨鸽子屎。在改用黄色乒乓球后,以上问题都不存在了。我注意过雅典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用球,颜色可能又有所调整,是一种介于白色与橙色之间的颜色,暖色系。总之比触目惊心的白色好得多。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试用人因工程学的原理对场景1中的人-机-环境系统改善进行分析。(6分) 2、 试用人因工程学的原理对场景2中的人-机-环境系统改善进行分析。(6分)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谈谈学习及应用人因工程学的意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