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溜索》课文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语文《溜索》课文知识点讲解



  一、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出生于1949 年。1984 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棋王》《遍地风流》《常识与通识》《闲话闲说》等。

  二、故事背景

  本文选自《遍地风流》,略有改动。云南怒江大峡谷, 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 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 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 两岸居民过江, 从前主要靠“溜索”桥。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舒徐有致的节奏,层层烘托,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

  三、理解词义

  1.盘桓:盘旋;曲折回绕。     

  2.蓦地:突然地,让人感到意外地。     

  3.迟疑:指犹豫;拿不定主意。 

  4.锱铢:锱、铢,均为古代重量单位,是相对很小的重量单位。锱铢用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5.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6.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四、课文分段

  开端(1-9):马帮来到怒江边,准备过溜索。

  发展(10-17):驮队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18-22):“我”在领队的指导下胆颤心惊地溜索。

  结局(23-25):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五、问题归纳

  1.小说开篇便写到怒江之险,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作者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危险的。 

  ①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底“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 

  ②作者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非常注意变换角度,将“我”的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 

  ③段中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前面牛死也不肯再走”描写出了牛面对怒江峡谷时的惊恐,烘托出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牛的惊恐和我“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的惊恐相互映衬。此时“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我和牛的惊恐万状与领队的冷静、沉着形成鲜明对比。

      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它们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这从侧面更加烘托出怒江峡谷的为同寻常的险恶。此时我“顺风出一口长气”,牛和我仍然相互映衬。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3.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 

  “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4. 小说中“我”起着什么作用?(难点) 

  (1)故事(过溜索)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效果) 

  (2)小说的叙述者,线索作用;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联情节,使情节更简洁,更集中。(情节) 

  (3)过溜索的参与者,烘托环境,第一处“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写“我”面对峡谷时的表现,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4)过溜索的参与者,反衬主要人物;我“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僵着脖颈盯住天”“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是我在过溜索时的表现,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对比,反衬出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 

  (5)体验者(代言者),代替作者抒情、议论,体现主旨及情感价值趋向:“我”从战战兢兢不敢过溜索到受到领队及汉子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影响逐渐变得坚强,彰显了文章的主旨: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小说中的“我”:叙述者,线索作用;亲历者,增强真实感;参与者,烘托主要人物;体验者(代言者),代替作者抒情、议论,体现主旨及情感价值趋向。

  5.文中用不少笔墨写牛,说说这对表现环境和刻画人物各有什么作用。

  写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的情状,从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首领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6.本文写了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马帮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首领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六、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写出了作者对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的精神的钦敬和赞颂,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气定神闲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