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3.9-10《春末闲谈》《汉家寨》知识精讲(语文版必修5)

春末闲谈 汉家寨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春末闲谈汉家寨 二. 本周学习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了解理性散文的一些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继续进行现代文阅读题的解析和训练。

三. 知识归纳总结 1. 词语积累 春末闲谈 衔窠蜾蠃螟蛉瞥见宛转解剖麻痹棘手 奏效中枢流弊显著委屈头颅勋章毕竟旷达 至道嘉猷返璞归真作威作福别开生面 汉家寨 坂麓充斥山坳褶皱风蚀晕眩怔怔脚踝 憔悴嶙峋磅礴怅怅咀嚼肆虐白炽戈壁砾石 瞬间瞭望峥嵘俯瞰决绝轮廓揣测马缰伤痕 充盈天衣无缝蜃气溟濛 2. 散文 “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
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现在的散文体裁已经分有好几种。有随笔小札、心情文字、旅行游记、叙事抒情等等。随着笔者的感触不同,每篇散文在定义上就有所区别。寥寥几语,尽述心事,这样的散文很精悍,与现代诗歌相得益彰;
洋洋洒洒,阐述心情,这样的散文很凝铸,作者一定必有深意,要结合题目去理解,才能领悟。再说风格。有清新的、凝重的、喜悦的、悲伤的、积极的、落寞的,数不胜数。但有一个宗旨,即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最后结尾处,一定要有点睛之笔,突出主题,反应出这篇文章的思想。

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事物、人生、景物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升华,敷衍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现这样的中心立意,就是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感情。

散文的写作 第一,精于立意。散文的立意其实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才有散文的写作。散文的立意要求独特,就是说作者的感悟是体现作者的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产生的精神感悟。依靠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搏,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是诗意。这诗意,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是诗的灵感。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去努力捕捉这个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点。

第二,善于构思。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如何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珠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我们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落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

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六种常用的线索)一是感情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厌恶到喜欢,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的荔枝蜜。

二是事物线索。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就是以物为线索的。三是人物线索。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五是景物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

第三,创造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意与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散文应该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

巧于布局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设文眼,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并且首尾呼应,通体一贯,有机结合。明于断续散文要散得起来,除了选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叙写上要注意断续的技巧。善于断续,才能使散文在行文上挥洒自如。

第四,感情具体。散文以感悟为灵魂,但感情是什么,得在文章中说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说感悟 ,但文章中的景致、人物、事件均可以指向感悟。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记叙文的主题一样,要明白畅晓,让人觉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时要清楚地出现在文章中。散文和记叙文的最大区别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从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思维结果,体现了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人间万像、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所以,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作者所看到的内涵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作者的感悟叫“神”。

散文的文体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即所有的材料经过作者巧妙的构思联想,这些看似无关联或关联不紧密的材料(形散),都指向了同一主旨。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好处,可以让文章活泼灵动,变化多端。

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常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散文的结构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选取上,一般运用联想手法。

3. 鲁迅杂文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不仅是白话文小说的开先河者,也是现代白话杂文的伟大开拓者。“五四”时期,他结合社会斗争的需要,创造了一种人们称之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感合论文。包括“五四”前后的热风坟(其中一部分是世纪初写的论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以及因北方反动势力的迫害而南下,先后在厦门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时的而已集。1927年年底定居上海后,他将生命的“最后十年”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杂文创作上。先后出版有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等。它们广泛地涉及他在小说里所接触到和没有接触到的问题,成为另一种参与社会思想斗争的武器。它是鲁迅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载体,是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作为一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大胆地正视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他创造了诗和政论相结合的新形式鲁迅式的杂文。他曾经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作出最迅速的反应,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鲁迅的杂文将艺术性、思想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在一起,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杂文作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重要形式。鲁迅杂文的幽默感,既有英国随笔的滋养,又有中华民族的智能;
既是直接解剖社会、抨击敌人的艺术武器,又犀利活泼,不拘格套,审美和艺术水准极高。

四. 课文分析 1. 作者简介 张承志,回族,原籍山东济南。1948年出生于北京。在清华附中高中毕业后于1968-1972年在内蒙古乌珠穆沁插队当牧民。197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7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搞考古工作。1978年以突出成绩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翁独健先生的学生,1981年毕业获民族历史语言系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987年调海军政治部文化部当专业作家,现辞职为自由作家并作油画。19831984年曾以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定地区研究计划”合作人及东洋文库外国人研究员的身份在日本搞中北亚历史研究,其后几度应邀赴日本搞学术研究和讲学,并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蒙古等国家。长期从事中亚、新疆、甘宁青伊斯兰黄土高原的历史宗教考古调查。信仰伊斯兰教。会使用数种外语。1985年当选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小说选刊的编委。1987年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中。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颇有争议的作家。他一贯奉行“为人民”的宗旨,真诚地相信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存在于生活的底层。他把热情和理想投之于草原牧民和北方的大自然,寻求与现代化的都市文明趋向相异的价值坐标。1984年后,他走进茫茫的大西北,声称他远远地离开了“中国文人的团伙”,“他们在跳舞,我们在上坟”。张承志用这样的语言断绝了他与文坛的关系,成为一名边缘性的民间知识分子。这以后他的创作风格骤变,他的长篇叙事心灵史,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的发表,无一不引起广泛的关注与争论。这些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语言形式还是写作观念,都呈现出一种与其他作家完全不同的立场,他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展示一个特殊地域、特殊的民间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特殊的民族的精神文化。

2. 写作背景 春末闲谈选自鲁迅1926年10月30日编写的论文集坟。1925年4月17日至24日,鲁迅组织文学青年创办了莽原。关于创办莽原的目的,鲁迅后来说“我很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因此曾编印莽原周刊,作为发言之地。”4月22日,他先写了灯下漫笔,在第二、五两期上连载,后都收入坟。

1989年冬至1992年,张承志在日本和加拿大“漂泊”了两年,1993年9月,他发出了“今天需要抗战文学”的迫切呼声。这一段异国经历,直接构成了他“抗战文字”吁求的导体,并对其“抗战文学”写作(主要见于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两部散文集)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写道,“中国面临的危险形势,以及我在北京感到的中国文化可怕的堕落,这种形势,使我无法挣脱近乎暴怒的一种激动”。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的危机感促使他写下了这两本散文集。汉家寨就选自其中的清洁的精神。

3. 文本品读 鲁迅的杂文名篇春末闲谈虽然题为“闲谈”,但文章从论点的鲜明、论据的充分到论证的严密,都足以说明它不是一篇普通的“杂感”,而是一篇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并符合文体要求的“论文”。在这篇致力于文化批判的长文中,作者从揭露旧时统治者精神控制术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一直把利用各种手段使人“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机器”作为“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但“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即使“不准集会,不许开口”,“文章自灭”,甚至像“刑天”一样没有了头颅,却依旧“猛志固常在”,因此,他总结道“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了”,不管治人者的手法如何高明,被治者的反抗都会战斗不息,任何控制术都会失败。文章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又酣畅淋漓,激情澎湃,把高度的理论概括性与生动的形象说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旁征博引,层层递进,说理清晰。

讽刺是鲁迅杂文的重要特色,这同他的整个创作思想有关。人在对于某个事物痛恨之至时,在发出谴责、抨击、揭露时,往往产生讽刺的感情,这是一种感情的升华,一种以利刃代替鞭子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含有彻底的否定和决绝。讽刺的火花,是愤怒的火花所变成的。春末闲谈中的反语、讽刺和仿词就是他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

汉家寨追忆途经汉家寨的情景,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在“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