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解析版)

2019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14 分) 1、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与“干冰升华”属于同种变化的是( ) A.燃放爆竹 B.菜刀生锈 C.用米酿酒 D.湿衣晾干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燃放爆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 ) A.不乱扔废旧电池 B.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 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 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不乱扔废旧电池、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不乱扔废旧电池、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不乱扔废旧电池、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等;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本考点考查了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 下图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药品 C. 收集气体 D. 验满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利于空气的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已知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有关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 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

13.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13.2g12441003.6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7.2g2181000.8g.3.6g0.8g4.4g与该物质的质量相等,故一定不含氧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g4.4g10082,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3.6g120.8g138。

故选D。

由题意“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碳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从而进行解答.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学会处理此类计算的题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 某实验小组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进行的下面操作中,造成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选用空气中久置的NaOH固体 B.称取NaOH时,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取数据 D.转移配得溶液时,少量溶液洒落瓶外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所用的固体NaOH在空气中久置,会导致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所以氢氧化钠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少,故A正确;

B、称量固体NaOH时,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由于左物右码,天平指针略向左倾斜,称量的氢氧化钠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也会偏大,故B错误;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水体积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错误;

D、由于溶液是均一的,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落,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引起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从两个方面考虑①溶质少了(称量时左码右物并移动了游码、药品中含有杂质等)②水量多了(量水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水等).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引起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主要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两方面考虑. 6、 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 B.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药品进入导管 C.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 D.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壁上,故A错误;

B、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药品进入导管,故B正确;

C、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故C正确;

D、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取用固体时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B、根据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C、根据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D、根据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进行解答。

记住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关健。

7、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比纯铁硬度小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比纯铁的好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D.沙漠地区的铁制品比沿海地区的铁制品锈蚀得快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合金的硬度大,所以生铁比纯铁硬度大,故A错误;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所以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比纯铁的好,故B正确;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低,故C错误;

D、沙漠地区比沿海地区空气干燥,所以沙漠地区的铁制品比沿海地区的铁制品锈蚀得慢,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合金的硬度大进行解答;

B、根据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进行解答;

C、根据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低进行解答;

D、根据沙漠地区比沿海地区空气干燥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变化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称量氯化钠时,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没放纸片,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附着有少量水,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往试剂瓶内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洒落,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没放纸片,会导致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附着有少量水,会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往试剂瓶内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洒落,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没放纸片,会导致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附着有少量水,会导致溶剂的质量偏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 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该原子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该元素核电荷数是13,是铝元素,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铝原子核内中子数不是1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0、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DFPA的安全驱蚊剂,其化学式为C12H17NO,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FPA属于氧化物 B.DFPA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C.DFPA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17191100 D.DFPA是由12个碳原子、1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DFPA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DFPA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DFPA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11719110017191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D、DFPA是由DFPA分子构成的,1个DFPA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1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DFPA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