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XXXX年西医综合泌尿系统疾病(生理+病理+内科+外科)

2013年考研西医综合考试全程与复习指导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一、肾的功能解剖与肾血流量 二、尿的生成过程 补充1.清除率是指两肾在1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不是血流量)中的 某一物质完全清除(排出),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该物质的血浆的毫 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可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 量等。

2.原尿与血浆成分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蛋白质含量。

3.肾小球滤过的氨基酸被完全重吸收的部位是近端小管。

4.乙酰唑胺为碳酸酐酶抑制剂,可抑制H的分泌;
当pH降低时,碳 酸酐酶的活性增加,H的生成增多,有利于肾脏排H保碱。

5.肾脏对Ca2的排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甲状 旁腺激素;
血磷浓度升高可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使肾小管对 Ca2的重吸收增加,减少Ca2的排泄;
动脉血压升高可降低近端 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减少Ca2的重吸收。

6.酸中毒时,Na-H交换增强,H与NH3形成NH4,使H排出增多。

7.远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重吸收K,可能与位于管腔 膜的H-K-ATP酶的作用有关,即每分泌1个H进入小管液,就 可交换1个K进入上皮细胞内。

8.经肾小球滤过的Ca2,约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与Na的重吸 收平行;
20在髓袢,9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少于1的 Ca2随尿排出;
近端小管Ca2的重吸收,约80是经细胞旁途径(溶 剂拖拽方式)进入组织间隙,约20经跨细胞途径重吸收;
在远端 小管和集合管,小管液为负电位,故钙的重吸收是跨细胞途径的主 动转运。

9.心房钠尿肽(ANP)是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肽类激素,当心房 受牵拉时(如血容量过多、中心静脉压升高、头低足高位、身体浸 入水中等)释放增加;
此外,乙酰胆碱、血管升压素、去甲肾上腺 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高血钾也能刺激ANP的释放。

10.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骶段。

11.盆神经受损后,排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

12.在近端小管,既可主动重吸收又可被动重吸收的是Na。

13.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主要依靠直小血管。

14.血浆清除率最高(即几乎全部被清除)的物质是对氨基马尿酸, 临床常用其清除率代表有效血浆流量;
血浆清除率接近于零(即几 乎完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
其清除率可用来代表肾小球滤 过率的物质是菊粉;
其清除率临床可用来推测肾小球滤过率的物质 是内生肌酐。

15.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率降低时,超滤液增加,肾小囊内压力增高, 肾小管内压升高(二者相通);
葡萄糖只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其 他各段肾小管都没有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

16.血浆清除率不小于125ml/min的物质有菊粉、碘锐特、对氨基 马尿酸。

17.与尿液浓缩有关的部位是肾内髓、肾外髓。

18.血容量减少时,心肺感受器受到的血管牵张刺激减弱,经迷走神 经传入至下丘脑的信号减少,对血管升压素释放的抑制减弱,故血 管升压素释放增加。(联系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内容) 第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理 一、肾小球疾病 二、肾盂肾炎 三、肾和膀胱的常见肿瘤 补充1.Ⅰ型变态反应又称速发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又称细胞毒型变 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性变态反应,Ⅳ型变态反应 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
急进型肾炎分Ⅰ、Ⅱ、Ⅲ型,分别是抗肾小 球基底膜肾炎、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及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故Ⅱ型 急进型肾炎为Ⅲ型变态反应。

2.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也称急性肾炎,通常于咽部等处感 染10天左右出现发热、少尿和血尿等症状;
血尿为常见症状,约 30的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多数病人出现镜下血尿。

3.免疫荧光检查显示线状荧光的疾病是Ⅰ型急进型肾小球肾炎。

4.绝大多数能治愈的儿童患儿的肾病类型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 性肾小球肾炎。

5.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慢性肾间质化脓性炎;
肾间质纤维 化、肾盂肾盏纤维化和变形是其部分病理改变。

6.肾母细胞瘤以局部生长为主,可侵犯肾周脂肪组织和肾静脉。

7.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肾小管脂质沉积。

8.肾病综合征诊断条件为尿蛋白≥3.5g/24h、低蛋白血症(<30 g/L)、水肿、高脂血症和脂尿,不伴血尿;
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 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肾功能 减退),血尿为必有症状。

9.免疫荧光检查显示颗粒状荧光的疾病有急性肾炎(即急性弥漫性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Ⅱ型急进型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 Ⅰ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0.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阴性的疾病有脂性肾病(即微小病变性肾小 球病)、Ⅲ型急进型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等。

11.电镜下见肾小球脏层细胞足突融合的疾病有脂性肾病、膜性肾 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12.免疫荧光显示补体C3沉积的肾炎有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 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 化。

第三章 泌尿系统疾病总论、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 一、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二、肾小球肾炎 三、肾病综合征 补充1.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细胞免疫反应。

2.多数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3.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电荷屏障受损。

4.尿蛋白电泳结果显示尿中免疫球蛋白、C3等大分子蛋白含量较高 时,常常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受损。

5.肾炎性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最高达10g/L;
肾病性水肿组织 间隙蛋白含量低,<1g/L。

6.急性肾炎常见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后,对于反复发作 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少于,尿沉渣红细胞少 于10/HP),可考虑作扁桃体摘除。

7.急性肾炎的预后一般较好,目前认为老年患者、有持续性高血压、 大量蛋白尿、有新月体形成者预后差。

8.绝大多数急性肾炎患者于1-4周内出现利尿、消肿、降压,尿化验 也随之正常;
血清C3在8周内恢复正常;
少量镜下血尿和微量蛋 白尿有时可迁延半年至一年才消失。

9.光镜下诊断急进性肾炎的标准是50以上的肾小球有大新月体形 成(早期为细胞新月体,晚期为纤维新月体)。

10.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是抗基底膜抗体所致 的肾小球肾炎,该抗体可与肺泡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引起肺出血, 临床表现为咯血和快速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急进性肾炎)。首选强 化血浆置换法,以清除患者体内的抗基底膜抗体;
血浆置换必须配 合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以免在机体大量丢失免疫球蛋白后大 量合成而造成反跳。

11.慢性肾炎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仅有少数慢性肾炎由急性 肾炎发展而来。

12.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13.微小病变型肾病若反复发作或长期大量蛋白尿未得到控制,可转 变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而转变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 化。

14.对“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应采用联 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15.当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20g/L时,提示存在高凝状 态,应开始预防性抗凝治疗,可给予肝素钠维持凝血时间于正常值 的1倍;
抗凝药一般应持续应用半年以上。

16.50-70的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患者表现为血清C3持续性降低 (出现低补体血症);
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血清C3正常。

17.血尿虽然不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但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患 者几乎都伴有血尿,其中少数为肉眼血尿。

18.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疾病为5大病因Ⅱ型急进性肾炎。

19.脓毒症、肾毒性药物、休克或其他原因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 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而由于免疫损伤或血管炎引起毛细血管外增 生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是急进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

20.与肾炎相关的炎性介质血管活性肽(内皮素、心房肽、血管紧 张素Ⅱ、加压素、缓激肽)、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类、其他细胞 因子(TNF、IFN)、前列腺素类、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儿茶酚胺)、补体、酶类、细胞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 白超家族、血管细胞黏附因子、整合素、钙黏素)、活性氧、活性 氮(NO)等。

第四章 尿路感染与急、慢性肾衰竭 一、尿路感染 二、急性肾衰竭 三、慢性肾衰竭 补充1.尿路感染女性多于男性的主要原因是尿道解剖学差异。

2.细菌性前列腺炎是青年男性尿感患者最常见的易感因素;
前列腺增 生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尿感患者最常见的易感因素。

3.尿路感染发病率最低的人群是成年男性。

4.对尿感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是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阳性。

5.尿道综合征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

尿道综合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有白细 胞尿,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无白细胞尿。

6.肾毒性急性肾衰竭形态学变化最明显的部位是近端肾小管。

7.急性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治疗是透析。

8.慢性肾衰时最常见的代谢紊乱是代谢性酸中毒和水钠平衡紊乱。

9.对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控制给予低蛋白饮食应个体化;
每日热卡 需要应>30kcal/kg;
蛋白质摄入量一般为0.6-0.8g/kgd;
磷 摄入量一般应<600~800mg/d。

10.尿毒症患者在纠正酸中毒后发生手足抽搐,最快捷而有效的治疗 方法是静注葡萄糖酸钙。

11.无症状细菌尿的好发人群为老年男女。

12.女性病人有明显尿路感染症状,尿培养菌落数>102/ml即可诊断 为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