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好电影需好观众】2019最新上映的电影

  李安导演是不是因为惋惜、不忿说出那么打击广大群众的话,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不妨碍我们从这个说法中观察出我们身边的一些问题。为什么市场大,但是东西不精呢?这个因果关系李安导演已经说的很明白,买家不挑剔,卖家自然也就随随便便,反正都能卖得好。而这里说的是一个大市场,当买家的消费水平跟不上鉴赏水平,山寨货自然也就大行其道,而当鉴赏水平跟不上消费水平,那么就是李安导演所描绘的状况,连正牌商品都是一堆烂货。从这种意义上讲,烂片都是观众养出来的,没有烂片,只有烂观众?
  小故事大价钱
  一向腼腆不愿得罪人的李安,这次却指出大陆观众在电影赏析方面的自我修养并不足,虽然大陆市场很好,但难以孕育在内容上能够媲美好莱坞电影的制作。这是李安大导演在几个月前的泛泛之谈,但不得不说正好与紧随其后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所引起的话题相互应和。
  且不论郭敬明《小时代》的价值观正确与否,但就正如王蒙所说,郭敬明就是浅,但这就是郭敬明的“青春万岁”,也正是因为他的浅,让所有迷他的少男少女感同身受,喜欢他描写的那种小滋味。而我们必须要知道,郭敬明的书和电影热卖,折射出的是社会全体而不是郭敬明个人。
  郭敬明在节目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其实不太去太多地关注读者喜欢什么,因为读者的喜好你是猜不准的,而且永远追不上。我觉得作家自己心里要清楚一点,读者选择你,他喜欢你就是因为你的这种风格他喜欢,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坚持这种风格。”
  其实没有必要批评郭敬明,他只是在售卖一些以文字为载体的故事而已,而这些故事恰好又能引起共鸣。所以如果我们以文以载道的目标去看郭敬明,那么他显然并没有走在这条路上。郭敬明的故事是商品,正在满足着许多读者的胃口,而这一点也正如其他的一些网络小说家一样,正在日以继夜地编写故事给买家。
  好作品的定义
  是不是卖得多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随便抓一个路人来问,如果他思维清晰,那么答案恐怕大多都是否定的。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在纠结,他们纠结于为什么好作品不卖座,卖座的不是好作品。仔细想来,这真是作茧自缚。
  什么是好作品,没有人能给出标准定义,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作为一个良性运转的社会,自然希望宣扬真善美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因为这样才是一个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但那些伟大的作品却常常主动地把这个责任给推掉了,这些作品往往只是冷眼旁观这个社会,让读者自行去分辨忠奸善恶。提高每个人的素质与良知,在这里成了主要。
  卖座的作品与好作品有什么关系?刚才说,好作品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判断,那么卖座的作品则只能说明其很卖座。而至于为什么很卖座,则当然是有很多的原因,其宣传以及内容的吸引力自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吸引力从何而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说这还是一个商品的价值标准。当你去讨论一个作品价值来衡量其是否应该受到重视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因为好的作品固然有其价值,但这是指的人文价值,跟经济价值其实没多大关系。
  畅销作品何其罪?
  既然有很多作品出来之后被一片痛骂,但为什么偏偏十分卖座和畅销?如上所述,这样的作品其实是在对准合适的消费群体量身定做的一款商品,有人说《小时代》的上映是中国电影对受众一次成功的范围细化,这正是郭敬明这位执笔商人的精明之处。对准相应的市场推出合适的产品,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相反不卖座、不畅销这才是奇怪的事情吧。
  然而毕竟是在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地方所公开播放的东西,所以又有很多人担忧其精神层面的价值观是否符合真善美,是否会扭曲很多人的价值观,其实这其中的关系跟如今的教育制度倒是有点异曲同工。
  当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的时候,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教书育人的应该是老师负全责。但老师也是人,并且不都是圣人,家长这样的要求是否就太不负责任,太偷懒呢?同样的道理,要是把教化民众的责任都推给电影电视和小说,又是否太想当然?
  没有不想自己作品畅销卖座的作者,既然面世,就当然希望为更多的人看到。这其中尤其是投钱进去的商业作品,功利性还会更强一些,因为他要获利。所以说,这些作品只是在考虑票房和销量,而至于那些价值观,则只是为迎合观众而出现。
  烂片到底赖谁?
  既然商业作品里的价值观是为了迎合读者观众,那么当一部商业作品的价值观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问题的应该是观众而不是创作者。而这也大概是李安导演最终说出那番话的原因。
  大众的生活和思维永远是最实际的,在以往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当中,一直都在歌颂阳春白雪,但这并不影响大多数人都下里巴人的活着。如今出现了歌颂下里巴人地作品,这的确是庸俗,但庸俗一词的词义是否就真的应该是贬义呢?庸俗是在说最平庸的百姓们的生活风俗,这的确不应该是什么贬义的词汇,而只是描绘一个社会阶层。
  对优质生活的向往,可以说是底层人民最热切需要的东西,但现实的磨砺让大多数成年人失去了信心,所以郭敬明的小资情结才在一群热气方刚的少年之中如此卖座,追求美好生活难道有错么?只是有一枚这些年轻人还没弄清楚,脱离庸俗永远是庸俗最向往的东西,小资只是一跟驴子眼前的胡萝卜罢了。
  而与这些庸俗作品不同,一些烂作品也逐渐开始蔓延,甚至于大牌导演也开始拍起烂片来。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商业化运作的必然结果,因为庸俗必然是大多数,那么作为一个商品要获得最大利益,必然要首先考虑大多数观众的需求,就是这么简单。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作品的创作者很容易就会失去原有的坚持,向市场妥协。
  这不只是在电影圈,在小说界也同样如此,最畅销的作品往往是知名度最高而不是最精彩的。很多小说家千篇一律地写着雷同的剧情,但买他们书的人大有人在,这就是庸俗市场的力量。归根结底,还是观众们不够挑剔。
  观众的自我修养
  那么作为一个观众和读者地自我修养到底应该如何呢?这真是不好做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而且审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差异之分而非上下之分,所以不可能去说一个唱花鼓戏的就是比唱歌剧的差。也不可能真的有一本《观众的自我修养》手册来指导我们怎样去欣赏一部作品,但是作为一个观众和读者,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注意的。
  首先,至少能够保持相对独立的去欣赏一件作品。无论作品品质如何,要知道这是你在鉴赏,而不是为了别人。其次,要有对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说NO的能力。附和别人的观点固然可以让你少很多压力,但这并非是民主选举。最后,尽量多看一些同类作品再做评价。即使是再好的作品,如果你这辈子只看一部《红楼梦》,你也不可能知道他到底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