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淡如茶|茶淡不如水,情淡心更凉

  禅茶一味,爱茶却难以言表。   茶道太过深邃与厚重,如同恋上一个极富魅力神秘却不可近的人,纵是一往情深,也只能三缄其口。之所以记下几行心绪,正如“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于我而言,也似一味清心灵药,少不得感恩言谢一番。
  少时爱咖啡的香浓,虽有苦,更有甜香,那份浓郁那份热烈,恰好应和了青春的飞扬与蓬勃。某一天忽然明白,高歌猛进只是插曲,浅唱低吟才是常态。看到一则参禅故事,一人问禅师:“佛何在?”禅师答:“吃茶去。”原来,茶可至心亦可通神。与茶的邂逅是需要机缘的。太早,尚不知清茶苦后的清幽回甘,太迟,已难享茗香中的韵高致静,反倒不得安闲了。
  人生在世多不称意,拼争冲突抗拒予夺,到头来,往往事与愿违。音尘绝,恸哭不舍又如何?经过之后,才知人生半满方得安静。正如冲泡品茶,只倒七分,留出三分空间来,既贮茶香,又使茶香有一个上升的路径,太慢则溢,败了兴致。
  茶为国饮,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一句“柴米油盐酱醋茶”,道尽茶的不可或缺。国人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
  曾经对茶敬而远之。每有客来,父亲一定以茶相奉。见客人频频颌首连呼好茶的时候,颇为疑惑,不过是一杯苦水,有什么好呢?但是,因为那样的郑重其事,那样的主客尽欢,不免也心生敬意。一件事物有几千年的传承,总是不能轻慢的。虽说茶是大人们的礼仪,与我无干,但是添茶续水的时候必定是毕恭毕敬的。
  开始喝茶是因为尝过一些苦涩了。逐渐体会到,生活中的许多事与茶事竟有异曲同工之处。经过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静置等诸多程序,茶才得以在沸水里绽放,经过了千回百转,才飘漾馨香如歌,舒展绿意如画。同样,经过了意气风发、矢志不移、勇往直前,才发现可以是心想事成,也可能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只有历经锤炼,才明了个中原委,才能冲淡安然。发酵的程度、揉捻的轻重、焙火的高低是构成不同茶类的主因。一事当前,是冲动冷静,还是主观客观,也是不同人的不同作为,结局自然也大相径庭。
  先人在茶事活动中,完成了从礼仪到文化的提炼,在奉茶的过程中领悟到,去除杂念,恰切符合了佛道儒的“内省修行”,体现了“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喝茶可以静心静神,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人在闲和宁静的时候,才能不妄为妄言,才能慎独内省。而茶的使命就是为了令人平和自然,提示人的所来之处吧。古人造字多么智慧,茶,就是人在草木间。试想,或是清幽雨夜或是晨曦斜照,有乐声在耳,有淡香可闻,有闲散诗书在握,该如徜徉在自然中一般惬意安详。当然,有人说品茶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若得知己相伴,彼此注视微笑,慢啜细饮,美妙自是尽在不言中了。苏东坡说“从来佳茗似佳人”,那份喜爱与会心,多么传神!
  素来安静,性格使然。无论大喜大悲,不会手舞足蹈顿足捶胸。
  不是没有烦心之事无奈之时,但一杯咖啡或清茶,总能让我宁和下来。年龄渐长,渐能感受茶的清幽,茶在沸水里翻卷舒展的姿态告诉我,苦痛之后是一种涅槃再生,繁华绚丽终将归于平淡。风在茶中,雨在茶中,日子也在茶中。生活中处处是修行,禅意并不莫测高深,做好当下,不贪心不虚妄,自会心淡如茶简约恬静。不复杂不分辨即可心安。
  通过为一把宜兴紫砂壶开壶的过程,更加体会到仪式之于奉茶的必要。经过历时5小时的热身、降火、滋润、重生,茶壶不再是没有光泽的“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后,第一泡茶已经齿颊留香。
  由此想到,非等闲之事必定需要一定的礼仪仪式,而专注、忘我,的确可以让人安静、快慰。
  净手,净器,净茶,品茗,令人专注于当下,自然心无旁骛。心在自然安静。小孩子时时是当下,一心向内,不会一心二用若有所思,自然是快乐的。成人则不同,成人的心会分辨甄别,是向外的。有了心机,也就失了快乐。茶是自然逍遥的,人也该如茶一样自然,静如山岳,动如流水,言若清泉,笑若山花,无造作无矫饰。如此,怎不恬淡快乐?
  生活艰难,世事无常。不得出世,便在尘世修炼吧。品茶,即可在不完美的现实中,享受一刻美好与和谐。生命是自然流动的,苦乐由心,既然为人就不要负了人的本真自然。与茶结缘,缘来不用赶时间,万事万物的来去自有定数。
  此一刻焚香品茗,安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