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校园合唱水准不容忽视的非演唱因素(下)_合唱团类型

  三、指挥上的随意阻碍校园合唱的进程   校园合唱的指挥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指挥又是教师。教师的教学可以口传教导,而在舞台上参与合唱的指挥者却是无声的。合唱从整体上是依据听觉感受实效,而并非视觉于指挥手势,所以视觉意义上的指挥是合唱演唱中的外部因素,这是指挥的工作属性所决定的。合唱演唱中,原则上禁止指挥发出任何声响以免影响听众的听觉感受,但所有的演唱音响却与指挥的要求息息相关。正因为拥有了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特别是在排练合唱时,教师常常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指挥的随意性,而这种无章法的、随意性的指挥阻碍了校园合唱的规范进程,更有甚者在其陶醉的指挥手势中,不自觉地传授给学生对指挥认识和效仿的最初定位和误导。
  (一)随意现象的表现
  1.手势要领的随意性。毫无章法地凭借自身的理解随意挥动的指挥手势,如提腕、耸肩、夹肘、撑指等等,甚至大量的反拍、错位,无规律可循的即兴,没有预示且随时变化的手势等等,使演唱(奏)者无所适从。
  2.风格把握的随意性。无论何种民族、何种地区,不管哪个历史时期、哪个国度等等,统统以自认为的风格尽情演绎。
  3.作品处理的随意性。对作品文本肆意篡改,随意地升降调性,摒弃所有的变化音,无伴奏合唱加入伴奏,有伴奏的合唱取消伴奏,无视词韵随意改词,对于即兴伴奏与合唱声部相悖的和声置若罔闻,无视作品的结构、和声、织体和对位,甚至对起码的调式调性、速度、力度视若无睹,仅以自我的感觉处理所有作品。
  4.声部安排的随意性。对于声部的安排与布局,一切从简,八声部简为四声部,四声部简为二声部,较难的二声部改为大齐唱。至于声部间的和谐几乎无所顾忌,更谈不上对声部超越、彼此均衡、合作谦让、主次分明的调整。诸如对变声后男女声部纯八度音区的差异不仅不予了解,甚至在声部划分、识谱视唱中也无视其存在而随意安排。
  上述指挥随意现象的问题实例不胜枚举,不知其解,而津津乐道、盲目效仿者也不乏其人。在大量的赛事评委工作中,似乎有些评委亦从少见多怪习惯成见多不怪。而这样的随意指挥,问其依据时,答曰:凭感觉。更有甚者,振振有词地说某某指挥大师都是如此。
  诚然,许多录像中指挥家的潇洒透出诸多的随意,指挥大师们的这种随意甚至成为其个性风格的鲜明表现而被人们认可。殊不知,任何一位指挥大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即使极富天赋的指挥人才,在缺失了某一基础环节的学习时,也会在后天的排演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得到直接或间接的补偿。所以,大师们的随意是因为他们的指挥在经过一系列的系统学习后通过长期积累完善才蕴藏了丰富的自我个性和语言。而这种个性化的指挥手势,依靠的是系统化的基础功夫的支撑,如同足球运动员的弧线球一样,岂能脱离了脚背铲球的基本能力;又如美感十足的芭蕾舞演员,一个倒踢紫金冠的动作岂能离开无数次的后腰和侧腿基本功的苦练。所以,盲目效仿一两种指挥大师的手势大可不必,面对客观所闻所见、形式繁多的指挥手势,重要的是要明白其意图在表达什么,只有取其精髓,才能获得真经。要真正达到随心所欲地指挥,必须有一个规范的学习和客观的修炼过程。拙文《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榷》和《指挥随意的辩证诠释》已有详论④,本文不再赘述。
  (二)造成随意性的原因
  1.对指挥专业的认识有误。指挥与舞蹈、交警手势等都具有肢体语汇的特征,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指挥不需要以肢体来塑造艺术形象,更不可能每一个手势具有直接的对应词汇,指挥的工作意义在于启发合唱(演奏)队员以演唱(奏)的手段表现作品的内涵。就指挥的工作性质而言,不仅要提示演唱(奏)者排练时要求的各个细节,还要始终提醒团员排练的要求。虽然在排练时这些处理已经约定俗成,但依然存在着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比如,合唱队员虽然明白也记得指挥要求某一小节开始渐快或渐慢,但到底快慢达到怎样的程度,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这一处理,到哪里又重新回到原来的速度等等此类问题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在演出时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和提示。因为艺术的情绪仅仅以文字记录是难以实现最终的准确度的,所以规范的指挥手势,不仅能够表现音乐的情绪,而且能够使队员看懂指挥而不违反手势常规。一旦队员不明白指挥的手势,再出彩的意图也将弄巧成拙。
  2.对合唱学科的属性不明。合唱是根据人们的声带结构划分声部并按照一定的纵、横规则进行集体演唱的。合唱特有的大众形式和专业模式是固有的特征,赋予合唱指挥的修养分为元素性和技能性两种,元素性(软技术)包括:音乐悟性、组织管理意识、献身艺术的情操等;技能性(硬技术)包括:视唱练耳技能、总谱缩弹技能、作曲技术的理论修养、语音语言技能、声乐技能、排练技能、舞台表演技能等等。如果一位指挥不明白合唱的属性特征,也就很难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元素性修养,而在技能性修养方面也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随意模仿他人几个手势动作罢了,从根本上难以实现循序渐进。⑤
  3.对自省自律的要求忽视。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即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而自律更多所指的是遵循规则,自我约束。指挥职业的特殊属性往往容易导致自信自强有余,自省自律不足。指挥一旦忽视自省自律,也就难以见贤思齐,产生盲目地随意指挥也就成为必然。所以冷静思考、理性做事的能力是成功指挥的秘诀之一。
  (三)解决随意的措施
  1.明确指挥学习的目的。从一点一滴做起,加强音乐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音乐及音乐之外的文化修养。音乐教师不仅要排好合唱,还要学好、教好指挥,这当然也是我们教学和排练中需要以身作则、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之一。
  任何一位指挥首先必须打好基本拍,从练声的一点一滴开始,让学生在规范的指挥手势下练唱。作为教师要明确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高是音乐的血肉,一旦指挥与这些最基本的方面脱节,对作品的难易和表现水平的高低就无从谈起。   2.技法与修养的自觉培养。指挥手势的准确与否不仅仅是技法的问题,就准确表现而言,在预示、收起、气口等手势上的体现只是一个方面,而对不同风格的把握是否到位更是准确意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直接反映着指挥工作的严谨程度,同时还反映一个教师对艺术的尊重态度和责任感,掌握合唱作品的风格是每个指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的持久性内容,每位喜好指挥艺术或从事指挥的工作者必须明白,指挥的学习一般应遵循的基本步骤:基本功的手势常识(手位、拍点、拍线的基本构架和基本图示与手势、合拍与分拍等)随录音模仿指挥的演练过程;指挥双钢琴的演练过程;实际指挥合唱团或乐团的提高过程。
  其实,技法与修养的自觉培养渗透于每一个指挥学习的环节中。如第二环节在技法上不仅巩固着第一环节的基本功的要领,还有助于将不同的手势、拍点、变化的图示有机地组合予以合理地创造;而在修养培养方面如同语言学习初期随播音员朗读、书法学习初期描红临摹一样,跟随指挥家或大师指挥的音响模仿指挥的环节,正是潜移默化地自觉培养良好乐感的重要过程,这种演练当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唯一且必需的过程,但是,它对指挥后期的手势规范,章法的张弛有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作品分析能力的加强。处理作品的依据有许多,而作品的结构首当其冲,因为指挥对作品曲式结构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作品段落、层次、句法的表现以及案头的力度安排、气口设计等。了解每一首合唱作品的曲式结构,既能知晓作曲者在每一乐段所使用的主题材料、旋律特征、和声走向以及布局的稳定对称和伴奏织体的相应变化等,又能同时了解和发现便于排练中二度创作的空间和伏笔。所以,认真地从小作品开始就逐字逐句地挖掘合唱作品的对比、层次,有利于作品处理的虚实结合、快慢有序、刚柔相济的二度创作。音乐的层次是靠曲式来表现的,而音乐的对比是依据曲式的结构来安排处理的,如果乐段间的区别都不能准确把握,还何谈音乐的层次、对比和句感?所以明确每首作品的曲式才是正确表现作品的基本保证。
  4.完善对学科属性的认知。合唱的声部产生正是对人们生理和物理声学特性的尊重,但是,客观实际却存在着认知的偏颇。由于种族、地理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之使然,我国相对而言演唱高声部者较多,而南方比北方的这种迹象相对更为明显,一种莫名其妙的从众心理认为唱得越高越好,从而使仅有的一些具备低声部演唱能力者盲目自卑。教师如果对合唱学科属性不明,一旦没有严谨的态度或根本无视声部的均衡,这种随意性必然导致整个合唱的声部比例失调。就低声部的识谱而言,较难于常常担任旋律的高声部。众所周知,变声后的男女声绝对音高相差一个纯八度音程,因此,校园合唱的混声比同声(包括男声、女声、童声)在音色变化、音域范围、表达广度上要更加宽阔。虽说S与B两个外声部之间在音色、音区上相差较远,但这样的空白,恰恰被A和T两个内声部得以补充,听起来和谐美满。所以,仅仅简单地安排女学生唱高声部、男学生唱低声部,特别是处在变声期或已经变声后的初中、高中或大学合唱团就会使声部间的和声性更加空泛。而将演唱能力好、读谱能力强的学生安排在高声部,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因为任何一个声部的好坏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合唱整体的音效,而合唱的美妙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低声部所产生的泛音与中、高声部发生谐振的瞬间。所以,指挥在声部安排上要尊重合唱艺术的学科属性,不断加强合唱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补给。
  5.不因喜好随意择曲编创。现实中因指挥的爱好而选择歌队能力不及的作品演唱时,指挥擅自将作品调性改变的现象屡见不鲜。音高达不到就转调或降调,原作是主、属关系的转调,则改为主、下属或远关系性质的转调,听来不仅别扭又失去了原作的特色,因为不同音区会产生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转调方式所反映调性对比的角度和听觉效应也截然不同。
  有些指挥甚至在演唱无伴奏合唱时大胆地加入了钢琴伴奏值得探究,无伴奏作品和有伴奏合唱的写作有着相当的不同,比如:无伴奏合唱时常在创作中将有些声部的演唱作为一种伴奏织体,有时有些气口就需要歌队在演唱中通过一定的技法进行衔接、弥补去完成,一旦加入了钢琴伴奏也许就破坏了这种合唱的韵味和美感。无伴奏合唱特有的纵横交织的织体和纯粹的人声质感总会引起人们的深深眷恋。所以,因喜好随意择曲编创的主观意愿,其问题就在于忽视歌队的能力,特别是作为一个教师居高临下地指使学生服从自身喜好,以个人的喜好决定演唱作品的取舍标准,这种随意性已不再是简单意义的随意,还包含着不尊重学生而导致的严重失职。
  6.常使自己处于无知状态。如果由衷热爱合唱指挥事业,与其一知半解,毋宁深入其中,最终获得真经。指挥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即使成为教师后,规范的指挥学习依然非常有必要,只有深入其间才会发现自身的无知和空白,但填充每一空白的过程会使随后产生的随意行为有所取舍,进而使作品的处理既合情亦合理。专业习性潜移默化地在不自觉中养成,主观地认为明白的事由未必认知到位,常使自己处于无知状态,就会善于发现未达的途径和不及的方面,落实到具体作品的表现处理就会收敛盲目宣泄、束缚故弄玄虚,合规合体、合情合理,也就顺理成章地加强了辩证思维的能力。这是一种业务素质,也是一种艺术修养,更是一种职业道德。
  校园合唱具有多样性、互动性、渗透性、灵活性、传承性的特征。校园合唱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育人园地,其深入开展离不开领导重视、专家引领、团队坚持三大要素。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合唱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专家的指导对于团队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事半功倍的作用。至于团队的坚持则是个持久见效、大浪淘沙的过程。三者的关系是辩证互为的。诚然,大、中、小学生的素质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校园合唱不仅仅是当下切实可行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且既经济易见效,又便于提高。本文所谈的合唱创作、合唱读谱、合唱指挥三方面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着校园合唱的发展、完善、深入和提高,有人写了不少多声部作品,但缺乏合唱性;也有人创作了具有很高合唱技法的合唱作品,但推广成效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认清当今中国校园合唱的演唱程度和表现能力,只有创作出最适宜的好作品才是最易推广的好合唱,只有在创作上达到量与质的超前,才是校园合唱发展的真正深入。一旦拥有了大量好作品,就会迫使读谱能力的落后得到一定的改观,因为真正优秀的作品总会刺激并调动起人们积极识谱的兴趣,加强视唱的能力,根据作品的难易,由简入繁,循序渐进,进而使校园合唱读谱能力的提高达到卓有成效。至于指挥盲目随意的问题,必须明确的是指挥的功力不在于手势多么复杂,指挥手势的准确会使排练的效率事半功倍,而这种准确中蕴含的规范正是队员能够看懂任何一位指挥意图的原因所在。所以,当我们在感受指挥如何激发队员和听众,如何通过严谨、有效的精确手势让演唱取得辉煌生动的戏剧效果时,去感受曾经磨砺甚至机械式的规范训练是多么必要。
  正因为指挥在校园合唱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高居独处的优势,指挥对自身随意的释放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在先——对文本的深入分析和对作曲家的深刻理解。即使如此,依然觉得曲谱的字里行间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挖掘。因为作品分析会使指挥深刻了解作曲家的意图,把握准确的风格,明确声部的脉络,而这些结果的获得如果是通过指挥自身的分析获得,就会比他人告知理解得更加深刻,牢记得更加准确。当案头分析达到心豁思明、曲风与指挥品位相得益彰时,指挥手势也就必然严谨、清晰而富有表现力。至于随意的程度则是每一位指挥自身对作品理解后的个性释放。所以,依据作曲家的设计蓝图,力图客观地呈现作曲家的意念,在尽可能忠实原谱的基础上予以拓展性地创造,依然是一种拥有现代合唱处理意识的指挥时尚行为。
  总之,如果不正视校园合唱现存的这些不足,仅仅从演唱上盲目地苦练,其结果不仅事倍功半,亦将导致许多问题陷入重蹈覆辙的窘地。走进校园合唱,就是探究中国合唱的发展前景。如不能够从孩子抓起,何谈把握未来?不解决校园合唱中的理念更新,何谈与时俱进?不正视我国合唱艺术在教育中的现存不足,何谈与世界接轨?本文虽然强调校园合唱应该对于合唱创作、读谱能力、指挥规范三项非合唱演唱因素予以重视,却并非可以忽略呼吸、练声、音色、音准、均衡等等合唱演唱本身因素的内功训练和持续性加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旦拥有了优秀作品、敏捷读谱和规范化指挥的条件,合唱团的基本内功则是产生高质量、高水准合唱的决定性因素。 (续完)
  注 释:
  ④阎宝林《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阎宝林《指挥随意的辩证诠释》,《合唱艺术》2012年总第41、42期。
  ⑤拙文《基本功大赛中的基本功探析》(《歌唱艺术》2013年第1、2期)亦有详论,不再赘述。
  阎宝林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