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书店的传奇】 传奇书店在哪个位置

  奥德翁路的文学圣殿   1916年,巴黎,奥德翁路。   这是巴黎一条普通的小街,歌剧圣地奥德翁剧院、艺术家汇集的蒙巴纳斯、充满学术气息的拉丁区将这里包围。相比于周围的喧闹,奥德翁路总有些遗世的孑然孤独。
  一个留褐色卷头发的美国女人,此刻却带着朝圣的心情,走在奥德翁路的石板之上。她环顾着这条路上的古老建筑,努力回想着那些只在书本上见过的人在这里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街角的22号,是和丹东一起被处死的法国革命者德穆兰的住所。而福楼拜则在在不远处的20号住过,不知是不是在屋里书桌的稿纸上,流淌出了《包法利夫人》那样悲剧的文字。不过卷发女人来这里的主要目的,还是找一家叫做书友之家的书店。正是这座书店,让奥德翁街成了文学家眼中的圣殿,他们亲切地叫这里为奥德翁尼亚。这件书店的会员有波伏娃、纪德、克洛代尔等人,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还曾为书店女主人阿德里安娜?莫尼埃写了一首诗。
  卷发女人的父亲是巴黎美国长老会牧师,这两年开始长居在巴黎。她幼年体弱多病,却让她有许多时间阅读,她最爱的就是《莎士比亚全集》,也因此有了一个文学梦。可是不管是给一位教授当助理还是去写作,卷发女人都没能实现她的文学梦。在迷茫和无助下,她选择了做志愿者,希望藉此能找到自己的未来之路。这次来到奥德翁街,就是卷发女人从巴黎国家图书馆看到阿德里安娜的名字,便起了兴来看看这个建立了法国文学家圣殿的女人。
  突然一阵风吹过,调皮地吹走了沉浸在想象中的女人头上的西班牙帽,女人赶忙去捉滚到路中间的帽子。这时一个身着长裙的女子紧跑几步抓住了帽子,拍了拍上面的尘土微笑着将帽子交给了卷发女人。两个因为一场意外相遇的女人,对视了片刻都大笑起来。“我是西尔维亚?比奇,美国人。”卷发女人介绍自己。长裙女子脱口而出:“我喜欢美国。”西尔维亚?比奇也笑着说:“我喜欢法国。我来这是找书友之家的阿德里安娜?莫尼埃。”长裙女人笑得更开心了:“我就是啊!”两个女人当时只是觉得一见如故,而西尔维亚?比奇更是没想到这次见面,让她也成为了一个像阿德里安娜?莫尼埃那样的人,在奥德翁路上创造了另一间文学家的精神圣殿。
  在那次见面后,西尔维亚?比奇终于在精神之旅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想——开一家书店。1919年在阿德里安娜?莫尼埃的帮助下,她先是在附近街上开了一家名叫莎士比亚的书店。一年后,莎士比亚书店搬到了奥德翁路12号,两个女人比邻而居,只不过西尔维亚?比奇的书店只经营英文书。而奥德翁街上的文学传奇,正是因了西尔维亚?比奇的莎士比亚书店,才走出巴黎成了世界文学爱好者的一场飨宴。
  文化的飨宴
  1921年,巴黎,蒙巴纳斯。
  冬天的冷雨让巴黎略略有些萧索,蒙巴纳斯大道71号的丁香咖啡馆难得出现了门可罗雀的情况。22岁的海明威走出了咖啡馆的门口,就被寒风打了个寒颤,不由地竖起了衣领。他回头看看了身后的丁香咖啡馆,这座老咖啡馆里厮混的青年里,曾经走出过左拉、塞尚等名人,最近声名鹊起的榜样则是从爱尔兰来的乔伊斯。很多时候海明威选这个咖啡馆就是为了离这些传奇或是神话更近一些,可是尽管有时候离这些人只有一张桌子的距离,可这个来巴黎寻求文学梦想的美国青年明白,那看上去近在咫尺的距离,他还要用不知多少的努力与等待才能填平。
  微微有些感伤的海明威拉紧大衣,在冷雨中穿过几个街区,来到了奥德翁路12号的莎士比亚书店。这家书店在美国早已颇为著名,女主人热情好客还经常帮助年轻作家。早已慕名的海明威推开门,迎面而来的火炉的热力便驱散了他身上的寒意。而比火炉更温暖的,则是西尔维亚?比奇的灿烂微笑。这让海明威有些紧张的心情得到了平复,也让他有勇气结结巴巴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想借书,但是没带钱。西尔维亚?比奇却毫不在意,在海明威之前她已经见过太多这样窘迫的年轻作家了。安抚了眼前有些紧张的美国人几句,她就给她办了一张借书卡,也没收他押金。海明威借了屠格涅夫、D?H?劳伦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看着抱了一大堆书的年轻人,西尔维亚?比奇微笑着打趣:“如果你要把这些都读完,就不会很快回到这来。”海明威说:“我会回来付押金的,我在我的住处有钱。”女主人依然微笑着:“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付。”这次借走书中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海明威第一次接触到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这对他以后的创作有着很大的意义。
  从那次开始,海明威就成了莎士比亚书店的常客。在这里他和乔伊斯、纪德、艾略特等成名作家聊天、讨论,莎士比亚书店为海明威在巴黎打开了一扇能够走进文学界的大门。曾有一位法国作家这样评价西尔维亚?比奇和她的莎士比亚书店:“她就像只传播花粉的蜜蜂,作家们都透过她才能互利互助,英、美、爱、法四国在她促成下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四国大使的功劳加起来也没她大。”在那个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年代,莎士比亚书店成了当时众多作家在巴黎交流、生活的家,甚至很多人把自己收邮件、包裹甚至汇款的地址都放到了莎士比亚书店,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现代主义保姆。莎士比亚书店在文学史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功劳,就是帮助乔伊斯出版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尤利西斯》。
  当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认为“淫秽”作品,无法在很多国家正式出版。和乔伊斯关系很好的西尔维亚?比奇,决定用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老朋友出版这部杰作。第一次做出版人的西尔维亚?比奇毫无经验,不光没能控制住作者反复修改校对稿导致超支,出版的成书还几乎每页都有拼写错误,以至于她不得不在每本书里夹入向读者道歉的小卡片。尽管出版过程很不顺利,可是当有着希腊蓝封面的《尤利西斯》运到莎士比亚书店之后,还是引来了读者的疯抢。而莎士比书店的老朋友们,也为《尤利西斯》出了不少力。特别是古道热肠的海明威,冒着被海关官员抓获的风险,将书藏在身上一次又一次地带入了美国,送到了期待佳作的美国《尤利西斯》的订购者手中。这次冒险的出版行为,让莎士比亚书店更加名声大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家有着诸多故事的书店。海明威在他的回忆录《流动的飨宴》中,更是深情回忆了他和莎士比亚书店的故事,正是有了莎士比亚书店的多方支持,他才有力量坚持在巴黎,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   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飨宴,莎士比亚书店也是如此。20世纪30年代,因为金融危机,巴黎的美国团体不断解散,看英语书的人大量减少。因为入不敷出莎士比亚书店只能向法国政府请求资助,在请愿书上签字的有纪德、赫里欧、茹弗内等文化名人。可惜请愿没有得到回应,纪德便登高一呼成立了支援委员会,里面有四位法兰西文学院院士。支援委员会在莎士比亚书店开办讲座募集筹款,纪德亲自做第一次讲座。受到莎士比亚书店帮助最多的美国文化人们也行动起来,艾略特特意横渡太平洋来书店朗诵荒原,海明威也来举办募款讲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么多年默默付出的莎士比亚书店和西尔维亚?比奇,得到了回馈在最困难的时期坚持了下去。
  但是当二战纳粹占领巴黎之后,莎士比亚书店遭遇了无妄之灾。1941年的冬天,一个纳粹军官来到莎士比亚书店,看上了橱窗里珍藏的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西尔维亚?比奇以私人藏书不卖为由拒绝了他。几次争执之后,军官声称要让书店的书全部充公。坚持得很疲惫的西尔维亚?比奇决定放弃了,在一夜之间转移了所有图书并藏起来之后,莎士比亚书店关门了。不过西尔维亚?比奇还是被纳粹关入了集中营,索性6个月后在朋友的帮助下被释放,住回了书店的原址。当几年后盟军攻入巴黎之时,作为战地记者的海明威第一时间叫上了辆坦克,带着几个美军直奔奥德翁路。当时西尔维亚?比奇躲在家里害怕地听着外面的炮火。突然在隆隆的坦克行进声中,她听到了海明威那熟悉的大嗓门。两个老朋友相见而拥,都流下了劫后余生的热泪。二战结束后,西尔维亚?比奇也没重开书店,她将藏书全部捐出,在巴黎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奥德翁路12号里的那些喧闹和那些闪烁的名字,都在时光的冲刷下消失不见,只剩下门上的一块铭牌:西尔维亚?比奇小姐在此幢楼里出版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飨宴再开
  1962年,巴黎,拉布舍里街37号。
  75岁的西尔维亚?比奇来到了一家有着漂亮水绿色门庭的书店,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混合了墨香和纸张微腐气的味道,让她略略有些失神。在那个时刻,她似乎感觉又回到了二十年前自己的那间书店。眼前是各种直抵天花板的书架,乍一看好像这间房子就是由书盖起来一样。店主人乔治?惠特曼热情地迎过来,向西尔维亚?比奇表达了多年以来的仰慕之情。在一个读书会之后,两个人聊了很久,西尔维亚?比奇很欣赏这个波士顿大学新闻系毕业又在哈佛进修拉丁、美国文学的中年人。他很早就仰慕莎士比亚书店的盛景,来到巴黎之后就在一条拖船上开了一个书店,但是潮湿让书店的书损失很大。后来他花了500法郎在西岱岛巴黎圣母院对岸的拉布舍里街买下了一间小房子,才有了这件西北风书店。乔治?惠特曼在临别时提出了一个请求,让西尔维亚?比奇允许他使用莎士比亚书店的名字,好让这个传奇的书店能够延续。西尔维亚?比奇答应了他,带着一丝轻松回到了自己的住所。没多久,西尔维亚?比奇就在奥德翁街莎士比亚书店旧址去世了。但是新的莎士比亚书店又在拉布舍里街37号重新开张,那个曾经哺育了迷惘一代的文学飨宴再度开席。而这次,飨宴的客人则是垮掉的一代和其后无数有着文学梦的青年。
  在整个七十年代,被称为垮掉一代的文学青年们为了寻找生存的意义,带着皮箱搭着顺风车,在这个世界上流浪寻找。而每个来到巴黎的文学青年,都会来到重新开张的莎士比亚书店。在这里他们只需要为店主人乔治?惠特曼整理整理书架,保证每晚读一本书,再写一篇自己的故事,就能在书店里免费住宿。每天在藏于书堆中的行军床上醒来,就到2楼的图书馆读书。而当读得有些累时,抬头透过窗户就能看到静静流淌的塞纳河和肃穆的巴黎圣母院。不读书时,帮老惠特曼整理书籍、做做卫生,还能从他那里听到众多名人在这里的轶事:艾伦?金斯堡在店外面的树下激情朗诵过他的名作《嚎叫》;写过《北回归线》的亨利?米勒因为太胖躺不进书店那著名的作家床上;而亨利?米勒的情人、小说家阿娜伊斯?宁却是在作家床上留下过遗嘱……在耐心听完乔治?惠特曼回忆那些曾经让他心动的来过书店的女孩(虽然女孩们未必会对习惯用蜡烛烧头发来理发的店主人产生爱慕之情),忏悔过如何因为忙于照顾书店忽略了妻子而导致离婚之后,还有可能亲自尝尝据说亨利?米勒赞不绝口的糊状炖菜,虽然结果必定是让人失望。每周一早上,这里还有固定的文学作品朗诵会。只要你的作品在这里得到认可,就意味着你已经被法国文学界接受了。因为这里是法国文化部成人的文化学院之一,有着相当的权威性……这样的经历从七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了新的世纪,每个来到莎士比亚书店的文学青年都能感受到这里浓郁的文学气息和对新人的爱护与帮助。在莎士比亚书店,你可以忘掉外面的一切,读书、讨论、谈心……这个传承自西尔维亚?比奇的世外桃源,能让你肆意地享受属于文学的时光,暂时忘掉窗外的物欲与浮躁。
  要是中国人来,则会受到乔治?惠特曼特别优待:不用整理书籍、打扫卫生就能免费住宿,只要留下一篇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乔治?惠特曼在童年时候曾经随父亲在中国旅行过一年,对中国有着特别的情节,可惜他一直遗憾来这里的中国人实在是太少了。
  2011年,在莎士比亚书店顶楼的卧室里,98岁的乔治?惠特曼阖然离世。在他经营书店的近50年里,莎士比亚书店收留帮助过4千多文学青年。《泰晤士报》这样评价乔治?惠特曼:“他是一个善良的、有魅力的父亲般的形象。”而乔治?惠特曼的女儿则回忆:“我的父亲和母亲的相识也是在书店里,这曾经是个很浪漫的故事。我在巴黎出生后6岁去了伦敦生活,2年前回到巴黎,因为很想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去了解他。在两年的书店工作中,我也通过莎士比亚书店了解到了父亲,他是一个仁慈的并能激发人创作灵感的人。这家书店就好象他的家人,他的孩子,他的一切。”
  这个为文学青年提供世外桃源的“父亲”虽然去世,但是莎士比亚书店的精神却没有消亡。就像乔治?惠特曼从西尔维亚?比奇那里接过莎士比亚书店那沉重的名字一样,乔治?惠特曼的女儿接过了莎士比亚书店。要知道,在她出生后,父亲给她起的名字就是西尔维亚?比奇?惠特曼。有这样的血脉传承,莎士比亚书店的传奇就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