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容貌】 容貌

  乐观地说,容貌是一个人的诗篇。   人的容貌,是一个焦点,除了性别和年龄这两重因素之外,任何社会身份都无法根本改变或修饰它,使之仁慈、残忍、光彩照人或者不可理喻。
  那些具有特殊容貌的人,会成为众人崇拜或厌恶的对象。他们能愉悦人的感官,或者在记忆中令人眷恋不已。
  更多的容貌是属于少数人的。公众对它们视而不见,它为镜中的目光所规约,避免了沦落为代码和标签的命运。它们有幸被记录在少量的照片之中,在亲友们的手中传递,偶尔为陌生的目光瞥见,引起一阵惊叹以及大量的漠视。
  每一个个别的面貌,既是一种现实也是一帧海市蜃楼般的幻景,为最真实的存在所消耗,其中的若干面容甚至从未被凝视、端详、抚摸和热烈地亲吻,它们的干枯和苍老仿佛是被人预设的,很难说这意味着悲苦。另一些被印刷术疯狂复制的面容,在光滑的平面上凝聚了更多的假笑和哀伤。它们被编入各式各样的虚构和幻想中,被占有、折叠乃至毁弃,它们的遭遇是可想而知的,拒斥和坍塌而不是永生,而大量的存在必然在导致大量的死亡。
  但是,公众的视线依然为悦人眼目的形象所吸引。这些形象由某个和某种面庞演变而来,引导与暗合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塑造同时也分割着人们的憧憬之情。极少有人能够回避商业摄影师的典型之作,完美的容貌,无与伦比的身姿,环境总是纯净得如同在真空之中。这与那些残酷的新闻摄影适成对照。(大师们的作品人们虽然见得不多,但他们的存在是必须经常予以提示的。)视野的宽度可以使我们获取对比的概念和明暗变化的承受力,使我们最终确认容貌而非形象的真义。
  乐观地说,容貌是一个人的诗篇。无论从审美还是实用的角度看,它既是人最高的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工具,它生动、易毁、暧昧兼有抒情和叙事的功用。所以,少量的佳作和大量的平庸之作便是无可避免的了,这种数量上的对比可以理解为对人世的一种比喻。
  我们的容貌是我们自己看不见的,较之我们为照相机所记录下的形象,它在向众人敞开之际惟独对我们自己遮蔽了起来。由于造物主的缘故,我们的目光只能宿命地注视他人,而我们所谓的容貌永远存在我们自身之外的他者的世界。我们是盲目的,自我的缺席加深了这种盲目性。自始至终我们是丧失自我的,而徒劳的寻求更促进了这种丧失,永劫不复地使我们更加远离自身。我们只是存有幻想,在世界众多繁杂的面影中,我们会接近这样一个形象:它不断地向我们显现,但最终我们也没有看清它的形象。
  选自上海书店出版社《比缓慢更缓慢》
  视角
  本文语言富含诗意,迸发着哲思的火花,作者将自己对容貌的种种深刻看法糅进了诗一样的语言。由司空见惯的容貌谈起,用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察觉了世人对容貌追求后面隐藏的复杂人性。这是一篇以小见大蕴含哲理的优秀散文。作者将世人的容貌比作诗篇,有佳作也有平庸之作,人也有优秀和平庸之分。人们却总是盲目追逐着别人的容貌,著名的或是漂亮的,在这种追求中耗尽了生命,却往往看不见自己被遮蔽已久的容貌。艳羡着别人的成就,慢慢远离了自身,丧失了自我。作者在最后一段将对容貌的思考升华到了哲理的高度。
  文章的特点是精细的思绪。几乎每一段都很出彩,或者,作者会提出一个独特的见解,比如,任何社会身份都无法改变或修饰人的容貌;或者,是对现象的准确描述,比如,作者对容貌的分析。尽管文章没有生动的例子,没有华美的辞藻,甚至连修辞手法也很少用,但这种思想的力度,同样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赵翠翠)
  资料
  [作者简介]
  孙甘露,当代著名作家。其中篇小说《请女人猜谜》被视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吸》、中短篇小说集《访问梦境》、随笔集《在天花板上跳舞》等。他个性化的叙事中充满随意而破碎的幻想,具有诗化的特征,让语言呈现出丰富的可能性。
  阅读思考
  1. 文章标题为什么叫"看不见的容貌"?
  2."每一个个别的面貌,既是一种现实也是一帧海市蜃楼般的幻景"是什么意思?联系全文回答。
  纵深阅读
  1.《被折叠的时间》 文汇出版社 孙甘露著
  2.《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浙江文艺出版社 【德】W·本雅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