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舒城高一历史第一次统考,1.doc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 高一历史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2.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 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 3.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等级 B.教化 C.习俗 D.祭祀 4.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5.“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6.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7.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贵族 8.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王朝,吸取前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个王朝和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汉朝分封诸侯国 B.唐朝增设节度使 C.宋朝大力削弱地方权力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舒中高一统考历史 第1页 共6页 9.14世纪晚期,中国一位大臣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皇帝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如何”该大臣吓得连忙磕头请罪。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趋势是 A.君臣关系和睦 B.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封建国家走向强盛 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11.古代雅典城邦留下了反映城邦生活的丰富的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右图就再现了雅典公职人员离职时接受审讯时的情形。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有渎职或贪污行为,要由下列哪一机构对其进行处罚 A.长老会议 B.公民大会 C.四百人会议 D.陪审法庭 12.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维护平民利益 B.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C.维护贵族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13.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了民主政治的性质 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显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14.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15.亚里士多德说“大家认为只有在平民政体中才可以享有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为人人轮番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人人应不受任何人的统治,只是这样的自由事实上不能得到,遂有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这主要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下( ) A.平民政体妨碍民众享有自由 B.轮番而治是平民政治的理想途径 C.人们在平民政体中真正享有自由 D.平民政体中人人应不受他人统治 16.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上说明 A.这次革命只是改革了国家政权的形式,但其本质没有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未发生任何变化,只是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C.革命之后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的大权,两者关系是平行的 D.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17.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A.国王有名无实,权力被架空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开始成为趋势 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 18.独立后,美国邦联制最根本的缺点在于不能 A.协调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B.抵制欧洲列强的经济入侵 C.维护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 D.偿还巨额国家债务 19.下列两位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在任期内他们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有权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的是 A.参议院 B.众议院 C.联邦法院 D.内阁 20.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托克维尔的这一看法 A.反映封建统治垮台的必然性 B.不符合史实,观点错误。

C.说明了法国大革命的特殊性 D.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2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民族主义推动了西欧民主化进程 B.民族主义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促进 C.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的性质有变化 D.民族主义推动了中国辛亥革命的发生 22.观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从革命的开始直到结束,再到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处处体现出一种意念。这种“意念”主要是指 A.以法律形式反对专制并巩固统治秩序 B.通过对外战争来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 C.借助封建势力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实行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 23.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侵略者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其中共同涉及到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 B.公使驻京 C.割让土地 D.开放口岸 24.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来到了;
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战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 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 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 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25.洪仁轩曾说“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子孝顾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洪仁轩主张 ( ) A.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实现社会的稳定 26.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②表明中外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③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④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梁启超曾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在此,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是 A.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始 B.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对决 C.洋务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 D.中国人民群体意识形成的开始 28.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 )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9.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30.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
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