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政绩观的剖析材料 发展观政绩观研讨材料

领导班子政绩观的剖析材料(1)尊敬的领导大家好:

按照乡党委安排部署,结合自己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这一主题,对照本职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和思考。应该讲,自己作为一名环节干部,部门负责人,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将政绩定位于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解难题。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履行一个干部的职责。

一、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夯实基础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立身从政之本,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常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要加强业务的学习,学习计划生育,农合农保,就业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二、统筹协调用扎实的工作落实正确发展观政绩观

今年以来,按照工作分工,担任社保办主任职务,同时还要管计生工作,工作压力很大。但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就应该“树什么样的政绩观”进行了认真的谋划,并在实际工作中统筹协调、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就业和社保工作迈出新步伐。坚持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扩大就业和强化社会保障统筹考虑,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市就业劳务派遣中心和创业培训中心,努力实现培训与再就业合理对接,进一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力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坚持征缴、扩面、稽核、清欠、争取调剂金五措并举,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障能力,在落实“两个确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步伐。

三、谦虚谨慎,用和谐的言行实践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

一年来,自己能够在全力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时刻注意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用和谐的心态营造积极向上的团结氛围,用团结的力量去争取更好的政绩。一是正确处理两种关系。在单位内部当好负责人。要将深入基层调研发现的群众呼声和存在问题及时向主要领导反馈,为领导正确决策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在工作落实中当好主谋。加强对单位职工的指导和协调,密切与其他部门配合沟通,强力推进推动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树立廉洁勤政的政绩观。作为一名干部,我时刻牢固树立“两个务必”宗旨观念,始终保持先进本色,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公仆,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并注重加强本部门廉政建设,切实做到清白做人,干净为官。

作为部门负责人,虽然能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但自己也深刻认识到距离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在学习上有时缺乏深入,对一些新知识满足于字面上了解,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存在工作冲击学习的现象。二是抓工作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不够深入等。对于以上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落到实处,务实效、求实绩,用扎实的工作给群众带来实惠,做正确发展观政绩观的忠实实践者。

以上发言,有不足之处请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领导班子政绩观的剖析材料(2)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干部中的根本体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党性意识,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真正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立场和宗旨问题,做到外正其行、内修其心,坚守廉洁从政这条底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跨越,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查找整改“四风”问题,着力营造清正、清廉、清明之风。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党的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应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在推进每一项工作时,都必须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科学制定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规范有序推进,力戒“情况不明决心大”、“拍脑门”、“想当然”。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群众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实质是正确对待群众,努力为群众掌好权、服好务的问题。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始终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每一件事、每一个决策,都应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建议,要考虑到群众能承受的能力,看能为群众带来多大益处。要把政策、资源、资金最大限度用到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就学、就医等难题,绝不能搞任何不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干部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善于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人民群众是一把标尺,可以衡量出工作的成与败、得与失。检验政绩的根本标准,不是看自己说得好,上级评价高,而是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干部的政绩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只有经历了历史的检验、为老百姓所公认、为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执行能力、抓好工作落实。决策的生命在于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靠工作来体现,靠落实来保证。抓落实,既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工作作风问题,落实抓得越彻底,工作成效就越大,政绩就越突出。新时代新的要求新任务,各方面发展任务很艰巨,矛盾也错综复杂。干部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观念解决新问题;要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把握好工作推进的“两条底线”;好的思路、好的方案、好的措施要付诸行动并取得成效。要不断完善各种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合力把工作抓到实处。

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部署同本单位实际密切结合,防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党员干部要以上率下,积极下到基层一线,深入群众当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问题为导向,努力提高施政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实现新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领导班子政绩观的剖析材料(3)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总书记对形式主义根源的剖析,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因此,不摆正政绩观,不增强责任心,就不能消灭形式主义!

为官者,追求政绩并没有错。尤其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更加需要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更加需要能为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建立突出政绩的党员干部。关键是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现实当中,那些发展得又好又快的领域、地区和单位,肯定都离不开一大批实干苦干、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他们日复一日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扬着螺丝钉精神、钉钉子韧劲,用实际行动宣示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政绩观。

实践证明,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党和人民之幸。反之,一旦政绩观出现了偏差,折射出的必是一副“热衷于形式主义”的嘴脸。比如,有的落实上级精神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表态高、落实差,喜欢热热闹闹,热衷于轰轰烈烈,根本不管实际效果;有的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结果使“一时的政绩”成为“长期的包袱”;有的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尸位素餐,庸庸碌碌,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主观主义和功利主义作祟,导致个人的私心欲望膨胀,把个人意愿和个人利益放在群众意愿和利益之上,没有搞清“为什么争取政绩、为谁争取政绩和怎样争取政绩”。以错误的政绩观为出发点,搞这些形式主义,看似费了心、尽了力、流了汗,受益的却只有自己,不仅对地方的发展无益,还会助长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伤害群众感情,严重影响我们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印象。

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时刻不忘为官初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样的干部,才能让群众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