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1).doc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六十六届友好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由此可见夏、商、周政治制度 A. 实行政权和神权相结合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 统治集团实现高度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说明商朝政治的特点是政权和神权相结合,A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错误;
材料没有说明血缘关系的信息,C错误;
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
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2.荀子君道载“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
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此,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确立皇帝制度 B. 设立丞相协助处理政事 C. 设立太尉掌管全国军务 D. 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关键信息“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不可不略知也“,意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荀子认为,君主要知道大臣的行为,仅在王宫里面是不知道的,故他主张国王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御史大夫 3.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到“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的是 A. 制度推行是由于地方动荡、交通不便 B. 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C. 官员选拔据民间舆论评价列出候选人 D. 官吏的选拔由地方官员负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说明官员的选举权并不在中央,而是由地方负责,这一举措显然与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的材料主旨不符,所以选B;
“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可知A正确;
“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说明C正确;
“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说明D正确。

4.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
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以下内容与材料符合的是 A. 内阁是明太祖基于政务繁冗而设 B. 票拟并不是一纸空文,对谕旨形成有约束力 C.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与决策机构 D. 内阁取得了与前代宰相同等的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说明内阁的票拟权并不是形同虚设,对于皇帝的谕旨有一定的约束力,B正确;
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A错误;
内阁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C错误;
内阁并不是等同于宰相,D错误。

【点睛】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

5.“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应是指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说明外国人进入了京津地区,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D正确;
鸦片战争没有打到京津地区,A错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是从广东开始,直接在京津地区,B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没有进入到京津地区,C错误。

6.醒睡录记载“威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 A. 英军割占香港岛 B. 太平军进行北伐 C.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D.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答案】B 【解析】 【详解】1853年,“粤逆”可知是起源于广州的太平天国运动,“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B正确;
英军割占香港岛是1842年,A错误;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是1860年,C错误;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是1900年,D错误。

7.孙中山先生针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作评价如下“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
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效法。”这一事件 A. 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 B. 成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 C. 是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D. 迫使清政府推行“新政”、“预备立宪” 【答案】A 【解析】 【详解】“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只关注民主,并没有建立民主性国家,“封建王朝而已”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即使胜利了也只是封建王朝的翻版,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A正确;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是禁烟运动,B错误;
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鸦片战争,C错误;
迫使清政府推行“新政”、“预备立宪”是八国联军侵华及其辛丑条约签订,D错误。

8.下表为某同学所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掠夺原料、开拓海外市场市场,发动鸦片战争 B 资政新篇 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 南京条约 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新途径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了圆明园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南京条约之后列强主要是输出商品为主,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新途径是甲午战争之后,C错误,符合题意;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是销售工业革命产品,A正确;
资政新篇是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了圆明园,D正确。

【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9.1854年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1856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 A. 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 B. 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 C. 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 D. 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晚晴的外交。英法按照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未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故排除B项;
题意反映了清朝“天朝上国”的高高在上的心态,并没有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故排除C项;
西方提出修约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而不是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故排除D项。根据“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可知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故选A。

10.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则已,即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材料中孙中山的想法不受下列哪一因素影响 A. 革命派政治上不成熟 B. 袁世凯真心拥护革命 C.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D. 革命派缺乏足够实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说明革命派政治上不成熟,A正确;
“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正确;
材料中对于让权与袁世凯,说明革命派缺乏对抗袁世凯的足够实力,D正确;
袁世凯是封建官僚,显然不是真心拥护革命,这一点孙中山肯定认识到,B项符合题意。

11.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其中“辛亥革命的事业”是 A. 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颁布临时约法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说明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即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能完成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解放战争时期完成,D正确;
A、B和C项是辛亥革命完成的任务,排除。

【点睛】本题要注意辛亥革命属于近代民主革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12.“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把德国占领青岛割让给日本,引起国内的五四运动,材料“青岛问题未及,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可知是巴黎和会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C正确;
辛亥革命属于国内问题,A错误;
国民革命不涉及青岛问题,B错误;
抗战战争不符合“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信息,D错误。

13.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 A. 1927~1936年 B. 1924~1927年 C. 1937~1945年 D. 1946~1949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可知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时期铁四军,国民大革命是1924-1927年,故B项正确;
A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是抗日战争时期;
D是解放战争时期。

14.“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A.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 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C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