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演讲稿:黑夜终有破晓时] 暗夜终有破晓时

小城的夜晚总是让人觉得很静,昏黄的路灯照着路面,不曾像白天那样繁华而拥挤,唯一能让人听得清的是后半夜卖馄饨的老爷爷敲着木板的声音,“咚咚咚”清脆而响亮,打破这个宁静的夜晚。

新年将至的前几夜,清脆而响亮的“咚咚”声消失了,取之而代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深入中国内陆腹地,迅速席卷全国的消息,打破了平静安稳的华夏大地,更多的“咚咚”声开始浮现于世。

“咚咚咚”这是新年前夕的口罩加工厂召回员工生产口罩,一台台制造口罩的机器进行缝纫的声音。每一声都道出了工人们夜以继日生产各类口罩的辛苦与不易。为确保了口罩的生产,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占领生产一线,加班加点,保质保量。正如鲁迅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酌古御今,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不正是平凡世界里的英雄,这个时代最无私的中国脊梁吗?

同时,“咚咚”声还出现在无数工人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实施火神山医院的全面施工。十天十夜,4000余建筑工人24小时轮班施工,近千台大型机械设备、车辆彻夜运行。当人们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这些无名的英雄仍坚持奋战在建设第一线,大型施工机器不断发出“咚咚咚”的声音,陪伴劳动者们度过每个日日夜夜。记得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写道:“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其实,真正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火神,并非传说中的祝融,而是一盏盏彻夜通明的白炽灯之下,上千名不屈不挠、无怨无悔的中国工人。

当然“咚咚”声还传遍医院的每个角落。庚子之春,本应是一个阖家欢乐,幸福安康的好时节。白衣天使们却果断放弃春节休假时间,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坚定的脚步奔波在充满消毒水的走廊上,“咚咚咚”是他们为拯救生命争分夺秒的标志。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赴战于疫情一线。记得十七年前,他敢医敢言,在没有先例,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果断地说出“我不是不怕死,只是仗着自己身体好”。他力排众议,提出查清病原体的思路,让抗击非典少走了弯路。而17年后的现在,疫情席卷大半个中国,已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投入疫情战场的第一线。忽然之间,似乎也能明白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的真正含义,“钟”究是您,迎“南”而上,重于泰“山”,国士无双。

在无数的“咚咚”声中,新年前夕口罩工厂复工加班,流水线传递的是质朴的关怀;除夕夜半火神山医院工地里特殊的机械声,是无数工人在万家灯火里的坚守;四面八方的人们抛却新春的团圆与欢庆,奉己之力抵御新冠病毒。在每一个“咚咚”声的背后,社会开始慢慢浮现出了一个民族的气节,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自己挖河渠疏通;如今疫病流行,自己试药自己治。东海淹没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晒得民不聊生了就把太阳射下来;用斧头所劈开的天地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炎黄子孙!

而我,身为备战中考的莘莘学子的一员,在漫漫长夜中回顾一天所学所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所想所思时,那抬笔落笔间,轻微的“咚咚”声,也是我们这一代追梦人内心为抗击疫情所融入的坚持与不懈,始终相信,人世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也终有抬头的日子。

如今已是三月,疫情防控捷报频传,在某一个夜晚,正当我准备睡时,又听到那熟悉的卖馄饨的老先生敲打木板所发出的声音。

“咚——咚——咚”

每一声都敲入生活,让不曾出门的人们心里感受到最为平凡的人间烟火;每一声都敲入社会,使人不禁为仍在重病房里的人们献上最诚挚的期望;每一声都敲入人心,使人深思当今的社会,若是趟过黑暗,光明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