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谈贯彻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7位|世贸组织部长会议

篇一

致力建强担当靠谱硬核干部队伍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关键看干部,核心在干事。高港区能够连续十年荣获全市四个文明综合考核一等奖、获评全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正是有一支专注实干、奋勇争先的“靠谱”干部队伍“硬核”保障。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干六条”,致力推动“人在事中干、事在干中成”,为加快“港口名城”建设打造一支更加坚强担当“靠谱”的干部队伍。

突出前瞻性抓实班子布局

着眼2021年换届,及早谋划设计,统筹抓好班子考察、人员储备、能力培养等工作,做到提前布局、系统布局。

加大班子届中考察力度。深化乡镇领导班子考察和研判,对党政正职等进行重点研判,对结构性人选进行专项研判,摸清干部“进退留转”情况和配备需要,画出思维导图。策应市委“三比一提升”行动,对园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调研式考察。继续分批有序开展区级机关领导班子届中考察,找准不同班子存在的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方案。

加大年轻干部储备力度。开展新一轮后备干部推荐选拔,充实梯次化干部信息库,明确培养方向,实施分类培养,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年轻干部“接力工程”,开展集中“挖潜行动”,设立“年轻干部大讲堂”,加大“项目试金”“平台历练”“挂职培训”力度,扎实推进年轻干部“实训提能”活动。打破“隐形台阶”,敢于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关键岗位历练,小步快跑、系统培养,真正使年轻干部出得来、用得好、走得远。

加大专业素能提升力度。契合岗位需要和发展需求,适时举办“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招商引资政策与实务研讨班”等“短精特”专题培训。健全集中培训、自主选学、在线自学相结合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搭建“港城学苑”领导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制作“学在高港”全年教育培训选学讲座“菜谱”,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探索建立干部参加培训效果评估、成果反馈、结果运用等制度,有效提升培训质效。

突出精准度选好用活干部

着眼提升干部选任质量,紧扣上级最新要求和高港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选任机制。

更加注重政治标准。深化拓展领导干部任前“政治体检”,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将考察的触角延伸至干部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着重了解干部日常行为特征、关键时刻表现、工作生活细节。探索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事项等“三重”一线观察、评判干部。

更加注重流程优化。对照《干部任用条例》,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细化完善各环节沟通、把关的具体办法,规范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干部任免程序和管理方式。打破地域、部门界限,注重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村居等各个领域选拔优秀人才,更大力度推进干部跨部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

更加注重人事融合。加强对空缺岗位的分析研判,开展比选式推荐,把干部工作的重点从程序完备转到人事融合上来。将功夫下在平时,经常性沉下去,采取动态跟踪工作进展、列席旁听工作会议、深入现场明察暗访等方式,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了解干部。探索“一对一无记录漫谈式”谈话模式,鼓励谈话对象敞开心扉谈,着力将考察对象的真实表现摸清摸透。开展立体式信息填充,考察中注重听取知情人、关键人的意见,通过多方印证,以考察对象在推进关键事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研判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真正达到知事识人的目的。

更加注重人岗相适。着力加强岗位匹配度分析,认真研究不同岗位工作重点、专业要求和领导干部的个性特点、专业素养、工作经历,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实现“乘数效应”。开展新提拔(调整)干部适岗情况回访考察,及时掌握新提拔(调整)干部的工作状态和思想动态,推动干部上任更能胜任。

突出全方位严格监督考核

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和综合考核体系,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地区事业发展。

细化日常监督。持续巩固省委巡视反馈整改成果,深化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切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探索建立干部监督“三色预警”机制,对干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级实时预警管理,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深化重点监督。围绕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重心,实施干部担当力、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等专项监督。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深化“三责联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开展区管干部因私出国(境)“逆向倒查”,推进提醒、函询、诫勉常态化。

优化综合考核。充分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综合考核与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等结合起来,重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着眼于落实落细“三项机制”,全面运用区管干部绩效考评系统,实行区级部门(单位)工作目标、区管干部履职考核、考评结果与“蜗牛奖”“骏马奖”评选有机融合、有效衔接,以考核传导压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

篇二

扣紧中心谋党建,系统推进创高地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强化系统思维、逻辑思维,精心谋划策划,真正想透弄通,把功夫下在前面,做到谋定而后动。”

要推进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坚持用系统化的科学方法,牢牢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行动,主动在中心中作为,促进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我们将把服务党委、政府和上级组织部门的中心工作作为主旋律,提高站位看全局,打破“洼地思维”观大势,坚持系统思维谋工作,按照事业需要选干部、配班子,着眼发展稳定抓基层、打基础,立足创新驱动聚人才、建队伍,使各项工作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

注重统筹联动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组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注重科学统筹、整体推进,更要做好示范引领、典型带动。

一方面,要引燃“星星之火”,率先让“点”上行动活起来,使各方面学有标杆、干有方向、超有目标。

另一方面,要造好“燎原之势”,坚决把“面”上工作铺开来。

盘好“盆景”的目的是为了做强“风景”,形成由点到面的“溢出效应”。要牢固树立组织工作“一盘棋”的思想,不论是点的选取,还是面上工作的推进,都要做到分类统筹、步调一致,统筹宏观、微观,统筹各个领域党建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相互协调、整体推进、全面提升。

我们将继续以农村基层党建“红色领航”行动、城市基层党建“五强五促”为统揽,以基层组织力提升为主线,突出乡镇党委“书记项目”为抓手,推进支部“标准+示范”建设,深化“支部书记工作讲坛”,分批次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和城市社区党委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引导村级党组织书记加强交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带动全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

注重实干担当

以精细管理激发干事激情

干部是党的伟大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用一小人,则小人群趋。让好干部有好前途,不仅关系到工作的得失成败,更关系到干部队伍的干事积极性。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如何把实干担当的干部选好选准,对于我们事业的发展来说极其重要。但是,知事识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鉴别一个干部是否有担当精神,也不是单纯凭借一次两次谈话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对于我们的组织部门来说,要想准确识别有担当的干部,就需要从日常入手,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从干部的身边入手,从工作生活的点滴中去发现干部、选拔干部、培养干部。

我们将建立组织部科室挂钩联系乡镇部门制度,下基层、到身边,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干部在中心工作、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情况,在谈心谈话中、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

我们将加强干部实践历练,以年轻干部“青优”集训营为重点,综合比选一批优秀干部到“三重”一线压担历练、轮岗锻炼,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

我们将以市管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积分评价办法为抓手,坚持考用结合、以用促考,推动形成人事相宜、人岗相适的良好氛围。随便咩咩整理,同时,充分发挥“三项机制”的鼓励激励作用,煮沸“温吞水”,聚足“精气神”,推动形成以实干为荣、避事为耻的鲜明导向,激发广大干部干事激情。

注重事业需求

以人才优化推动经济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看待人才工作,一定要有大局观,必须立足事业需要。

我们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全市人才工作“一盘棋”的思想,紧紧围绕全省中部支点城市建设和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事业需要,立足全市经济发展实际及长远需求,切实找准定位,在里下河地理洼地上打造人才工作新高地。

我们将努力找准人才工作定位,充分发挥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牵头抓总作用,提高站位、聚焦发展,立足于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放眼全国乃至全球集聚人才。

我们将着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打造“兴才通”全链条人才服务平台,围绕不锈钢、健康食品、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其他特色园区的发展方向,既做好内培,让各类本土人才为我所用;
又做好外引,引进更多更适用的人才,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篇三

聚焦立机制,聚力高质量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就持续深化“五力”建设、推动高质量党建,明确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泰兴市将对标对表会议精神,探索载体化设计、制度化推进、项目化管理,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党建“红色细胞”工程、干部队伍“2135”工程、人才工作“英才兴泰”工程、组织部门“正风扬帆”工程,为泰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强化制度牵引

注重将实践探索总结为管用制度,推动问题解决“不落空”,努力把各项工作想好、做实、叫响。

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固定+特色”主题党日活动,继续办好“对话•延陵先锋”融媒体直播访谈节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争当先锋标杆。分领域研究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深入开展基层支部“标准+示范”星级创争活动,完善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半年观察期”制度,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健全干部担当力考察机制。围绕落实“干六条”,引领组工干部躬身入事,深入疫情防控最前沿、项目建设主战场、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准考实干部在关键时刻、重点工作中的现实表现,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落细落实“三项机制”,随便咩咩整理,完善细化综合考核办法,强化分类分档考核,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考出实效、动力和激情。建立开发园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干状态”“实干绩效”专项考察机制,引导干部在项目一线担当作为、脱颖而出。

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强化用户思维,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激发人才创造力。突出人才工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服务重大项目的考核导向,优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体系,注重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聚人才,力求国家级、领军型创业人才招引新突破。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才奖励机制,提升人才引进市场化、社会化水平。

强化载体推动

实施工作载体和手段创新,力求组织工作氛围浓起来,动力强起来。

构筑强基兴村载体。办好黄桥镇祁巷村、曲霞镇印达村、宣堡镇银杏村“乡村振兴学堂”,整合各领域各层级师资力量,年内组织全市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全面轮训。组建“决胜小康”群众工作团,推动机关干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帮助工作、经受历练。

探索知事识人载体。强化市管领导班子专项考察、日常考察、届中巡回考察,全面摸清干部“进退留转”及配备需要。注重知事识人、依事评人,综合运用干部实干担当案例、工作业绩数据、个人成长轨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判,更加精准识别干部。拓展实地调研、社区测评、家庭走访、部机关科室“五个一”联系等方式,清晰了解市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德才表现。

优化人才服务载体。大力推进“人才•科技广场”建设,优化“1+1+1+n”创新平台,积极招院引所,建立健全项目孵化、落地跟踪机制,提高人才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效率。发挥高层次人才合作促进会和博士俱乐部桥梁纽带作用,拓宽高层次人才落地渠道。用好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和高技能(乡土)人才之家,完善第三方机构服务机制,组建人才服务“帮办员”队伍,为不同领域人才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

强化项目突破

强化目标意识和解题思维,推动各项工作闭环管理、高效落实。

深耕书记领题项目。聚焦“党建+基层治理”,采取“组织交题+自主定题”的方式实施120个项目选题,重点针对基层党委自主认领的“首选题”进行攻关。继续推行项目季度观摩、半年巡查、年终述评、“二十佳”评选闭环管理,倒逼“一把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

聚焦干部培训项目。着眼思想淬炼、政治历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继续办好领导干部“学思践悟”讲坛、“与年轻干部话成长”主题论坛、“书记(局长)讲堂”,举办依法行政、社会治理、安全生产、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等专题研修班,推进“五个一批”实践锻炼计划,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素养。试行访谈教学、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锚定人才招引项目。动态完善人才需求、资源、项目、政策“四张清单”,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让人才按单索骥走进来、留下来。持续开展“百企百校”协同创新恳谈会、“智汇泰兴•共创未来”专家泰兴行、往届科技镇长团成员回访、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加快集聚标志性行业领军人才。

篇四

以辩证思维抓好组织工作落实与发展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加强闭环管理,研究“不落空”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能落地、真落地。抓好组织工作的落实,要紧紧把握辩证思维“金钥匙”,精准落实,加快发展,为实现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降低机会成本

坚持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

整体和局部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抓好组织工作的落实,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质量党建主题主线,又要精准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一着而满盘活”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小力量”撬动“大成效”。

突出政治引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实施党员干部政治能级提升工程。加强领导干部“政治体检”,围绕5个维度21项指标,准确掌握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

强化实干担当,分类开展金融融资、城建规划等专业领域专题培训,对“党建+”、安全生产等重难点工作进行“攻坚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能力水平。实施“担当力”专项考察,通过“个人晒单、群众评议、干部推荐+组织综合评定”的“3+1”模式,考准考实干部的担当精神和担当能力。

把牢时代脉搏,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融入综合考核全过程,健全指标体系,把综合考核与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任期考核相结合,强化结果运用。

发挥比较优势

坚持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好组织工作的落实,需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在人无我有中抢占先机,在人有我特中赢得主动,把工作做早、做实、做优。

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美誉度,扎实推进“八大工程”,加快“全科社工”队伍建设,构建“全科社工+网格社工”治理格局。完善社区工作者鼓励激励机制,推动社区服务效能提升。全面完成“520”提升计划,注重与睦邻点互为补充,优化功能布局、彰显文化韵味。

提高干部监督管理精准度,全面提升政治监督的质量水平和整体效应,完善“一人一档”大数据库,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工作机制,注重对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情况的研判,加强风险分析预警。

提振中心城区人才承载力,深入实施“2+5+n”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载体规范化和一体化建设,围绕“1+3+1”主导产业,打造一批高标准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避免效用递减

坚持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组织工作需要创新,伟大的事业更需要传承。抓好组织工作的落实,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承前启后,接续奋斗,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久久为功,最终量变引起质变。

不断丰富党建服务品牌,在做优做强“爱在海陵”“惠在海陵”“润在海陵”的基础之上,着力打造“梅开五福”党建服务品牌,随便咩咩整理,不断完善和革新品牌的服务内涵和服务机制,提升服务品牌的识别度、含金量和竞争力。

继续完善综合分析研判,优化完善分级评定机制,围绕“五类名单”细化分级评定结果运用操作办法,将分级评定结果与干部选拔、日常管理等工作有机衔接,提升综合研判和分级评定工作投入产出比。

持续优化人才服务链条,实施人才丈母娘“2.0”留才工程,提供更加丰富的“人才+”服务内容,坚持聚焦人才需求,开展“人才看海陵”十大活动,选树“人才爱海陵”十个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体现人文关怀。

篇五

打好实干担当干部队伍建设组合拳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提出,要树立求解性思维,逐一抓好“干六条”落实落地,打造担当“靠谱”的干部队伍,这是做好干部工作的新指引。我们将聚焦干部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精准施策、精细操作,打好“组合拳”,锻造实干担当的过硬队伍。

突破知事识人难点,建立健全干部实干担当的考察考核机制

突出政治考察首位度。研究制定区管干部“政治体检”实施细则,针对政治表现相对抽象性,区分班子主要负责人及班子副职,深入挖掘政治标准的时代内涵和具体表现,让政治素质考察具体起来。针对政治素质的隐蔽性,坚持在日常经常察政治表现,在攻坚一线察政治能力,在重要节点察政治取向,确保平时有数、用时有据。

突出实绩考核精准度。构建履职监督闭环,强化平时考核,开展“走进班子、走进干部、走进一线”等“三走进”活动,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担当表现。改进年度考核,完善区管班子和区管干部“双考双评”办法,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与权重,分条线进行积分排名。加强专项考核,制定“三重”一线考察办法,跟踪考核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担当情况和现实表现。

突出综合研判多维度。对照考察考核结果,实行常态化分类研判和系统分析。按照镇街园区、综合保障类、服务发展类、民生社会类等条口,实行同类班子横向比看实绩、纵向比看进位,班子成员相互比看特长、干部个人前后比看潜质,强化研判交叉比对,建立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动态评估信息库,形成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和履职档案,增强干部调整的前瞻性、科学性。

突破本领恐慌痛点,建立健全干部实干担当的精准赋能机制

着力提升政治能级。着眼激发干部实干担当思想动能,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实施新思想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轮训班。探索开发“新思想与姜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修”系列课程,促进学用深度融合,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确保所学知识在重大任务落实和攻坚克难中派得上用场。

着力提升专业能级。以供给侧思维提升干部专业能力,研究制定专业型干部2020-2022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分析评估,分门别类建立专业化干部库,分层分类抓好专业化培养。随便咩咩整理,聚焦工作薄弱点和干部不会为、不善为的突出问题,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行理论培训和实务培训,为干部精准赋能。

着力提升实战能级。强化多岗磨炼,做精“青干特训营”,分期分批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招商引才、乡村振兴等“四个一线”压担锻炼,推动干部在实战中增实力。强化专岗历练,根据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特点,分类选派到攻坚一线、上级机关和先进地区专项历练,培育一批专家型干部人才。

突破严管厚爱堵点,建立健全干部实干担当的双向激励机制

树牢能上能下风向标。坚持考用结合,聚力畅通“上”与“下”的通道,大力选拔使用“狮子型”“骏马型”“黄牛型”干部,引导干部增强担当自觉。推行“四步工作法”,锁定不作为、不挑担、不落实的“亚健康”干部,坚决予以调“下”,让广大干部受警醒。统筹实施职务职级并行制度以及培养性、考验性交流,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用好容错纠错定心丸。为破解“洗碗效应”,推动容错纠错落细落地,让干部卸下“干得多、错得多、问责多”的思想包袱。针对情形难认定、程序难执行等问题,探索建立容错裁定联席会,由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等单位协同对容错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和界定判定,建立追责问责与容错免责同启动机制。突出以案释规,鼓励干部放开手脚大胆改革创新。

营造标杆引领新风气。大力开展“实干先锋”评选活动,选树可见可学的“新时代新标杆”,讲好“新时代实干担当好故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鲜明重视基层、关爱一线干部的导向,完善差异化绩效奖金分配制度,在职级晋升、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等方面予以倾斜,切实增加基层干部获得感,激发基层干部实干担当劲头。

篇六

实干创新、狠抓落实,锚定致力高质量再发力

2020年是“致力高质量”的深入推进之年。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抓重点、创特色、立机制、求实效,持续深化“五力”建设。靖江市委组织部将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靶心不散,推动组织工作更加深入地植根发展、植根群众、植根基层,以组织工作高质量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点燃动力源

在奋斗一线传递初心力量

去年,我们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渡江“东线第一帆”到靖江“入党第一人”,大家从历史中感悟初心、从初心中汲取力量。今年,全国和省市组织部长会议把政治建设摆在头版头条,对基层而言,就是要把主题教育的成果更加深入地植根于发展土壤、放大在奋斗一线。

把学习课堂设在大地上。基层一线是干部的“第一学校”,思想武装是干部的“第一堂课”。我们将重点实施党员干部新思想教育培训工程,打造创意主题党日展示馆,通过创设“讲习所”“初心课”“思享汇”等载体,推广“组织生活+中心工作”等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中干、思中行、做中悟,推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把战疫精神用在实干中。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之中见本色。我们将继续发扬战“疫”中激发出的家国情、战斗力、实干风,激励党员干部实干创新。从“一把手”抓起,强化“一把手岗位”历练,围绕“党建+基层治理”“党建+中心工作”,鼓励各级党组织书记领最难的题、扛最重的担、攻最难的点。探索在“三重”一线建立功能型攻坚支部,组建工作专班、开展任务攻坚,引导党员干部在战斗中学会战斗、在实干中促进实干。

把战斗堡垒建在第一线。党员是攻坚的主体,支部是最基本的战斗单元。我们将突出重点、卡位节点,农村党建聚焦“带致富”,推进“七个一工程”,促进乡村振兴;
城市党建聚焦“带服务”,推进“双网融合”;
随便咩咩整理,机关党建聚焦“带融合”,做强“先锋联盟”;
“两新”党建聚焦“带发展”,推进“四同八助·马洲行动”。探索推行干部“实干指数”、党员“先锋指数”,让比的意识、拼的劲头、赶的状态、超的追求成为党员干部思想主流。

建强主力军

在服务一线挺起组织力量

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泰州市“战‘疫’六条”,第一时间出台了激励党员干部人才一线担当的“八条措施”。接下来,我们将更加深入地植根基层一线,从党员干部人才的需求中找短板、找试题,进一步强化组织部门“家”的责任和担当。

一线挂联掌握基层实情。坚持“干部培养围绕事业转、基层党建围绕需求转、人才招引围绕产业转”,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建立部机关“一线挂联”工作制度,常态化、高频率、深层次联系乡镇、部门,推动力量向一线集聚、思路在一线生成、方法在一线创造、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

一线考察激励实干担当。坚持“干部上战场、组织在现场”,把“三重”一线作为识人察人的重要窗口,围绕项目建设、社会治理、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派出专项考察小分队,建立“干部专项档案”,推行重点考察、实时考察、跟踪考察,及时挖掘更多的“狮子型”“骏马型”“黄牛型”干部。

一线服务强化用户思维。为了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近日,我们启动了复工企业人才需求“云调研”、党员干部培训“云课堂”,力求工作“不停步”、标准“不降低”。接下来,我们继续围绕发展需求,聚焦项目招引、城市建设、港口发展、金融创新等主题,大力推进产业领军人才“双招双引”,开展专业型干部“短精特”培训,确保发展有需要、组织部门有作为,着力提升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值。

找准发力点

在发展一线彰显制度力量

去年,我们认真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基层组织工作制度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制定完善了129项组织工作全流程业务手册。今年,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主题,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制度创新、完善闭环体系,确保各项工作“不落空”“真落地”。

突出管人促干的制度导向。我们将重点落实泰州市“实干六条”,完善干部“三项清单”量化考评制度,健全正向激励、及时激励体系,推动干部在项目招引、脱贫攻坚、社会治理一线“跑起来”。围绕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完善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制度体系,制定基层挂牌准入清单,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干部一心一意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发挥管常促长的制度效应。近年来,我们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专业化培养、产才融合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制度化安排。今年,我们将坚持不换主题、不切频道,持续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工程”、年轻干部“一线育苗工程”“学习青干线”、“365优才计划”等工作,持续放大影响、叠加优势、打响品牌。

形成管事促成的制度闭环。制度再好,如果不落实,也只是“空中阁楼”。围绕“能执行”“不落空”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执行和评估体系,紧扣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任务,推行“年计划、季研判、月盘点、周推进”制度,构建督查、效验双向互动体系,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落实。

篇七

用实干擦亮致力高质量的金钥匙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指出,“想好、做实、叫响”是“致力高质量”的金钥匙。医药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将锚定“致力高质量”再发力,持续深化“五力”建设,为高新区“二次创业”加速启航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科学谋划想好之智,校准高质量航向

因势而谋,才能谋定后动;
顺势而为,才能有效作为。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逻辑思维,谋实、谋准、谋细组织工作思路,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得当、目标确实。

在提高政治站位中科学谋划。优化政治教育,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计划,巩固拓展“周六课堂”“民情体验日”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抓实政治考察,对照“五看三十问”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干部政治素质负面清单,推行档案纪实管理。突出政治引领,优化落实“党管人才”机制,持续开展“爱国·奋斗·奉献”活动,充分释放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爱国情怀、人才担当。

在服务中心大局中精准谋划。紧扣“三比一提升”锻造实干担当,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金融创新等提升专业能力,开展开发园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干状态”“实干绩效”专项考察,激发园区党员干部内生动力。聚焦开发园区改革调优体制机制,随便咩咩整理,围绕公司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等创新管理模式,稳步实施机构设置、岗位聘任、绩效薪酬,切实推进“两集中”和“三剥离”。

在建强基层基础中统筹谋划。着眼城市社区,深化“一心三体六联动”区域化党建,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着眼涉农社区,创设“雏雁助飞”“头雁讲坛”等载体,实施“雁阵提能工程”。着眼机关部门,深化“三创三提升”行动,推动党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一企一品”“一校一品”创建,提升整体工作质态。

闭环管理做实之效,激活高质量动能

致力高质量,成败在“不落空”,关键要“可执行”。我们将积极创设务实管用的载体抓手,加强闭环管理,推动各项工作能落实、真落地。

为核心,考准考实干部队伍。量化指标依“事”评人,围绕党建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省市重大任务落实情况、绩效考核情况等,分级分类确定项目指标、量化权重和考核细则,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实绩考核指标体系。综合研判知“事”识人,总结提炼疫情防控一线识别干部的考察措施和经验做法,突出抓好“干六条”落实落地,常态化开展调研式考察,深入了解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人岗相适等情况,推动“人在事中干、事在干中成”。结果运用激励干“事”,健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制度体系,用活用好“三项机制”,注重在“三重”一线培养年轻干部、选拔专业化干部,点燃干事创业激情。

为轴心,筑牢筑强战斗堡垒。“党建+基层治理”定向选题,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急,从解决园区(镇街)难点堵点出发,确定实施一批具有牵引性、创新性的重点项目。“书记+项目”精准破题,充分发挥基层治理“组织者”“引领者”作用,厘清思路举措,组建工作专班,整合资源要素,提升书记担当力、项目组织力。“项目+民生”深度解题,建立“一名书记、双季观摩、三方评议”工作模式,定期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打造一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典型案例,推动基层治理全面加强、全面过硬。

为圆心,聚焦聚力产才融合。下好以产引才先手棋,紧扣园区主导产业需求,常态化组织“科技人才对接周”,持续放大医博会“一赛两会”示范效应,以更开放的视野、更灵活的政策、更实用的手段实施“双招双引”。按下人才强产快进键,推动2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体化运作,加快泰州“一站式”科技人才服务中心建设,放大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研院、国科大泰州大健康产研院等示范引领,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打好产才融合组合拳,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科技链、资本链深度对接、融合聚变,加快建设深交所-医药高新区路演中心,更好汇聚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助推优质领军企业挂牌上市。

打造品牌叫响之音,彰显高质量本色

党建品牌是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致力高质量的智慧结晶。我们将在探索新路上先行先试,把点上经验转化为面上做法,以品牌高峰催生组织工作质量高地。

紧扣一条主线找准品牌路径。始终坚持以“致力高质量”为主题主线,紧紧围绕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园区党建“红色领航”工程,完善“五力聚能”党建模式,确保园区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收好官,推动园区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赢,在深度融合中锻造品牌生命力。

协调两端发力选好品牌方向。聚焦补短板和拉长板协调发力,摸清找准高新区人才工作的“薄弱环节”“特色亮点”,围绕人才生活馆、人才服务联盟、人才联谊会等高效运行,重点筹办好“5.29人才日”系列活动,持续推进“九大服务提升行动”,提升“黄金政策+最优生态”组合能级,叫响引才聚才服务品牌。

实施三着并举放大品牌效应。注重先进典型的选树培育,持续开展党建品牌评选活动,建立一批、提升一批、命名一批具有高新区特色基层党建品牌,随便咩咩整理,在“点”上开花;
创新区域党建整体推进模式,对同一领域的品牌进行内涵融合,对不同领域的品牌推进资源整合,在“线”上增彩;
构建特色化、常效化的组织工作推进机制,延伸子品牌,催生品牌链,在“面”上结果,形成比学赶超、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