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诗句【铭刻在大山深处的红色记忆】

  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挺进高寒》。是作家吕中山继前一部纪实文学《兵工厂长》之后的又一力作,与前者不同,它纪录了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段史实。   那时祖国北疆的大兴安岭,还是交通阻塞、人迹罕至的苦寒绝域。除崇山峻岭、飞禽猛兽、世代生活于斯的土著民族,更有丰富的地下矿藏、莽莽林海中的绿色宝库等待开发。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1964年隆冬,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十万官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进驻开发大兴安岭,并且“一定要站住脚,一定要取得全胜”的指示,挺进高寒禁区,向恶劣气候和复杂地理环境造成的各种严峻困难挑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艰克难,取得了用两年半时间,修铁路八百五十多公里,筑公路一千多公里的胜利,为大兴安岭的深度开发创造了条件,为年轻的共和国建树了又一奇勋。
  对这样一场发生在和平时期的“特殊战争”,小说作者在当年深入会战一线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后又多方采访当事人,进行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才最终进入创作。按作者所说,写此书是早有酝酿,早有准备,并且是肩负着上级领导和前辈作家的嘱托(见小说“后记――揭开那封存45年的文学记}乙”)。为此,小说力求贴近史实,我们看到,不仅小说表现的时空完全契合真实,而且所表现的事件和人物,包括几次大的“战役”,也都以事实为参照。小说围绕1964年冬至1967年夏,两年半时间内人民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的会战经历,追循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各级指挥员的思路和行动脉络展开情节,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官兵们如何“站住脚”和如何“取得全胜”的过程,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真实故事,把一个铭刻于大山深处的红色记忆昭示于天下。历史已为时间所凝固,不能重演,发挥文学的功能再现历史,或许就是作者的初衷。
  然而,文学的优势又在于不必刻板地“翻拍”历史,就像小说不必完全停留于生活的真实,而是可以在尊重生活真实的前提下,通过塑造人物,虚构和提炼情节,达到艺术的真实。《挺进高寒》正是通过在具体事件中塑造武灵吾、袁邦厚、许默然、王二虎、朱学葛、狗盛、刘向林、刘大伟、王物件、张春玉等英雄人物,揭示出人民子弟兵所具有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怀,以及人民军队忠于党和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宗旨和英勇善战,敢打硬仗,无坚不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通过莫春保、孟浩、白丽娜、满善宝、吴音吉利、木鲁格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出少数民族兄弟淳朴、善良、深明大义、见义勇为、热爱人民子弟兵的优秀品质,和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所向无敌的真理。从而使其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显而易见,作者的意图是通过对艺术真实的追求,更深刻地再现历史。他为此付出的努力,既是对人民子弟兵丰功伟绩的褒扬,对牺牲生命的烈士英灵的告慰,也是用作品打造红色经典,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尝试。
  就小说的艺术特色而言,《挺进高寒》有两点令笔者印象颇深,一点是借助大场面的描绘,表现大会战、大事件,收到较好效果。
  铁道兵修铁路是大工程,集中兵力作战是常事,要再现这些场景,自然少不了大场面的描绘。事实上,小说从第二卷开始,几乎每一章都有大场面呈现给读者。如“劈山填河”一章,为劈开陡峭的大山“摩云岭”,技术参谋许默然与女炮手们在高入云间的山顶上爬上爬下,反复测量的场面;“横穿山腹”一章,连长丁长宽带领战士抢救塌方的场面;“破冰架桥”一章,五号桥墩工地上,许默然组织战士堵基坑漏水和为解决冰鼓向水里下“冰沉箱”的场面。场面之“大”,对应的是工程规模之“大”和任务艰巨程度之“高”,此外,这里用大场面,又恰到好处地展示出铁道兵压倒一切困难的气势和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无独有偶,在小说第三卷中,同样又是用大场面来表现发生在军民、军政之间的大事件,如,“风雪突围”一章,少数民族兄弟四面八方涌来,抢救解放军战士的场面;“扑打山火”一章,团长袁邦厚指挥战士打火、以火攻火的场面;“搜山营救”一章,迷路者归来,军民胜利会师的场面等,这些大场面表现的是工程之外的群体性事件,对凸显亲密无间的军民、皲关系,则有直接且鲜明的效果。
  作者笔下的大场面,或广远,或迫近,或紧张,或舒缓,或气氛浓郁,或气势恢宏,多姿多彩地展现出当时的情势,也揭示出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内心。前述的一个场面,许默然与女炮手们身系绳索,脚踩石缝,手拿卡尺,在陡峭的“摩云岭”崖壁上搞测量,大家专注于工作,几乎忘掉了寒冷和危险。这时,画面给出一个细部,就像镜头拉近到许默然身上。她干着干着,觉着身上的大皮袄碍事,就索性脱掉,扔下崖去。“她身上那草绿色军装。在白雪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显眼。安全帽下,露缕黑发,衬着红围巾,随风飘动,仿佛是翱翔在蓝天下的雄鹰,矫健的英姿,给人一种鼓舞和力量。”这一细部的刻画,瞬时成为画面的一抹亮色,使整个画面鲜活起来,同时也展现出许默然鲜为人知的一面,原来她苦干、智慧,还有着像男人一样的豪气。
  小说在艺术上,还有一点同样给人颇深印象,就是通过大会战、大事件塑造人物,比较成功。
  核心人物武灵吾,是铁道兵林区大会战的总指挥,是军中的一位高级将领,按他的地位和身份,他的活动空间应当是很有限的。就像许多军事题材作品中的一号首长,人物刻画都难免概念化。但本书作者却让他成为贯穿全书、无处不在的人物。他受铁道兵总部派遣,在上级的决定面前,是一个执行者,而在十万大军中,又是一个负责将上级指示落到实处的决策者。由他的双重身份所决定。他心有大方向,胸怀全局,又要依靠群众,解决具体难题。从哪里人手呢?他抓主要矛盾,先是发动群众,攻克了大部队在酷寒条件下住得暖,冬天照样吃鲜菜的难关,站稳了脚跟;继而经受了施工中削山填沟、打隧道、冰河架桥等一次次考验,取得了全胜。书中看到,他面对的是全新环境从未经历过的课题,既无经验,又无现成的书本知识。只因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爱护官兵,身先士卒,严于律己,宽厚待人,靠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人格魅力,才把群众智慧集中起来,把官兵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激发出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小说中的“他”,不是被关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是经常深入到基层,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与群众同甘共苦。特别是作者不满足于对他的外在描写,还大胆触及他的情感世界,都是其他同类作品中不多见的。
  书中另一人物许默然,好就好在写出了她内心的波澜。许默然是技术参谋,是军官中唯一的一个女性。书中这样介绍她,“会场里唯一的一位女子,她显得很怪,人称她老姑娘。……她怪在哪儿呢?每次开会,她都坐在后边低头不语,每次讨论问题她从不发言。也不是无思想,没啥可说。她有想法,从来不公开说。”就这麽一个看似腼腆之人,其实是军中的干将。她不怕苦不怕死,总是 迎着困难上,常常出现在最关键的地方。她也是最善于总结经验,发明创造的技术尖子。她出现在哪里,就会解决那里哪怕是最棘手的问题。她胆大、心细,善于发现,总是想在前干在前。不仅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受到领导重视,成为决策参考,而且实施她的方案,都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加速了施工进程。她因此深受战士欢迎,也为武灵吾所器重和赏识。但她为什么会那么“怪”呢?又不能不让人费解。直到书中点明她的身世,知道她还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她的“怪”才得到合理的解释。在武灵吾代表组织查实她的身世之迷后。她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先前判若两人。对这个人物的刻画,从表象进入内心,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书中少数民族人物刻画,多有个性。其中鄂伦春老猎人莫春保的形象尤其鲜明感人。当一次特大暴风雪突然袭来,铁道兵一个班的战士被大雪掩埋在与外界隔绝的深山老林。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却无意中被出猎的莫春保发现了。是不予理睬,还是冒死施救?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一边打发爱犬回村报信,一边赶往猎人聚居点搬兵。让他万没想到的是,平时老实听话的年轻猎人孟浩却因与个别战士有过纠纷,而拒绝去救解放军。当他再度忍饥号寒,冒死找到被他视为手足兄弟的额木时,更没想到额木等人也会因听信孟浩之言而拒绝出动。前后两个场合,莫春保老人分别与孟浩和额木等人唇枪舌剑,他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不惜绝交,大义凛然。他从焦虑到激动,从激动到愤怒,他的真诚与仗义,终于产生了感动和震撼,使一时糊涂的朋友们清醒了。“危难之际见真情”,特定环境下人物间的不同态度和激烈思想冲突。使老猎人莫春保无限热爱解放军的内心世界昭然纸上。而且,书中交待,老猎人发自心底的大爱绝非偶然,他曾经历了日本侵略者对猎人的压榨和父亲的惨死,也目睹了亲人解放军带给族人的幸福,是因为有沧桑岁月形成的坚定信念做支撑,才成就了他的英雄行为。这样描写,既突显了人物性格,也增强了人物的可信度。另外,小说在语言上,注意地方特色,运用方言和歇后语,增添了语言的色彩。
  当然,就整体结构看,小说是以部队施工为主线,部队以外,虽然也有小的枝蔓,如梅花鹿的故事,却没有发展下去,进而形成与主线更多的情节关系,或可影响到全篇的充盈与厚重。还是那句话,瑕不掩瑜,这部小说是作者多年心血的结晶,是一部很有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