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原住民 [沦落天涯的印度子民]

  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流浪民族,吉卜赛人往往给人以邋遢和放荡不羁的印象,我们可以在荷兰著名肖像画大师弗兰斯・哈尔斯(约1581―1666年)著名的油画《吉卜赛女郎》和歌剧《卡门》中寻找他们的身影。作为文学家眼中的宠儿,吉卜赛人以艳丽的服饰和美妙的歌舞而闻名于世,他们不仅在西班牙结出了“弗拉明戈舞”这一奇葩,而且为当今时装界提供了灵感。吉卜赛人游走于世界各地,以靠神秘的水晶球和偷鸡摸狗等不雅行为而为大家所关注。由于散居于世界各地,加之又不配合人口普查,因此有关吉卜赛人的人口数字是极不准确的,比如有的人认为目前全世界总共有大约1200万人,而又有人认为仅欧洲就有1200万。他们大多数居住在欧洲,其中东欧、前苏联地区、巴尔干半岛和斯洛伐克人数较多。大约公元十世纪时,吉卜赛人源源不断从印度地涌向中亚、西亚、高加索、巴尔干……,吉卜赛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而选择到处流浪,本文将对他们“出走”的历史背景予以探讨。
  
  一、地理和社会背景
  
  1947年的印巴分治,使得在历史地理学范畴内对“印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带来了麻烦,因此一般在涉及现代以前印度历史的时候人们都会对“印度”的内涵进行一番提醒,例如:“古代的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古代印度指分治前的印度的古代时期” 等等。
  因为处于欧亚大陆上各游牧民族东西南北迁徙的交叉点上,因此虽然有山水阻隔,印度,特别是北部印度经常面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外来民族的入侵。史前时期,尼格罗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和雅利安人相继侵入印度,构成印度人民的主体。后来又相继有波斯人、亚利山大、大夏―希腊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匈奴人、穆斯林等势力相继对印度施加了影响。印度这种复杂的背景所造成的极为破碎的民族和语言板块,除了使其获得民族学博物馆之称外的最大影响就是统一王朝的难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则地方割据混战,则外患频仍,则民受苦,民受苦则思变。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因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会产生轻今世的佛教和以种姓制度为特征的印度教了,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古代的印度人会不断地向外迁徙了,尤其是在一个掠夺与屠杀盛行的年代。
  
   二、背井离乡
  
   (一)外族压迫
  自阿拉伯人的军事帝国崛起后,穆斯林的军事入侵便成了印度人的梦魇。先是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之后便是更为残暴的突厥穆斯林,特别是阿富汗突厥人建立的加兹尼王朝(962―1186年)。加兹尼王朝的第二位君主马茂德极为残暴,他从公元1000年起便频繁地入侵印度,他的主要的目标是财富和奴隶,至少在这一时期掠夺领土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突厥骑兵机动灵活,残暴无比,“所到之处,金银珠宝被抢劫一空,不能抢走者常被付之一炬。许多繁荣的城市被夷为平地,寺院庙宇顿成废墟。” “马茂德1019年洗劫了曲女城,……战利品十分可观,计有3000万银币、5.5万奴隶和350头大象。由于奴隶一时太多,奴价降到每人不超过10银币。”
  随着突厥族人将占据领土和确立统治为目的后,德里苏丹国的建立便在情理之中了。突厥穆斯林在印度北部建立的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对印度教徒采取歧视性的政策。比如他们对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有时甚至是婆罗门也不能幸免;当一个案件的诉讼双方有一方是穆斯林时,要按伊斯兰教法判定;而诸如摧毁或将印度寺庙改为清真寺和禁止印度教徒从事宗教活动等歧视行为更是层出不穷。另外“土地税提高到总产量的1/2,把商业税提高了一倍,又增加了牧场和房屋税。……各种捐税越来越多,人民负担沉重,民心动乱,德里苏丹各王朝都有人民起义发生。西北地区、恒河与朱木那河河间地、卡瑙季、瓜辽尔、古吉拉特、奥德、孟加拉和南印度都爆发过起义。” 往往这类反抗的结果是悲惨的,残酷的镇压和变本加厉的民族压迫必然会接踵而至,这就使得许多印度人不得不离开已经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二)印度社会的“浪漫主义”传统
  “印度人将音乐视为一种能够使人的灵魂超魂脱俗并上升到精神世界的崇高艺术形式,而印度文明历来就有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音乐自然在印度人的生活和心目中占有神圣地位”“同时印度人民也十分喜欢舞蹈,按照传说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湿婆是印度舞蹈的始祖,据说他会跳108种舞蹈,宇宙就是在她的舞蹈之中周而复始地走向毁灭和新生……” 。比如被公认为是吉卜赛人的先民的印度北部的多姆人(Dom),一直以来居无定所,善歌舞,以卖艺来维持生活。印度古代的历史学家加尔哈纳在其《克什米尔大事纪》中就提到过他们,而英国学者菲茨杰拉德(Brian Vesey Fitzgerald)则为我们描写了现代的多姆人:他们是生活在贝哈和西北省邦的流浪民族,许多生活习性与吉卜赛人一致,随身携带着破烂不堪的帐篷,四处游荡,在邻近村落的地方安营扎寨……。值得注意的是吉卜赛人的自称“多姆”(Rom)在印地语中的准确对应是“多姆”(Dom),字面意思就是“靠歌舞为生的下等人”
  另外,印度国内现在还有人数约8000万的565个表列部落,也为印度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而且这些表列部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与吉卜赛人极为相似。比如“有一些部落从事民间艺术活动,靠走江湖为生,或耍蛇、或歌舞、或演杂技、或变把戏……”。印度人的这一“浪漫主义”传统使得在特定的因素的促使下便成了他们远走他乡的内在动因。
  (三)另寻生路
  在外族的压迫和印度的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同时促使印度的一部分人,背井离乡另寻出路。当时印度的一个坚决抵抗外来入侵的一个代表民族――拉吉普特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拉吉普特人,现在(公元七世纪)他们开始进入历史的视野。……拉吉普特人总是坚持礼仪的纯洁性和反抗阿拉伯人和德里的苏丹门,……在公元747年,阿布山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火祭仪式。通过这次火祭,所有拉吉普特人都获得净化,并被承认具有了刹帝利身份。” 可见拉吉普特人是因战功而由低种姓擢升为高种姓的一支部落联盟,他们在今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抵抗穆斯林的侵略,但最终在1192年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战乱中,大量拉吉普特人战俘和流民及大量的贱民便随着穆斯林的脚步向四处扩散,去寻求他们新的生活和“应允”之地。
  于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和印度是这种“浪漫主义”的社会特性的共同作用下,吉卜赛的先民们便背井离乡。他们沿着入侵者和被掳掠为奴的同胞的脚印,穿过西北面的那些山口,从此走上不归路。就像当时的突厥学者阿尔贝鲁尼所说,“印度教徒就像尘埃一样散向各处,就像人们口中传说的古老故事,……逃到我们的手伸不到的地方。”
  
  三、结语
  
  在十四世纪初到达欧洲之前,吉卜赛人曾长期驻留于西亚地区,这也是他们的语言中有大量的波斯语和亚美尼亚与词汇的原因。直至“十四世纪帖木儿率领蒙古人大肆骚扰时,其间忽生一奇异之枝节,则东方之吉卜赛人被逐而漂流以入欧洲是也。……帖木儿大肆屠杀而驱之过赫勒斯滂以前此辈殆已漂流西亚,历数百年。盖成吉思汗大军西迈,此辈乃如奥斯曼族然,被逐而去其故居。……既渐西行,遂遍布于欧洲。” 吉卜赛人在蒙古人的驱赶下,一部分经安纳托利亚和亚美尼亚进入了欧洲,另有一少部分经西奈半岛进入了北非。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吉卜赛人跟随着殖民者的脚步踏上了新大陆的土地,从此吉卜赛人便遍布于全世界几乎所有角落,历经磨难并且顽强地延续了下来。千余年来,吉卜赛人到处漂泊,尽受歧视与迫害,而人们似乎注视着又无视着他们?。他们像犹太人那样受尽迫害,也像犹太人那样被驱逐着和被屠杀着,但他们并没有受到像犹太人那样的关注和同情,只有当人们提及激动人心的歌舞和艳丽的时装时才会涉及他们的尊严。他们的母国――印度对其的无视乃至漠视,也加剧了他们的艰难处境,事实上也使得其成了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土地和国家的流浪民族。
  
  参考文献:
  [1]王云龙主编.吉卜赛人[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
  [2]沈安,康花娥.世界列国国情丛书・西班牙[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许海山主编.古印度简史[M].北京:中国严实出版社,2006.
  [4]林承节.印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林承节.印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华东师范大学.简明印度史.编写组编.简明印度史[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7]刘建,朱明志,葛维钧.印度文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8]孙士海,葛维钧主编.列国志・印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德赫尔曼・库尔克迪特玛尔・罗蒙特著,王立新,周红江译.印度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0]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1]「英」H.G.韦尔斯/著,梁思成等译.世界史纲(下)[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作者简介:王新有,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08级硕士研究生,南亚国家对外关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