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现状及改进策略】 过程能力改进策略

  摘要 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对实现学校教育的价值意蕴、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学习和全面成长具有奠基性意义。应当将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建设纳入校本教师培训工作当中,从思想上、组织上加以重视,在工作计划中加以安排体现,并指导广大教师开展价值教育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 价值教育;价值教育能力;教师教育
  作者简介 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有价值发展的社会活动。价值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是完整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学校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开展价值教育关键在教师。大量成功的教育案例说明,只要教师是一个价值教育的有心人,把孩子们的价值成长放在心上,就能够随时随地找到适宜的开展价值教育的方式方法,给孩子们的价值成长以积极的引导。反过来,如果教师缺乏价值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价值教育在学校环境中就很难得到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目前,在推动价值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发现:教师从事价值教育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价值教育的一个瓶颈因素,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研究解决。
  一、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不足的
  主要表现
  第一,对于价值教育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知不够。对大量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观察和分析表明,受应试教育文化的影响,不少的教师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还缺乏价值教育的意识,认为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教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也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思考如何将学科知识有效地教授给学生上。他们的课堂组织和师生交往也主要围绕着学科知识的教与学来进行,对于学生知识学习和掌握以外的发展需要缺乏积极关注。也有的教师尽管在观念上能够认识到价值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但是却将其看成是家庭教育的责任,认为家长在孩子良好价值品质的养成方面应起到主要的作用。还有一些教师,尽管也能够意识到自身在开展价值教育方面的责任,但是考虑到孩子价值学习的复杂性以及当前社会价值的多元影响,缺乏成功开展价值教育的信心和勇气。个别的教师由于极端缺乏价值教育的自觉性,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交往中有一些违背正当价值原则的言行,无形之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二,对于价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本身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开展价值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表现出极大的热诚和责任,也愿意在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主题班会等开展价值教育。但是,明显的,他们在价值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践模式的认识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例如,他们对于价值教育的概念、主题、内容、途径、方法等缺乏相对系统和明晰的了解。在下列问题上也存在很多困惑:价值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什么关系?与价值观教育有何区别与联系?与道德教育是何关系?到底该教授学生哪些价值?价值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比在过程与方法上有何不同?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冲突?有哪些主要的价值教育模式?这种理论与实践认识上的不足或薄弱很自然地影响到教师开展价值教育行动的自觉性、坚定性和有效性。
  第三,比起学科素养来说,一些教师自身的价值素养有待提高。教师是学生价值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价值品格以及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体现的价值原则对于学生的价值成长产生直接的、深远的影响作用。在目前这种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个体的价值品格和为人处世所坚持的价值原则对于学生的价值学习和价值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只能以自身的诚信来培养学生的诚信,以自身的公正来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个时代,教师是学生价值和人格领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和守护神。在学生面临各种价值困惑的时候,教师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都应当表现出价值行为的自觉性、坚定性和示范性。现在的问题在于:一些教师在面对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情境时缺乏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引导的意识和能力,对自己在各种教育行为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原则也缺乏足够的自觉和反思。因此,价值教育实践亟待推进,教师自身的价值素养(价值信念、价值理性、价值选择、价值体验、价值反思等)亟待提升。
  第四,价值教育资源开发、教学设计及行动研究的能力不够。价值教育也需要丰富的资源,需要教师对相关学科内外的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使用或呈现方式。价值教育的主题多样,分布在不同的学科当中,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设计好各个学科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价值主题,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能力不足。此外,价值教育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围绕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开展行动研究,以期不断地改进价值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方法。
  正是由于上面这些表现,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在为什么要开展价值教育、开展什么样的价值教育以及如何开展价值教育等一些价值教育基本问题的解决上还没有能够取得很好的进展。教师们熟练地知道应该如何教授一些学科知识单元,但是教师们恐怕不能同样熟练地知道如何教授“爱”、“平等”、“民主”、“公正”、“宽容”、“诚信”等一些价值原则。在许多情况下,教师们还是像教授学科知识那样教授这些价值原则,着力解决中小学生价值观念认知问题,但不能解决他们对价值原则的认同、信奉和践行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提高教师们价值教育的能力对于这个时代中小学校积极、有效地开展价值教育、实现学校教育的价值意蕴、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学习和全面成长具有奠基性意义。
  二、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
  初步的概念与结构分析
  “能力”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事物,也不是人们天生的某种内在禀赋。“能力”只是一种用以评价人们解决问题熟练性程度的一个概念。说一个人的某方面能力强,就是说他在解决该领域问题时比其他人更熟练,比如用的时间更少,问题解决的更彻底、更漂亮等。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于某一问题解决的熟练性程度呢?应当说,影响人们解决某一问题的熟练性程度的因素有很多,随着具体问题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熟练性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类:第一,对问题本身是否敏感,或者,能否及时地发现问题。任何领域的专家与外行、新手与优秀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专家、优秀者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敏锐地看到外行、新手看不到的问题,甚至能够根据一些信息来预测问题的发生。第二,对问题本身能否做出科学的诊断,找到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这就要求人们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挖掘、收集、整理、分析、讨论与问题发生有关的各种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做出准确地判断。外行们在面对一个领域的问题是,要么是干着急,找不到分析的入口;要么是乱出主意,靠碰运气来尝试解决问题,缺乏必要的理性能力和分析策略。第三,能否筛选出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任何问题,其解决的策略一般不止一个,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估算不同策略的优劣、成本、风险等并进行选择。影响策略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以往的经验、条件的限制、成本-效益的估算、相关利益人的策略偏好等等。第四,对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不断进行反思、调整或优化的意识与能力。任何的问题解决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波普尔所说的“尝试—错误”与“猜测—反驳”的过程,很少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完美问题解决方案。即便是真正的专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也都是经历过不断修正和完善解决方案的过程。这就要求问题解决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一种反思的意识和态度,不断根据问题的变化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上述对“能力”及其一般性影响因素的理解,“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即是指教师在开展价值教育行动、解决价值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引导青少年学生价值成长方面的熟练性程度。“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由以下专门的能力构成:(1)教师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价值问题的敏感性或洞察力。一般而言,价值是行为的指导性原则,价值问题会通过行为问题表现出来。有价值敏感性或洞察力的教师对于学生行为问题背后所隐含的价值根源非常敏锐,在教育过程中不会就行为问题论行为问题,而是对产生某种青少年行为问题如打架、斗殴、学习行为不良、酗酒、故意的违反纪律、网络沉溺等的价值根源如价值缺失、价值冲突、价值失序、价值迷失等抱有专业的好奇和理智探索的责任。反过来,缺乏价值敏感性或洞察力的教师则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行为问题熟视无睹,最多也只是根据校规校纪提出一些规范性的要求,或依据校规校纪进行处理,对于其背后的价值根源缺乏兴趣和探索的愿望。(2)教师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存在价值问题的诊断或研究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当学生中间发生价值分歧、冲突以及相应的行为问题时,教师能够基于自己专业的训练和工作经验,有能力收集尽可能完整的相关资料、信息、证据,对问题的产生进行比较客观的解释,不是凭借教师个人的本能、习惯和权威的命令去下一些武断的结论。一个成绩差学生动手打了另一名成绩好的同学,老师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成绩差的学生天然地“不守纪律”或“故意破坏”,而应该深入地调查研究,找出成绩差的学生“动手”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根源,并与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如何超越成绩差异带来的价值陈见或刻板印象,致力于寻求建构更加良好同学关系所依据的价值原则。(3)教师提出和使用有效手段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价值问题的能力。应该说,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价值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办,或者找不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的经验观察和访谈表明,我们的教师在解决学科学习问题时,都是高手,有许多的手段和策略可以选择;但是一旦到了解决价值问题时,许多人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不少教师就听之任之,这对学生的价值成长和人格发育都是非常不利的。事实上,当面临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价值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或手段也是多样的,如说理的方法、奖惩的方法、认知矫正的方法、价值澄清的方法、戏剧扮演的方法、移情或换位思考的方法、主题辩论的方法等等。依据不同的问题以及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存在的普遍性程度,教师可以考虑选择或适用不同的方法。(4)教师在整个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进行价值反思的能力。不难理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价值影响,因此,教师在自己的专业生活中,应该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的价值影响,应该能够从价值的视角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应该努力地把握正确价值立场、方向,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体现和追求正当的价值原则。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与教师不正确的价值立场或原则有关,如歧视、偏见、不平等、不公正、武断、不宽容、不信任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反思的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时时矫正教育行为的方向,构建健康的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夯实教育大厦的基石。
  三、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
  能力的建议
  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当务之急。关于如何提高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一些学校也创造了很多新鲜的经验。基于上述对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概念和结构的初步分析,参照一些学校创造的宝贵经验,本文由学校实践需求出发,提出下列建议,供教育实践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首先,最急迫的工作是广大中小学校要将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培训纳入到校本教师培训或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中去,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风气的影响下,师范类院校和中小学校对于教师的学科意识和能力培训是比较重视的,这本来也无可厚非。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确实也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但是,这不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部。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价值成长,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引领的价值教育工作,如今的学校应当将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建设纳入到校本教师培训工作当中的,从思想上、组织上加以重视,在工作计划中加以安排体现。
  其次,要重视基于案例的学习和研修活动,唤醒广大教师的价值教育意识,提高他们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价值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他们分析价值问题和解决价值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价值反思意识和能力。作为一线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者,教师们特别喜欢基于案例的学习和研修活动,这种活动能够使他们从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启迪,也能够激发他们解决困扰自己相关问题的智慧和责任。在基于案例的学习和研修中,教师们一般会有很高的参与热情,也容易就一些问题、策略或做法交流经验、达成共识。作为学习和研修主题的价值教育案例,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可以是已经有共识的,也可以是还没有共识的;可以是同一学段的,也可以是不同学段的。
  再次,学校可以要求并指导广大教师开展价值教育的行动研究。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在行动中形成的。没有行动,就没有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也一样,说到底也要在解决真实的价值教育问题中形成和提升,不能够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行动研究,既是一种真实的教育行动,也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研究,当然是围绕着行动改善的研究。围绕着学校承担的价值教育任务,开展行动研究,是形成和提升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基本途径。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每月一个价值主题如爱、责任、奉献、尊重、爱国、保护环境、合作等的价值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制定教育计划,开发价值教育资源,选择价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施价值教育行为,并在行动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其观念的清晰性、资源的充分性、途径和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价值成长产生的真实影响。在这样的行动研究中,教师们的价值教育意识、能力自然地被唤醒、被激发出来,并且不断地加以强化和提升。
  最后,学校可以为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保障,包括时间、经费、活动场所、资源开发、举办或参加与价值教育有关的研讨会、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专栏介绍价值教育的优秀案例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与外校教师、专家以及国际同行等开展价值教育方面的经验交流和思想讨论,不断扩大相关教师在价值教育方面的视野和思想空间。在条件保障方面,学校还可以鼓励和支持有兴趣的教师组成促进学校价值教育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研究学校价值教育和青少年学生价值成长规律,开发丰富多彩的价值教育资源,开展价值教育的行动研究,做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先锋队。■
  责任编辑/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