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蓝皮书【“蓝皮书”折射新媒体“走势”】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这也是该系列年度报告的第四部。从这份报告里,我们可以窥见新媒体在大众信息传播中所占权重的“走势”。
  什么是新媒体?
  北京大学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媒体研究室副主任张哲斌告诉记者,“新媒体”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一类新媒体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实现信息传播,微博和SNS社会计算网络皆是如此;还有一类则是将视频与音乐结合起来,以便更鲜活地传播信息,供人们自发上传视频的网站即属于此类。此外,还有一些新媒体是随着新的显示设备出现应运而生的,比如运行在各类移动上网设备上的信息推送终端。
  新媒体之
  “微博热”背后
  提到“新媒体”,很多人都会想到微博,以及信息发布形式与微博有近似之处的SNS社会计算网络(比如人人网)。
  蓝皮书:2012年下半年
  155.56亿次
  中国微博总访问次数
  739.85亿次
  总页面浏览量
  15.18亿小时
  总访问时长
  四大门户主导中国微博格局:
  专家点评: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教授马严说,年轻人尤其喜爱微博,但我们发现真正有思想的原创的内容并不多,很多人的微博只是在附和与转发。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流行的Twitter等微博服务,以及具有一定微博功能的Facebook,不够严肃的言论与评论都广泛存在。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政府和服务商的管理,也有赖于用户的自律。
  张哲斌认为,虽然新媒体的影响力正不断增加,但仍然有很多人会读报纸,收看《新闻联播》。一种最具可能性的未来,应该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有机的联动。出现在微博上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官方账号等都可以反映出这种趋势。这有助于改变传统主流媒体应对网络热点时迟缓和“失语”的状态。
  新媒体之
  “微信速度”超乎想象
  蓝皮书:微信在2011年1月正式推出后,其发展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专家点评:
  马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满足人们快速与人交流、与社会发生互动这一类需求的产品必然会出现。假如微信没有出现,社会上也一定会有功能近似的软件占据这一块市场,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
  微信用户迅速增长的“微信速度”,其原因也就在于它满足了人们即时交流的需求。于是,微信催生出新的、独特的“圈子化”传播模式,让信息经由一个个“圈子”迅速传播。这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中国传统人际关系与新媒体时代的独特“联姻”。
  新媒体之
  未来——互动电视?
  下一个引起热潮的新媒体会是谁?
  专家点评:
  张哲斌认为如果以互动性、音视频传播和应用于新型显示设备这3个标杆,为“新媒体”给出一个大致的概念,那么互动电视或许会成为新媒体领域未来的热点,并且成为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的绝佳接驳点。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可以上网观看视频,乃至允许用户之间做在线视频通话的电视;未来,观众与电视节目之间通过网线进行更为深度的互动也会成为可能。
  手记:
  新媒体的“人性化之路”
  尽管“新媒体”是个名副其实的“热词”,但我们仍然无法为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正是科技的发展,让各种更方便人们接受信息的全新媒体形式出现在世界上;而人们对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以及与人沟通分享信息的追求从未止步。我们无法预见未来还会有哪些更让人惊艳的传播形式出现,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只有比现已存在的“同行”更加人性化,方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