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诗歌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 要】语文诗歌有着丰富的内涵。学习诗歌,不仅要熟练掌握诗歌本身的含义,还要透过文字的表面,探究作者的心理活动、思想情感和写作背景。一首诗歌不仅可以反映一个时期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折射出诗人的人生轨迹和处境特点。因此,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写作背景,思考诗歌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的共鸣,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诗歌;教学模式;探索
  在传统的诗歌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应付考试,指导学生熟练背诵诗歌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实际上,这些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诗歌的学习,带领学生探求诗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并获得情感的升华和美的享受。要实现这样的教学任务,就需要从分析现存语文诗歌教学的问题入手,逐步摸索探索诗歌背景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深入诗人的生活背景,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一、营造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诗歌教学课堂上,教师忽视了对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实际上,要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就需要透过诗歌的表面含义,来探索创作背景知识,并体会诗人丰富的人生际遇和内心世界。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展开联想的氛围。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诗歌创作时代和背景的了解,体会诗歌创作的深层原因。
  例如:教师在讲解《枫桥夜泊》这首诗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水上夜景的视频和图片,也可以让学生听一段关于这一主题的歌曲。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培养起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并引发情感的共鸣。
  运用高科技设备辅助诗歌教学,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诗歌和音乐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发挥表达诗歌意境的功能。
  二、关注时代背景
  诗歌创作的背景,通常包括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等,而这二者又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讲解古代诗歌时,进行充分的背景知识传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深入体察诗歌的主旨、核心内容以及诗歌背后所体现的心情。这对于增添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许多诗歌创作于动乱时期。在这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战争频繁爆发,百姓被迫离开家乡,到处流浪。许多著名的诗人也由于历史事件的爆发,而被贬到遥远的地方,失去了官位和故乡的亲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影响下,诗人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坎坷的遭遇,进而将家国的忧思寄托于诗词当中。
  例如:《将进酒》就抒发了洒脱的感情。在讲解这首诗歌之前,教师要首先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李白怀有一腔才华和报效祖国的热情,但是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政治腐败,读书人想要实现仕途的顺利,是十分困难的。李白曾经多次努力,但是终究没有机会,因此看透了时代的黑暗。这首诗歌的语言表面上十分欢快,但如果体察了创作背景,学生就会理解,这是作者洒脱心情的形象反映。如果学生不知道这样的诗歌背景,而直接进入诗歌本身的学习,就难以理解作者的心情,也难以领会到作者在经历了坎坷的遭遇之后,彻悟人生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联系生活
  许多诗歌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看似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实际上,只要发挥联想,深入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地,就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相似的场景,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人在创作时的心情。因此,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诗歌所描绘的场景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通过这样的思维迁移活动,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思念故乡的一些诗歌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在外求学、远离家乡和父母时的心情,并让学生分享这些体会。这样的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调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联系诗歌所描述的意境,可以将学生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汇到诗歌中去,强化诗歌学习的长期效果。
  四、引发感情共鸣
  所有的诗歌都会抒发一定的感情,体现作者一定层次的心灵世界。诗歌中简练的语言,往往蕴藏着深厚的情感,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挖掘。有的诗歌会比较直接地体现出诗人的情感,但是有的诗歌蕴藏的感情比较深入,诗词的语言又比较委婉,这就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研究。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诗歌本身,而不去体察诗人在诗歌中融入的心情,就达不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要将对于情感的体验融进诗歌教学中,就要采用引发共鸣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诗歌中关键性的意象,如代表离别之情的柳枝、代表思念之情的月亮等,并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诗人,从而深入到诗人的情感层面,升华情感境界。例如: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设想作者的处境,并体会作者失意、思乡的心情。
  五、结语
  在语文教学体系中,诗歌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的古代诗歌,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然而,如果不能深入诗歌的创作背景,详细考察诗歌所代表的时代特色、作者品格等,就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精神实质。因此,教师要设置专门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研究诗歌的背景内涵,从诗歌的语言中体会到诗人的心情和文化品格。转变诗歌教学模式,对于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印象,都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程启旺.共情技术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1(12).
  [2]王凌.试论语文诗歌教学的创新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7).
  [3]叶志云.新课程下的语文诗歌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