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途径|识字途径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一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而且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规范识字交流过程
  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如果能规范地认识汉字,不仅会提高识字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规范交流识字过程。
  1.规范读汉字的方法。学生在当小老师时,我教学生这样说:我会读,“直”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直”;“定”两拼音节,后鼻音“定”。在这样规范的读法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汉语拼音,还突破了读音中的难点。
  2.规范记忆字形的方法。独体字,一般采用数笔画的方法,也可以用想象法。合体字,有的用结构法,比如:呼,“口”字旁,“乎”字边。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比如:把“你”的人换成“禾”就是“称”。有的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比如:树,木+对就是树。还有的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忆,比如:岁,小夕爬山或小山看夕阳。
  3.规范解词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字义是个难点,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并及时小结方法。比如:用动作法指导学生理解“举头”,用看图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橹板”,用造句的方法理解“终于”,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渐渐”等等。方法教给学生后,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来解词。
  有了规范的交流方法,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扎实进行偏旁教学
  汉字虽然形体多而且复杂,但都是由一定数量的偏旁所构成。每个偏旁在构字中都发挥着或表音、或表意、或记号的作用。偏旁的字理分析适合汉字教学,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特点。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遵循偏旁的形音义和偏旁在构字中的理据,不但有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汉字、识记汉字,而且能传授学生科学识记汉字的方法,加倍提高识字效率。
  比如:教学一下《识字1》中的生字“春”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春”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
  生:“春”是由“三 人 日”三部分组成的。
  师:你能根据这些组成部分记住它吗?
  生1:三+人+日=春。
  生2:三人看日出。
  师:这个“日”是我们要新学的偏旁,你还在哪个字里见过“日”?
  生3:“时”里面就有“日”。
  生4:“ 早”里面也有“日”。
  师:读一读“春 时 早”,猜一猜“日”与什么有关?
  生1:与太阳有关。
  师:是呀,太阳升起表示一天的开始,太阳落山表示一天的结束,所以,“日”与时间有关。
  师:(出示“春 时 早”),现在你能正确地说出三个字中偏旁的名称了吗?
  生:春 ——日字底 时——日字旁 早——日字头。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了解了偏旁表示的意思,还知道了由于位置的不同,名称也不一样,为自主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机渗透汉字文化
  汉字是世界古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它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汉字本身是有理性的,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它又是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古籍由它流传下来,传扬开去,所以汉字和文化紧密相连。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转向内在,从对外部奖赏的追逐转为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逐渐形成热爱汉字,发现真理、探索规律的人文精神。
  在教象形字“瓜”时,我引入了有关汉字文化的知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在学生认识后,我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用彩色的粉笔画了几条线,看上去类似瓜藤,接着在下面画了个挂在藤上的瓜,学生一看就乐了,原来古代文字中的“瓜”就是照着地里瓜的样子画下来的。接着,我根据图给学生讲解字义,学生就明白了“瓜”字的意思。就这样,在汉字知识的熏陶中,学生形象地识记了“瓜”的音、形、义,感受了汉字的美。
  汉字中的象形字让古今中外的人感到神奇。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汉字象形字的神奇,从而对汉字产生喜爱之情。低段的生字中很大一部分是象形字,课堂中教师采用课件或简笔画的形式合理演示这些象形字,那么在一年级孩子们的眼里,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通过这样的识字方法,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学生了解到了汉字的美,自然而然对汉字产生了兴趣,识字的欲望提高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编辑/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