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头动漫 如何得此“情”

  人人都说“至情《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牡丹亭》题词里这段经典的话,成了千古爱情绝唱。当年《牡丹亭》成书出版,便有无数人为之伤心落泪,更有甚者伤心至死。“据载,‘当日娄江女子俞二娘,酷嗜其词,断肠而死’;扬州才女冯小青‘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扬州女子金凤钿读《牡丹亭》成癖抑郁而亡,临终嘱咐家人以《牡丹亭》陪葬;女伶商小伶在一次演出中唱到‘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哀伤过度气绝台上。”[2]如此这般,可见仅在古代就有这样多情伤怀的女子,如今更是居多。白先勇先生将原著进行改编,联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以来,在台湾、大陆、外国相继演出,都受到了极大的好评,观众的热情与欢迎更是不在话下。若非《牡丹亭》自身的魅力,岂能有这样的效果!
  阅览《牡丹亭》的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发现大多的评论者都偏爱去分析论证汤显祖在《牡丹亭》里表现的“情”是怎样的“情”,一般说来,大家都是把“情”分为几种,然后分别分析阐述。如《至情牡丹亭》,写了“梦中结情、旷世奇情、无理有情、人世常情”[3]四种情。又如这“本体意义的‘情’及‘至情’的世界理想、自然意义的‘情’及‘一生爱好是天然’的个性呼吁、社会意义的‘情’及‘千般爱惜,万种温情’的自由情爱”的三重递进。[4]再如除了“至情”还写了“才情”的“奇和丽”[5]。类似的研究太多,却很少有人去分析汤显祖是如何通过《牡丹亭》将这些“情”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只研究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知道了效果与影响,却忘了说方法与手段。笔者认为关于此是可以提出并进行分析的。为什么《牡丹亭》里的“情”这么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为之落泪伤怀呢,一般读者知道是“情”的丰富与深刻就好,而作为研究者就应该知道缘由,我们应该去探讨为什么会这样,而不仅仅只有“是什么”,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一一论述。
  
  一、悲甚于喜
  
  仅从悲喜剧界定上来说,就有各家观点。“郑振铎认为《牡丹亭》于喜气重重中闭幕,是一部离奇的喜剧。赵景深肯定《牡丹亭》是悲剧。尚永亮认为《牡丹亭》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和闹剧因素于一体的复合戏,全剧55出,前28出大体属于以喜衬悲的悲剧,后27出属于以悲衬喜的喜剧。叶长海则认为如果把这个剧本归为喜剧,则对剧本主人公的境遇、命运和性格发展趋势以及剧中许多戏剧场面的悲剧性效果难以解释;但如果把它归为悲剧,则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至少要削去剧本的一半,否则这个悲剧将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因为它除了笼罩着一股悲剧的气氛以外,还充满着另一股喜剧的气氛。因而《牡丹亭》应是一部悲剧和喜剧糅合在一起的悲喜剧。”[6]笔者认为,尽管在《牡丹亭》里有一些喜剧的因素,但《牡丹亭》仍然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大悲剧。
  从理论上来区分悲喜剧,若是根据西方悲剧理论学说,则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有关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句的各个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7]西方戏剧也大抵采用了这一模式。至于中国戏剧,尤其是中国古典戏剧,其实是不符合亚里士多德这一定义的。因为中国古典戏剧有自己的一套叙事方式,正如中国古典小说一样,都有其本身特色的叙事结构,并非适用于西方理论。如果仅仅因为《牡丹亭》中的插科打诨与搞笑因子,就判定为兼含喜剧,那其实就太表面化了。有学者说“科诨是喜剧精神的体现,这还体现了剧作家对戏曲娱乐功能的重视,”[8]我不否认《牡丹亭》里插科打诨的喜剧因子,但“与西方悲剧强调的严肃性、崇高性相反,中国古典悲剧讲究苦乐相乘,悲喜交错,往往在关目的冷处插入丑、净插科打诨的戏剧性表演,加强悲剧的舞台效果,以乐衬悲,加深悲剧的思想深度。”[9]《牡丹亭》里的这些搞笑因子,不是为了告诉读者这兼有喜剧,而是为了衬托那个悲而特地加入文本中的。让人觉得这样一部悲剧里还有这些个科诨在,实则让人更觉悲悯。至于结尾的“大团圆”,实际上也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一种传统。“我国戏曲悲剧的性质,通常取决于戏剧的高潮性质,而不是像西方悲剧那样取决于结局。”[10]所以这样貌似喜剧的结尾,并不能作为判定《牡丹亭》兼含喜剧的论据。它所反映的,只能是一种无奈的安慰。
  鉴定完《牡丹亭》的悲剧属性,再来谈其主题思想。明显的,既然这已经是一个悲剧,其思想就不可能不是悲的。在剧本第一出《汉宫春》词里,汤显祖便把剧情梗概告诉了我们,“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睢淮扬。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11]仅从这简单的叙述,很难看出有什么悲凉的故事。而真进入剧本文中,那才是为情所伤,为春而感啊!可怜那如花美眷的杜丽娘,身处深深闺阁,连自家后花园都不曾知晓。幸得春香发现,得以一游。“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12]游园而伤春,入梦而遇一男子。“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13]被花神惊醒后,一直不忘梦中事儿,却死了。一美娇娃儿就这样自画写真遗像而葬了。而后的爱情,却是阴阳鬼人结合。得以复生而最终结为连理,算是全部结束。纵观这二人爱情发展,可怜的他们不能在现世里好好恋爱,却要借由阴间转换,死了又复生之后才有结果。多么可悲啊!无论从哪个角度,这都只能是一部悲剧的爱情故事,要不怎会有那么多有情女子读后伤怀甚而死者呢?!
  正因为它的悲,才显得它的“情”重,因为悲剧更能引起人的怜悯。如果这是一个喜剧,其主题思想是喜悦的,那带给读者的,或许就只有简单的开怀一笑罢了。能引起巨大感情宣泄的,才更能打动人,才知道那“情”深。
  
  二、情反于理
  
  关于这一点,主要从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她自身具有的这种双重性,实际上也就是汤显祖自己的心情写照。有学者说,他创作了《牡丹亭》,“实际上是换一种方式去奋争,追寻他心中的‘王国’,因而这个‘情’包含了三点――追求个性解放的自由之情、反对封建礼法束缚的愤激之情、反映市民生活情趣的市俗之情”。[14]汤显祖把他在现实中没能实现的梦想写入戏曲中,也算是圆了他心中的梦。那还有的,就直接说《牡丹亭》的主旨是“寄托政治理想、讽刺科考制度”[15]。究其原因,是因为“情”与“理”的对立,二者在斗争,“理”束缚着“情”,“情”要突破这个束缚。在此,我用的是“情反于理”。
  杜丽娘年方二八,才貌端研,聪慧过人,却被深锁闺阁,除了课女工也就是睡眠。连自家有恁个美丽的后花园都不知道,裙上绣一对鸳鸯就被母指责。请个先生来教书,挑来挑去也就是个删减了的《毛诗》。出身贵族之家,丽娘被父母管制,深受封建礼教束缚。可她毕竟也是位青春年少的女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学《关雎》,丫头春香问先生陈最良为甚好好的求他被一句多嘴顶回。小姐则心里明白为甚陈最良不继续解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可能将男女之事拿到台面上来讲的,更何况是先生在私塾上教书。丽娘嘴上没说,心里可忧愁的很啊。所以当春香告诉小姐有一后花园时,课一结束,她就迫不及待的问春香花园在哪里。可见,她希望走出闺阁,看看外面的春色如许。进而游园,赏过美景,丽娘“低首沉吟,‘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又长叹‘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再哭‘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16]丽娘的这番感慨,就透露了她盼望有个“折桂之夫”,才不枉“虚度青春”!后来白日做梦,得与一男子交欢,在梦中满足了她的愿望。可惜梦醒后太过伤感,一病伤春而死了。到阴间后,幸得那判官查了婚姻簿,放丽娘出了枉死城,让她去寻夫见父母。丽娘鬼魂游游荡荡,找到了柳梦梅,发现他拿了她的春容自画又瞧见他的名字,不觉好苦也呵。但阴阳两间,鬼人幽媾。从梦中情变成阴阳情,进而得以还魂,变成人世情。这一路走来,杜丽娘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断追求,为了心中的理想而自由努力,从人变为鬼又还原为人。不顾封建礼教束缚,在抗争中与理搏斗。最终,通过汤显祖的笔下神功,得以美满的结局。
  在整个戏曲中,杜丽娘都在反抗,从闺塾到游园到闹殇到冥判到幽媾到冥誓到回生到圆驾。这都是为封建“理”所不能接受与容忍的。一个少女怎可以追求私欲,怎可以慕色而亡,怎可以寻夫还魂,怎可以私定终生!可杜丽娘都做到了。如果只有杜丽娘的“情”而没有当时“理”的压制,这些就显得不过如此了。杜丽娘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也就不复存在了。而如果“理”太重,“情”太少,“情”不足以反“理”,同样也没什么深意。那只是一部典型的封建教育读物,女子就要遵守三从四德好好地做个烈女。只有“情反于理”才是最好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读者知道杜丽娘这些行为的独特性,借着充斥在作品里的封建礼
  教,正好体现这“情”之艰难之不易。
  
  三、因梦而死死而复生
  
  这一点是《牡丹亭》最大的特色,杜丽娘因一梦伤春感怀而死了,后又还魂复生,与夫君结成美好婚姻。剧情结构安排之怪诞、奇异,是前所未有的。之前的《西厢记》也不过是红娘穿针引线,为张生和莺莺不断地创造机会,两个主人公都是在阳世为爱情努力,不曾涉及阴间。《牡丹亭》则缘起就是一个美丽的梦,赏完后花园如许的春色,不禁伤春自怜,哀叹虚度青春,犯困入梦。在梦里遇到了男子,并发生了美好的交欢。醒后丽娘恋恋不忘,无法自拔,一病不起竟至死了。就在冥判时,判官也说那是“谎也。世有一梦而亡之理?”[17]这样的开头,就给读者不一样的惊奇之感,被吸引着继续往下读。然后更有甚者,是的确有那么个柳梦梅书生感应到了丽娘的梦,而后赴高唐,与丽娘的鬼魂相遇,由此展开了人鬼之间的爱情。在冥誓之后,与石道姑姑商议后,乃使丽娘还生。向人间别画个葫芦重新做人了。此后的情节发展,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惊奇了。不过是杜宝不承认这个再生的丽娘是他女儿,也不承认柳梦梅是他女婿,最后得皇帝令而终结为夫妇。精华之处就是从第十出《惊梦》到第三十五出《回生》,这一段极度离奇的安排,极度动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三种手法,汤显祖把《牡丹亭》的“情”发挥到了极致,成就了如此经典的戏曲之作,而那如花美眷的杜丽娘也流芳百世了。
  
  注释:
  [1]汤显祖,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4月第1版 “作者题词”.
  [2]何小平,曾艳.牡丹亭,悲剧审美形态论,文教资料.2007年7月号上旬刊,第75页.
  [3]梁秀玲,至情牡丹亭――汤显祖《牡丹亭》赏析 《新疆教育学院院报》2007年9月第23卷第3期 第99-101页.
  [4]何姗,罗嗣亮 《牡丹亭》中“情”的多重意蕴 《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总第155期 第74-76页.
  [5]魏琳.“情”的颂歌――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月第5期总第68期 第129页.
  [6]同注[5],第73页
  [7]资料来源:http://www.省略/da talib/qikan/2005/2005_08/qikan.2005-08-0 4.4760009507
  [8]伍光辉.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论《牡丹亭》的插科打诨艺术 《电影文学》2007年7月下半月 第81页
  [9]同注[8],第74页
  [10]同注[8],第74页
  [11]同注[8],第1页
  [12]同注[8],第53-54页
  [13]同注[8],第55页
  [14]朱小利.浅谈《牡丹亭》中“情”的丰富性 《四川戏剧》2006年第5期 第82页
  [15]李振中.怎一个“情”字了得――论《牡丹亭》主旨的多元性特征 《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 第29-30页
  [16]同注[15],第54页
  [17]同注[15],第135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