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臻至美的“郇斋”藏书回归记.docx

至臻至美的“郇斋”藏书回归记 嘉德公司近从海外征获陈清华“郇斋”遗留的部分藏书,我应邀前往观看。承嘉德之请,为出版陈澄中海外遗珍书序,兹将此前国家购陈清华携港藏书经过记录如下 一、收藏善本建“郇斋” 陈清华(1894-1978),字澄中,湖南祁阳人。陈氏以从事金融银行业起家。公余喜收藏古籍善本,受南海宝礼堂潘宗周影响,尤嗜宋元明清版本。陈氏藏书因得宋廖莹中世纟采堂刊河东先生集,后又重金购得潘氏宝礼堂藏有廖刊昌黎先生集,一时传为书林佳话。廖刻韩昌黎、柳河东集传至今日,已成孤本,开卷犹光洁如新,墨若点漆,让人醉心悦目。

陈氏因得宋刊台州荀子20卷,前人曾定为北宋熙宁间国子监刻本,后经多方考证,当为南宋初唐仲友刻于台州之本。此本书品宽广、字大如钱,疏朗悦目,曾为孙朝肃、黄丕烈、汪士钟、韩应陛诸家收藏。陈氏得此书后,因名定其室号“郇斋”。

二、“郇斋”藏书初露面 1949年,陈澄中夫妇携部分珍贵藏书定居香港。两年后,传言陈氏将出售藏书,并有日本人意欲收购的消息。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得悉后,决定不惜重金将这批珍贵古籍购回,绝不能使其流往国外。当即通过香港大公报费彝民社长和收藏家徐伯郊会同内地的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与陈氏洽商,直到1955年才成功地购回了“郇斋”所藏的第一批善本。其中就有著名的宋廖氏世纟采堂刊河东先生集、昌黎先生集,以及许多堪称国宝级的稀世珍品。如北宋刻递修本汉书一百卷、元宪宗六年(公元1256年)北京赵衍刻本歌诗编四卷、宋蜀刻本唐人文集中的李长吉文集四卷、许用晦文集二卷、孙可之文集十卷(各书均钤有元代“翰林国史院官书”长方朱印)。

刻本之外,明清旧抄名人批校题跋之本亦为“郇斋”此次售书之重点。如明初抄本孟东野诗集十卷,清道咸间著名学者张文虎校并跋;
明抄本贾长江诗集一卷,清何焯校并跋;
张司业诗集八卷,清钱孙艾、黄丕烈跋等等。

三.善本书库一角 “郇斋”这批藏书回归大陆时,正值国内许多藏书家出于爱国热情,无偿把家藏珍本捐献给国家之际。天津周叔,常熟铁琴铜剑楼后人瞿济苍、北京双鉴楼傅氏、无悔斋赵元方、宝礼堂潘氏等,将辛勤搜集和世代相传的珍贵古籍捐献给国家。同时,政府也不惜重金在国内外采购了大批珍贵版本书。陈氏“郇斋”藏书即其一例。为了收藏保管好这批空前集中出现的国宝珍籍,位于文津街的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在1956年调整了善本书库的藏书,将原来善本书库布置得恰如宛委洞府,卷帙盈目。1955年新购的“郇斋”藏书编目后,按序排入善本库中心的小书库中。

四、“郇斋”再次售书 岁月如流,10年之后,陈氏“郇斋”再次售书的消息又传到北京。这时已是1963年,郑振铎局长在文化部副部长任职期间因公殉职。王冶秋继任文物局局长。王对古籍版本也是一位颇具真知灼见的专家,深知“郇斋”藏书的品级质量,因此对这批珍籍的流向十分关注。他及时报告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在总理亲自过问下,依然请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南下接洽收购。赵在50年代洽购“郇斋”藏书时,已知陈氏在大陆尚有大量的清刊本及抄校本。因此提出全部收购的建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两年之久,最后只购到香港的旧拓碑帖7种、善本古籍18种。

1965年11月13日下午,这批珍籍运送到北京。

这批书籍碑帖虽仅有25种,但多为天壤间之至宝。陈氏为之名号“郇斋”的荀子就是在这一次购回大陆的。此书雕镂之精,不在北宋监本之下。宋淳熙间,台州守唐仲友动用公使库钱,指令蒋辉、王定等工匠18人雕版印制荀子、扬子二书。借刻书之机,唐仲友命金婆婆诱使要挟匠人蒋辉伪造会子版,私印会子(宋代钱钞)20次,共印2600余道。唐仲友因此为朱熹弹劾罢官。此故事之背景虽为官僚间之政治斗争,但从另一侧面记录了宋版荀子刊印的经过,为世人鉴赏此书提供了更多的遐想。

碑帖有宋拓蜀石经、二体石经、东海庙残碑、佛教遗经、宋拓残帙大观帖和绛帖,以及海内外闻名的五代拓本神策军碑等。

五、珍籍展览鉴赏会 “郇斋”第二次售书较第一次所售书的数量少,但品质却并不逊色。更难得的是购买这批书籍时,正是国家经历了困难时期,经济刚刚起步恢复,却又处在“狠抓阶级斗争”的萌动之际,批判海瑞罢官的运动正在深入。在如此形势下购到这批文化遗产就倍增艰险。万幸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终于从香港买回来这批珍贵书帖。运回不久即安排了一次内部展览,邀请中央领导和极少数的专业人员参观。地点在北京图书馆3号楼的会议室,室中西侧和室中央摆放几张三屉桌,桌面铺上白布,把新购到的碑帖书籍平放在桌上,加上一张说明卡,标出书名、版本。由善本组和金石组指定3个人值班,展室门一直是关着的。由赵万里主任和左恭副馆长亲自接待来宾。许多知名人士光临。下午3时,康生也来了。康生对这批书帖发表了不少意见,尤其对陈列的碑帖看得更为仔细。值班人曾向他推荐介绍五代北宋拓唐柳公权书神策军碑,他较认真地浏览了卷中的十几方藏印及题记。但对宋拓蜀石经更为注意,展出的九册他都逐册检阅。除对其中原宋拓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周礼仔细观赏外,对配补的清木刻印本一册和题写的蜀石经题跋姓氏录也未轻易放过。他对蜀石经浏览的时间是最久的。

六、周总理借阅蜀石经 “郇斋”旧藏回归大陆展出后的一个星期六,赵万里让我下班以后留下来,协助他把蜀石经九册提出清点登记,然后装箱。一切就绪后,他才说明周总理要看蜀石经的事。晚上11时王冶秋局长来了,他让我带着箱子陪他到中南海。出文津街北京图书馆,过马路即是中南海北门,经紫光阁到游泳池,车停在甬路西侧,把箱子送到厅房内。王局长和值班秘书谈话,总理让把书留下。

蜀石经留在总理处,不久“***”事起,图书馆业务基本停顿。赵万里被迫害病瘫在床,借出的蜀石经再无人提起。不料在1969年8月18日,两位中年军人提着一个蓝灰色的硬塑箱到了北京图书馆“革委会”。我被叫到办公室,马上看到了“郇斋”藏书用的箱子,原来很久以前周总理借阅的宋拓蜀石经九册,又完整地回来了。

蜀石经初刻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广政元年(公元938年),故又称广政石经,毕工于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前后历时186年。其中易、诗、书、三礼、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0种经书,为广政年间刻成。至北宋初又续刻了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和孟子。十三经全部刻竣,经石立于成都府石经堂。“郇斋”旧藏蜀石经计有宋、元两朝拓本之春秋左传、谷梁传、周礼各二册,公羊传一册,又附清木刻印本石经一册,写本石经题跋姓名录一册。这些仅是蜀石经全部的不足三分之一,却是现存的蜀石经唯一最佳拓本。清代著名学者金石家翁方纲、段玉裁、瞿中溶、钱大昕、顾千里等数十人为石经亲笔题款跋文,更增加了原书的文献价值。至若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为什么在日理万机政治斗争风起云涌的60年代,指定要检阅这部石经,且留阅经年,那将有待于后人的研究探讨了。

七、昙花一现文苑英华 “郇斋”旧藏中的宋版文苑英华十卷一册,在嘉德1995年秋季拍卖会上突然浮现出来。这是一册历经800年仍保持宋刊、宋印、宋装的珍籍。卷内钤有宋、明两代官府印鉴,并附有近代著名藏书家傅沅叔跋文。此书的出现引起文化界、新闻界和收藏家的极大关注。最终却未能珠还合浦回归故园,而是被外商以143万元拍得,持归海外,令国人扼腕。宋本文苑英华在神州大地虽只昙花一现,旋即漂洋而没,但由此引出了书史、古籍书目、大百科全书中有关文苑英华条目改写的问题此宋版残书存世的卷册究竟还有多少近一个世纪以来,凡有关记载此书存世状况的文献典籍均称原千卷大书,现存世仅有一百三十卷十三册。自嘉德公司的“郇斋”旧藏本面世后,随着传媒的介绍,又引起对此书存世究竟有若干卷册的讨论。最后根据1997年文献第一期,李致忠先生著文称“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尚有宋版文苑英华十卷一册,恰为此帙中所缺之卷册。”如此纷纭数年之久的宋版文苑英华其现存卷册,可确定为一百五十卷十五册。其收藏者分别为北京国家图书馆一百三十卷十三册,台湾中央研究院十卷一册。海外私家藏十卷一册。宋版千卷巨帙大书,今日存世仅此而已。

此次嘉德公司从海外征集的23种陈澄中藏书,就是他当年携港之剩余部分,内中宋元佳刻、黄跋毛钞居其太半,均为罕见珍本。惟望这批善本 ,勿若文苑英华昙花一现,而能留之乡梓,此乃国家文化学术之福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