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doc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
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
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
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
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
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1、战国中后期,百家争鸣,儒道互补。儒家擅长伦理,不擅哲理。道家既注重政治伦理,又注重哲理,是道家教会人们如何进行哲学思维,道家在进行是哲学启蒙。孟子、荀子在哲学思维上明显受到道家的影响,只要看孟子和荀子的著作,就会发现二者明显不同于孔子言论方式,思辨色彩浓厚。

2、魏晋时期,调和儒道矛盾,二者会通。先秦时期,道家崇天道,尊自然,顺应自然;
儒家重人道,尊礼法,控制人性;
在这一时期,二者的互补表现在站在儒家的立场解释道家,把儒家的人文主义传统与道家的自然主义传统会通。

3、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兴起。宋以后儒学复兴,道家融入儒学之中,儒学在哲学思维方面得到发展,新儒学不同先期儒学,就在于建构起庞大的体系,其中的核心概念如有极、无极、气、太极等出自道家,同时道家的思维方式对儒家产生重大影响。

早期儒道是真正的取长补短,是互补。汉代以后,儒家上升为统治思想,道家隐入民间,以后是以道补儒。佛的思想是对儒道互补的补充,儒道都关注现实,不关注彼岸世界、信仰世界、生和死的事情,佛家填补了精神空间。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还是由儒道互补决定的。

三、儒道互补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文化心态 儒道互补无处不在。

1、儒道互补所塑造的文化心态和人生道路选择。汉代唯儒独尊,儒家为知识分子设计了一条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人生在世要建功立业,为理想奋斗终身,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是儒家刚性有余,柔性不足,道家主张柔弱不争,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道家观念恰好补充儒家的思想。

2、儒家强调群体意识,主张个人投入社会之中,对个体生命处境缺乏足够的关注,只讲个人对社会,不讲社会对个人,以他人为重的原则,这就是中国式人生的特点。精神生活丰富,但淹没在群体之中,道家思想正好填补了儒家遗漏的精神空间,自然、自爱、自美、自是其心、自乐,善于站在大道的立场,在社会权利面前保持独立的意识和自由的思想,宁静的心态。有人说,中国人在台上时是儒家,下台了是道家,垮台了是佛家。

儒道互补,还是儒道互通儒家也强调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