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比作一棵树 把人生比作一棵树

  文化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文化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由于很难给出抽象的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定义,所以在此我试图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把文化比作一棵树,以此来说明文化的一些基本特性。
  如果文化是一棵大树,我们最先看到的可能是整个大树,但是最先摸得到的一般是树干。我认为,树干代表着文化当中最本质、最一般的东西。然而,没有树枝的大树是不多见的,而且树枝又都是生在树干之上。如果我们说树干是一般性的文化,那么,树枝就是亚文化,树叶就是亚文化的种种表现,或者叫做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亚文化总是来源于一般性的文化,但是又带有不同的特色,这种特色可以是来自于地域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出身的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不同等等,可以一直分下去,可以有许多个层次,一直分到单个的人。每个人都对文化有着不同的体味,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其文化特征。
  当然,树枝也可以嫁接,而且常常会出现所谓的杂交优势,如把柿子树的枝嫁接在黑枣树上,往往能够收获更多更好的柿子。文化也是一样,历史上的确存在那么一些文化,只有和另一种文化融合之后才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过,一旦嫁接不当就会出现冲突,或者导致大树的枯死,或者产生不伦不类的没有生命力的二尾子。
  前面说树叶可以看作是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件,是现象就总要过去,总要完结,完结就好比落叶,落叶归根。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树根。大树总要扎根于一定的土壤,所以根和土是分不开的,我们不妨称之为“根土”。都有哪些东西构成根土呢?首先有地理环境,以中国为例,许多人认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性格上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其次是制度环境,按照托克维尔的介绍,君主制度下的法国人和共和制度下的美国人在民情上是有差异的。如果按新制度主义者的说法,制度可以塑造文化,制度可以使事情完全不一样。最后还有历史环境,历史事件对文化的积淀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特定的文化总是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之后或者被强化或者被改变,落叶肥是原始森林最主要的肥料之一。
  如果我们把树干剖开来看,就还会发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年轮。大树,总是要有年轮的,没有年轮的树绝对是小树苗。如果我们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小树苗,那就是说这个民族没有历史,还很年轻。但是没有历史的文化是文化吗?存在没有历史的文化吗?很多人都说美国很年轻,美国文化也很年轻、朝气蓬勃。但是我认为,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很年轻,但是美国人并不年轻,英国人移民到北美的时候,随身携带的是英国的文化,所以美国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美国的文化当然更要追溯到英国。
  为什么要说年轮很重要?那是因为从年轮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问题。年轮是如何形成的?那时由于地球的四季更替,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长速度和状态。文化的发展也不是恒速的,也有快慢缓急,也会表现为不同的速度和状态,所以文化也有年轮,只不过不是由四季更替决定,而是有特定的历史事件决定。比如说中国的儒家文化,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文化迅速发展的历史事件,然后是沉淀,后来又有隋唐的科举考试,然后又是沉淀。沉淀的过程虽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但那是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所在。我们可以把年轮中比较松软而宽厚的部分看作是文化由于特定的事件产生的迅速发展,把年轮中比较坚实而狭窄的部分看作是特定事件后文化的积淀。如果说,宽厚的部分决定了树干的粗细的话,那么坚实的部分则决定着文化的持久性。
  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构建一种民族意识,用官方的话说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进行过很多尝试,而且仍在进行,如学校中的公共课、定期的政治学习、八荣八耻教育等等。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国有企业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很清楚国有企业的运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也在学习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也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我们在考察企业文化的时候同样要关注其“根土”“枝叶”“年轮”等等。
  我们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要认清,我们的企业文化有我们独特的根土,那就是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简单地嫁接西方文化很可能会产生百害而无一利的“二尾子”。我们在考察自身的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到哪些是主流的应该保护的文化,哪些是非主流的,但应该鼓励的文化,哪些是反面的必须杜绝的文化。这就好比修理文化这棵大树,要防止最具活力的枝叶不受虫害侵扰,要保护有生命力的幼芽健康成长,同时要杜绝有害的“分叉”发展壮大。当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时,可能突然间会发现,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某些精神(文化)是如此的令人惊喜,这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年轮”的问题,要让这种文化沉淀下来。
  
  (作者: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驻北京办事处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