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摩擦起电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两种电荷 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3.原子及其结构 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4.导体和绝缘体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视频导入 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头发竖起来”视频。http// 让学生思考头发竖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里面存在着什么奥秘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儿来揭开这个谜底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活动1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归纳总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作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活动2 实验1首先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实验2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实验3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实验4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在捋的次数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观察现象. 归纳总结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活动3根据上面的学习,出示一个塑料棒,让学生交流、讨论,要想知道我手中的这个塑料棒是否带电, 你有哪些方法来验证 归纳总结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 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2)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来判断。

(3)出示验电器,介绍也可以利用手中的这个工具----验电器来检验。

活动4演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的变化。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让学生分析、讨论现象原因,不同意见的给予补充。

归纳总结 (1) 构造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

(2)原理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

(3)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4)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典例剖析 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点拨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 活动5学生自学课本33页到34页的内容,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自己叙述出原子结构;

(2)试着分析出摩擦起电的原因。

归纳总结 (1)原子结构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探究点二 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1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实验2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归纳总结(1)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2)善于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

板书设计 第1节 两种电荷 教学反思 两种电荷这一节是电学的初始课,因此上好这一课,对于学好电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学生对电学课的第一印象,所以,它不仅担负着掌握电荷初步知识的任务,还担负着培养激发学生对电学兴趣的任务。基于此,我在设计本课时,尽可能的设计了实验,而且把它设计成探究性试验,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电学的兴趣。如果使用验证性试验,可以节省好多时间,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减弱,因为那样就缺少了神秘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虽看似浅显,但知识点多,给人凌乱而繁杂之感。而且由于化学知识滞后,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导电能力不同的原因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因此课堂容量还是不小的。故在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弄明白。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电流 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电路和电路图 认识电源和电路元件符号,知道电路的组成,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3.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过实验认识断路、短路和通路 情景导入 演示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彩灯,我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让它们也亮起来,美化美化教室,好不好 在动手实验之前,请同学们注意两点哟 展示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开关在接入电路时要断开 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有的组能够使彩灯亮起来,有的组不能使灯泡亮起来,这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因在哪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电流 活动1展示导课中的问题,让学生出示小彩灯亮起来的电路、小彩灯不亮起来的电路.分析讨论其原因。

归纳总结小彩灯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不发光说明没有电流通过。

活动2观看电流形成的视频,让学生从中明确,电流形成的原因。

归纳总结(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活动3根据上面的两个活动,学生交流讨论要想得到持续电流的话,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归纳总结整个电路是一个通路,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探究点二 电路 活动1刚才同学们连接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完整电路,(老师出示电教板)闭合开关后,灯泡会发光的,那么,你认为要构成一个完整电路,必须要有哪几个要素呢 归纳总结一个基本的电路组成包括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

活动2根据桌面上的器材,再连接一个基本的电路,自己验证一下各部分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边扮演边讲解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其他组适当的补充。

归纳总结 电源 提供电能 用电器 消耗电能 导线 形成电流流经的路径 开关 控制电流的有、无 活动3展示在活动1中,各组同学连接电路的情况,分析其电路的完整情况.从同学们所连接的实物图展开分析,总结得出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灯泡发光 通路 灯泡不发光 断路 短路 归纳总结通路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

断路电路中某处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连接起来,这种情况短路。

探究点三 电路图 活动1根据我们所连接的实物图,如何画出它的电路图呢这就需要我们熟悉这些器材的元件符号,自学课本的38页,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它们的元件符号 元件 元件符号 (2)什么是电路图 归纳总结 (1) (2)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作电路图。

活动2出示课件,让学生根据实物图来画出电路图。

根据学生的情况,在投影上展示,让其他组的同学分析它们的不足和优点,进而总结出画电路图的一般步骤。

归纳总结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一般方法①识别实物图,确定有几条路径;
②按照一定的顺序画电路图,一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按电流经过的路径顺序逐个将电路元件用相应的电路符号画到草稿纸上,最后接到电源的负极,也可以从电源的负极开始,以相反的次序连接;
③最后将草图整理,注意电路图最好是长方形,横评竖直,符号规范,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板书设计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大亮点就是兴趣实验“看谁先能让小灯泡亮起来”,随着一盏盏小灯泡亮起来,把同学们带入神密的电学世界,这有助于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同时也消除了他们对电的恐惧感。二是尊重教材,但不拘泥教材。在这次教学设计中,是让学生先认识电路,在了解电路图,最后了解电流。这样使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本节知识。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如学生实验“让小灯泡亮起来” 后,学生在交流时充分展示,说明自己连接的电路,有的用到开关,有的不用开关,有的更是不用灯座,用导线将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的金属触点和金属壳直接连接起来。通过交流,更激发起其他同学的探索表现欲。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通过实验探究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3.生活中的电路 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情景导入 黑板上挂两串小灯泡,一串同时亮;
另一串小灯泡交替亮,为什么同是两串小灯泡,它们呈现的现象不同它们连接方式上有哪些不同区别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活动1请同学们分成两人一组,先考虑一下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设计一个电路图,并连接出实物图。分别展示设计的电路图和连接的实物图。

活动2让学生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和连接的实物图与其他不同的组进行对比讨论,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交流后得出答案

归纳总结(1)两个小灯泡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也就是“首尾”相连接,我们称为串联电路。

(2)两个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也就是“首首”相接,“尾尾”相接,我们称为并联电路。

活动3拓宽一步,再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开关,两个灯泡,两个开关,又会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