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华侨中学高三历史周测.doc

2018届高三历史单元保温训练3 1.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 A. 三公九卿制 B. 内外朝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一省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立中朝,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外朝,B项正确。ACD三项均属于中央常规官制,与题干中“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结合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即可得出答案。

2. 东汉初年,诸将上书愿击匈奴。刘秀回答“北狄尚强”,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 A. 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 B. 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 C. 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 D. 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说明刘秀此时不想远击匈奴,担心乱政,这是吸取西汉教训的结果,故B正确;
ABC均不符合材料信息。

3. 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反映出 A. 政事堂制度已被废除 B. 君主专制加强的策略性 C. 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 D. 当时朋党之争日趋激烈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政事堂制度是中国唐宋时期宰相议事的地方,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并未废除,故A项排除;
据题干“宰相掌文,枢密掌武”可得出皇帝通过宰相与枢密的分权,而削弱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B项正确;
三省六部制度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
通过宦官与宰相职权的变化无法得出当时唐朝朋党之争日趋激烈,故D项排除。

4. 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出现诉讼纠纷,其缘由是“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时,政府印卖田宅契书。这表明宋代 A. 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B. 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 C. 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了干预 D. 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并不是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而是调解田庄和住宅买卖中的纠纷,排除A。题干不能体现出这是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起源,只能看出这是官方关于田庄土地买卖的契约,排除B。从政府的许可批准和政府印制卖田宅的契书,可以看出政府加强了对物业交易进行管理,C项正确。

题干强调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了干预,而不是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5.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A. 说明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 B. 体现了宋代商品贸易有所退化 C. 使得宋代商品市场得到拓展 D. 体现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主要阐释的是交换方式的变化,而“边境贸易影响政局稳定”不能全面概括变化,故A项排除;
据所学可知宋代商品贸易高度繁荣,而不是有所退化,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
由“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到“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的交换方式及内容的变化可得出宋代商品市场得到了拓展,故C项正确;
通过贸易方式的变化无法体现出宋代政府守内虚外的政策,故D项排除。

点晴紧扣材料中交换方式与交换内容的变化,从商品市场扩大的角度分析归纳。

6. “元明以来,江南水乡双林镇,以纺织闻名,随着外来定居的商人通过家族繁衍和科举考试成为本地缙绅他们似乎已在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而几乎同一时期“威尼斯商人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路扩大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以在威尼斯找到典范”以上对比说明 A. 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商品市场导向 B. 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商品经济繁荣 C. 中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地缘淡化 D. 中国向近代转型的社会条件不足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对比反映的是经济的近代化,没有对商品市场进行比较,故A项排除;
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商品经济繁荣,而此时为元明时期,故B项排除;
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地缘差异仍然存在,故C项排除;
据题干“他们似乎已在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而几乎同一时期“威尼斯商人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路扩大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以在威尼斯找到典范”可得出威尼斯的发展具有多种社会条件的支持,而中国在向近代转型时,社会条件明显不足,故D项正确。

7. 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答案】C ............ 8. 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等。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 A.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 B. 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 C.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定 D.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当时商的名词非常多,说明大家都非常关注近代工业,体现了中国现代化问题受到社会社会的广泛关注,A项正确。实业救国的思想在19世纪后期才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

不能通过商的名词非常多,推断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定,排除C。题干反映的主要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要求,而不是政治诉求,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9. 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 A. 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 思想较为保守落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中的“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即中国的传统文化;
该学者在认同推翻清王朝统治合理性的同时,认为当时进行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从”,体现了该学者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的主张,故选C。A、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点睛材料 “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 “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从”是解题的关键。

C 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D.主张改造儒家思想 10. 下面是古代雅典公民告发将军的案件统计表(部分)。材料反映了古代雅典 被告发的将军 罪名 审理机构 审判结果 审判时(公元前) 伯利克里 挪用公款 陪审法庭 罚款 430-429 修昔底德 叛国 - 缺席审判,死刑 424 埃及纽斯海战的8位将军 未打捞战士尸体 公民大会 8人判死刑(6人被处死,2人缺席审判) 406 提莫马库斯 叛国、盗用公款 陪审法庭 缺席审判,死刑 360 提莫修斯 叛国,受贿 陪审法庭 罚款 356 A. 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B. 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C. 公民有依法审判的权利 D. 公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雅典将军因为公民的告发,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处罚,体现民众法庭具有审判权,公民大会具有监督和问责权,排除C,D项正确。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排除A。B项说法错误,排除。所以选D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表格中民众法庭和公民大会对雅典将军的处罚,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11.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下图)。这反映了 A. 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B.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 C. 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 D. 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是商业革命的体现,而不是价格革命,故A项排除;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因果关系不成立,故B项排除;
英国、荷兰、法国位于西北欧地区,属于贸易中心区,故C项排除;
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欧逐渐崛起,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掌握着世界经济的财富,国际贸易区域的划分成为了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故D项正确。

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中心区”“边缘区”“半边缘区”“世界市场”等信息结合国际分工分析归纳即可。

12. 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
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明代表们希望 A. 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 B.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C. 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 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A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题材的(这种题材特别多),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才子和仕人之间,发生故事是没问题的。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現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不仅才子佳人的故事如此,就是那些扬名立万、报仇雪恨的题材,也往往得考个功名,做上八府巡按之类的,才能实现。

摘自张鸣从科举制到市场经济转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宋代以后读书人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

论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确立为读书人进入政治领域提供了机遇;
宋代科举制的完善使大批无家庭背景的知识分子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中国古代官本位盛行和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的提高使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

认识提升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体现了社会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戏曲小说源于生活,它鲜活灵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观点二科举制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论述宋代以后民间戏曲小说以知识分子为主体说明了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提高;
科举制广泛实行后知识分子有了公平进入政权领域的途径;
尤其是平民知识分子大量进 入政治领域,使政治地位提高的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也就成为了民间戏曲小说的主角。

认识提升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体现了社会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戏曲小说源于生活,它鲜活灵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