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

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发展基础2 第一节 主要成就2 第二节 发展优势3 第三节 机遇挑战4 第二章 总体要求5 第一节 指导思想5 第二节 基本原则6 第三节 战略定位7 第四节 发展目标8 第三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9 第一节 功能分区9 第二节 空间结构10 第四章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10 第一节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1 第二节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2 第三节 推进通信、能源通道建设13 第五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3 第一节 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13 第二节 健全环境保护机制14 第三节 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15 第六章 推进新农村建设15 第一节 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体制机制15 第二节 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16 第三节 做好扶贫攻坚工作17 第四节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18 第七章 促进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19 第一节 建立产业布局和发展引导机制19 第二节 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20 第三节 建立资源加工循环利用体系20 第四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1 第五节 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22 第六节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23 第八章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4 第一节 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24 第二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25 第三节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26 第四节 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26 第五节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27 第六节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28 第九章 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28 第一节 提升对外经贸水平29 第二节 加强与国内相关区域的经济合作29 第十章 政策保障30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30 第二节 深化多党合作31 第三节 强化政策支持32 第四节 落实督促检查机制32 前 言 毕节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导并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第一个在贫困地区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试验区成立24年来,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飞跃,人口数量从高速增长到增速明显下降的转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要求,为全面总结经验,探索新形势下贫困地区后发赶超之路,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毕节市所辖行政区域,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2011年末常住人口652万人。规划期限为2013-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主要成就 24年来,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7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41倍;
财政总收入181亿元,增长了91倍;
固定资产投资831亿元,增长了351倍;
三次产业结构由532225调整为184735。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路通车里程由3748公里增加到2.5万公里,解决2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成效明显,农村贫困人口由312.2万人减少到65.5万人1988的贫困人口数为绝对贫困人口,2011的贫困人口数为收入低于1274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按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最新标准,贫困人口数为250.05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132元、4210元,森林覆盖率由14.9提高到41.5,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404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5‰下降到6.2‰。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人均受教育年限由3.9年提高到6.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24年来,试验区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主题,按照“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要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坚持发展与扶贫并举,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进,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
坚持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目标;
坚持因地制宜,把充分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坚持同心同行,把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优势作为改革发展的推动力。

第二节 发展优势 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32种,其中煤、磷探明储量分别为281亿吨、14.2亿吨,均占贵州省的50左右;
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达2800多种,天麻、竹荪、半夏等中药材享誉国内外,农特产品品质优良;
年均水资源总量134亿立方米。

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丰富多彩,旅游资源独特,气候清爽宜人,织金洞、威宁草海、百里杜鹃、九洞天等景区风光秀美,素有“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之美誉。

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结合部,是珠三角地区连接西南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规划建设的厦门至成都、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和成都至贵阳快速铁路、隆昌至黄桶铁路、昭通至黔江铁路等将成为试验区新的对外交通通道。

多党合作助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始终关心和支持试验区建设,形成了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的毕节经验。

第三节 机遇挑战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试验区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发〔2010〕11号和国发〔2012〕2号文件的印发实施,为加快试验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不断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东部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为试验区发挥资源富集优势,推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有利于试验区参与区域分工,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广大干部群众思改革、谋发展、奔小康的愿望强烈,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试验区还面临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和落后仍是试验区的基本区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基础设施落后、生态脆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等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等问题亟待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仍然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破除。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加快试验区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需要,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探索全国贫困地区后发赶超之路,实现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主题,坚持开发扶贫与经济发展并举、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进、人口控制与人的全面发展并重,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着力夯实发展基础;
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创新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创新对内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全国贫困地区探索一条超常规的后发赶超之路。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经济驱动,跨越发展。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增强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全面统筹,协调发展。统揽全局,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工业与农业、开发与保护、资源利用与强市富民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科学发展试验区。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现代产业集聚区。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创新扶贫示范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坚持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减贫积累经验。

生态文明先行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不同类型生态区建设,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多党合作示范区。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坚定贯彻“同心”思想,奋力推进“同心”实践,不断提高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水平,形成多方参与、协调并进、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团结奋进新格局,努力建设好试验区。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
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基地基本建成,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节能建材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城镇化率达40左右;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基本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

到2020年,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川滇黔结合部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工程性缺水问题基本解决;
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根本扭转,环境质量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镇化率达45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收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第三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优化功能分区,培育形成试验区“一核、一带、多支点”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第一节 功能分区 产业集聚区。包括矿产开采区、工业开发区和城镇建成区。充分利用这些区域基础条件好、产业发展潜力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优势,承担试验区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主要功能。

特色农业区。包括坝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