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乡味胜为客 “便”明色味形,身体病变早知情

  粪便是食物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所剩下的“废物”,通常又臭又脏,但粪便实际上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观察粪便的形状、颜色和气味,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案例
  腹泻血便,当心溃疡性大肠炎!
  老王60好几,爱吃肉,不爱运动,因此有长时间的便秘史,再加上上了年纪,肠胃代谢功能退化,便秘的情况也愈演愈烈,常常三五天都不排泄一次,等到他上厕所,总是要在马桶上蹲半天。为此,他去药房开了一些通便的药物,吃过一段时间之后,便秘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老王却发现,虽然他不再便秘,可他拉出来的粪便却渐渐稀薄,有时还带一点血,而且还有腹泻的倾向。老王也没放在心上,因为现在排泄很顺畅,基本两天左右一次,老王认为只要不再遭便秘的罪,那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样的情况没持续多久,老王就出现了严重腹痛、低烧的症状,最严重的时候一天上10次厕所,腹泻不止,粪便夹杂黏液状东西。他立马被家人送进医院,做了大肠窥视镜,被诊断为溃疡性大肠炎。
  案例分析:粪便好坏需自知
  溃疡性大肠炎源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文中的老王平时爱吃肉,饮食中摄入膳食纤维不够,导致便秘。后来吃了通便的药物,便秘情况得到改善,但因为不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导致溃疡性大肠炎。
  现在许多老人一般不注意观察自己的排便情况,往往延误病情。溃疡性大肠炎的症状就是腹泻不止、有血便,而且伴有强烈的残便感。文中的老王在开始拉稀的时候就应就医,等到一天10次腹泻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另外,溃疡性大肠炎是大肠癌的前期阶段,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恶化。曾有一个62岁的病例,发现溃疡性大肠炎的时候已经晚了,没多久大肠像气球一样胀起来,最后不得不截除大肠。
  粪便告诉我们的那些事:
  粪便的气味: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粪便无疑是臭不可闻的,其实正常的粪便是没有异味的,如果常常因为大便气味过于难闻而困扰,说明你应该去看看医生了。不同臭味代表不同疾病,大便气味传递着肛肠的健康状况。
  ●恶臭味。大便恶臭多是进食高蛋白食物或高脂肪较多,长此以往肠癌的发病率会相对增高。
  ●刺鼻酸味。大便有刺鼻酸味,多数是发酵性消化不良,是“食滞”的后果,可吃山楂等促消化。
  ●烧焦味。腹泻并伴有烧焦味,是小肠机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这在中医上叫作脾胃虚弱,需要用薏米等食物补脾。
  ●腥味。腥味粪便通常是焦黑色的,提示消化道出血且出血量较多。
  ●鱼腥味。水便伴肉或鱼的腐臭味,是肠内大量血液或黏液分解的表现。
  ●腐臭味。肉汤样大便伴奇臭味,则多见于小肠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粪便的异味预示着肠道和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一般异味要结合粪便的颜色及形状来判定。
  粪便的颜色:
  正常的粪便颜色应为棕黄或黄褐色,这是因为正常的粪便中夹杂一种胆红素的关系。当粪便颜色出现以下情况,身体健康可能就存在问题。
  ●灰白色:粪便颜色呈现灰白色说明胆汁的排泄受到障碍,提示胆道梗阻。粪便呈米泔水样无粪质的白色浑浊液体且量多,常见于霍乱。白色油脂状量多、恶臭,常见于胰源性腹泻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白色黏液状提示可能为慢性肠炎、肠息肉和肿瘤。
  ●菜绿色:如果粪便呈水样或糊状,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见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疾病。若绿便中混有脓液,则是急性肠炎或菌痢的表现。腹部大手术后或接受广泛抗菌素治疗的患者,如突然出现带腥臭味的绿色水样粪便,并有灰白色片状半透明蛋清样伪膜,提示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血红色: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直肠、结肠,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这些部位出血,大便会呈红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来不及在肠道里过多停留,解出来的大便也是暗红或红色。但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离,甚至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是患了痔疮。
  ●柏油黑:大便柏油样,又黑又亮,常是食道、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食道静脉瘤出血、暴饮暴食后连续呕吐或贲门黏膜撕裂出血时也能见到黑色柏油样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