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经》中的孝道观:孝道手抄报孝经内容

  “孝”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内容,它强调父母把子女抚养成人后,子女用自己的行为对父母作出回报,子女应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儒家经典著作《孝经》犹如法律条文一般,对各种孝行进行要求,后更被统治者所利用。在当今社会,重新阐发儒家孝道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孝”与《孝经》
  
  “孝”字,单从字形上看,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康殷说:“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东汉许慎则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清段玉裁著:“《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谓之畜。”孔子也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归纳出“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从这些古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孝”的本义是,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中、,《孝经》是一部字数最少,内容最浅,而影响最大,引起的争议最多的著作。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孝经》是孔子将孝道口述给曾子,曾子将其记录整理下来,间或插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汉书・艺文志》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头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目《孝经》。”意思是说,孝道是天和地的常行法则,人们行动的标准,《孝经》是“天之经”,是指孝道法则的。
  虽然《孝经》只有数千言,但它以孝为纲,历陈“五等之孝”,不仅成为两千年来的文化经典之一,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孝”被封建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政治服务,《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以孝治天下,从而达到《大学》里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韵最高政治目的。
  
  二、孝行有差等,忠孝合一
  
  人是以孝治国的主体,虽然君主处于治国的地位,但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配合,各阶层是否都能行孝直接关系到以孝治国的成败。由于各阶层的社会地位不同,在孝治中应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因而对孝的要求也应有所差别。
  
  (一)天子行孝
  天子即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孝经・天子章》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孔子认为天子应做到的孝道是爱护自己父祖也不会讨厌别人的父祖;尊敬自己父祖的人也就不会对别人的父祖怠慢,对于自己的双亲能够尽心尽力地爱护尊敬,那么,道德,教化也就会推及到平民百姓身上,在全国人中树立榜样。天子以孝道为准则,推行德政,从而使天下大治。正如《尚书・吕刑篇》中所说:“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二)诸侯行孝
  《孝经・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处在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虽有高官而不危险,对人恭谨,恪遵法度。大富大贵而不外露,这才是保持长久,享有高位的办法。诸侯应做到的孝道是守住社稷家业成就自身,使父祖的基业绵延子孙,父母扬名后世。
  
  (三)卿大夫行孝
  《孝经・卿大夫章》说:“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此卿大夫子孝也。”《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儒家是崇尚古代宗法的,卿大夫行孝,就是要从早到晚尽心尽力,恪守礼法以服侍君主。
  
  (四)士人行孝
  《孝经・士章》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士是最低等级的贵族,他所处的地位要求既要忠于君主也要孝敬父母。对待君主要忠心和顺服才能获得君主的喜爱,从而保住禄位,守住对父祖的祭祀,不辱没自己的父母。
  
  (五)百姓行孝
  《孝经・庶人章》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庶人之孝也。”平民百姓应该做到的孝道是谨慎行事,勤俭节约,奉养父母。《论语・为政》记载这么一段话:孔子当着子游等弟子的面,批评当时的风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百姓行孝除了尽奉养之责,还要尊敬父母。有敬爱之心,真心实事。如果子女对父母不尊敬,那与犬马没有区别。
  虽然《孝经》提出了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各个等级所遵守的基本规范,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在提到孝的时候同时也强调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天之所覆,地之所裁,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忠经・尽忠章》)“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忠孝合一,天之常道。“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曾子・立事》)“君子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孝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礼记・祭统》)儒家将事亲孝推于事君忠,由修身齐家推于治国为政,将孝父母扩展到忠天子,在家为孝子,在朝为忠臣,尽孝是尽忠的前提,尽忠则是尽孝的结果,忠孝两全自然就是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三、孝道在治国中的作用
  
  通观《孝经》,谈治国之处很多,最值得重视的是屡次谈到天子要以孝治国,除《天子章》外,篇中多举先王、明王、圣人之例来进行说明。例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开宗明义》)所谓“至德要道”就是孝。“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孝经・孝治章》)孝既然对治国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天子应推而广之,“以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孝经・天子章》)以身作则,推行孝道,就会国泰民安,政治清明。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家国同构是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特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将家和国联结起来,君主是天下最大的家长。家是国的缩影和基础,国是家的放大,所以封建统治者重视“孝道”的宣传,从而达到以孝劝忠的目的。《大学》开篇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此于至善。”《大学》又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统治者利用孝道来教化百姓,就是修其身的过程。他们极力推崇“孝道孝行”,其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四、孝的现代意义
  
  《孝经》自产生对中国传统伦理关系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上千年,尤其是在“五四运动”,“文革”时期,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各个方面揭露封建孝道的弊端。不可否认,传统孝亲观念是经历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而来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宗法等级色彩,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等等。这些愚忠愚孝的内容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尽管传统的孝道观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可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其可以超越时代的内容。例如,养亲的美德,一方面有利于维系人口的繁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家庭的和睦,是自然亲情的表现。又如,敬亲的美德,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而孝亲观念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的根本。
  总之,我们对儒家传统的孝道观要进行全面的鉴别,吸取其中有价值的合理思想,在全社会提倡养亲、尊亲、敬老的社会风气,对于建设现时的道德文明,维系社会生活的健康运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曹娟,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