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的脸谱等|脸谱

  “同学聚会”的脸谱   紫 殷      同学聚会,有一个流行的段子:心眼多的钻被窝,心眼少的在唠嗑,不多不少在乱摸,一个心眼在唱歌,缺心眼的在死喝。段子说的也许有点“过”,但以下的经验绝对是没错的。
  1同学聚会的首义者,以外地归来者居多,往往已经混得有几分人样。衣锦夜行,憋屈得厉害,这回当然在同窗前显摆显摆,他希望来的人越多越好。
  2当年有些姿色的女生这回一定会脸上精描细抹,衣柜里千挑万选。如果是提前知道消息的,铁定还要饿上几天,争取能穿进那件卡腰的套裙。
  3抢着买单的那位多半当年穷得叮当响,或者成绩不佳的。他要告诉大家,像我这样的也是可以混出来的,你们不要老眼光看人。他一定是开车来的,好车。并且他一定很愿意送每一位同学回家,一副情深义重不忘旧谊的样子。
  4话少的同学并不是老成持重,而是因为经历平淡且混得不好。大家谈论的新潮名词或根本不懂,或掌握不熟练,怕说错了出丑,便索性不开口。
  5有富不显,有车不开,有单不抢,这种人多半一直就很风光,经历过了也就不在乎了。
  6带老婆出席的,一定是老婆长得比较争气,带出来有面子的。
  7去了一趟美国的,一定要找机会说出来,谈资本,谈纽约,最后来一句:“其实也就那样。”这边赶紧接茬谈起欧洲八国游,谈人文,谈艺术;那边去过澳洲的插不上话,急得抓耳挠腮。这时你要是能淡淡地来一句:“不才在伦敦待了八年。”保管当场鸦雀无声。
  8当了官的接手机绝不肯离席,拿着电话指挥秘书或部属开展工作,声音不大但足以保证在座的都能听到。语气较平时蛮横且坚决,表情略显威严且带一丝厌倦,一副运筹帷幄很懂管理的样子。
  9官当得大的人不会轻易参加同学聚会。
  
  人情的尴尬
  哈 米
  
  人生在世,人情世故不得不讲,但又常常陷于尴尬。
  A与B是亲戚,平时各忙各的,甚少往来。一次,A帮了B一个忙,B从心底里万分感谢,当面酬谢之后又各忙各的去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A很挂念B的近况,几次想电话联系又屡屡作罢,因为A顾虑:“我帮了他的忙,主动去电话,会不会被误解为向他索取感恩?还是等他来电时再问吧。”B呢,几次想打电话问候问候(一次还准备了点小礼),临了又改变主意。B忖:“平时极少来往,因对方帮了自己就频频去电话,是否会被看轻,认为我太过功利,浅薄?”
  于是,双方因为矜持,却谁也不敢先给对方电话。
  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
  同事转托我,为一位共同的老熟人的女儿解决了工作问题。父女俩带着礼物来谢同事与我。过了好几个月,我碰见老熟人的女儿,顺便问她,你老爸好吗,怎么不请他过来坐坐,中午我们有空闲的。不料,第三天,父女俩拎了包包袋袋敲开了我和同事办公室的门。显然,我的话被误解为在向人索要,弄得我好不尴尬!
  “世间有各种桥梁,最为脆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爱伦堡)确如其言,人们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大约是世上最难的事。
  我很想把这感想对那父女俩说,但不知他俩会不会认为我这介人很虚伪,开口要了东西还装正经。――瞧,马上又出现了一座难以搭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