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材才有活力 有活力的英文

  (三)创新编写 全面提升   本套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是:满足学生精神生活的审美需求;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走进音乐世界,从而加深对祖国及世界音乐文化的热爱与理解;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听觉经验,发展音乐感受、想象、创造及表现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评价及自学音乐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此,本教科书在以下诸方面做出努力:
  1.调整单元编写体例,明确学习与教学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给教学留有自主空间。
  每个单元学习内容包括歌唱曲目1至2首,欣赏曲目3至5首(个别单元例外);知识与技能若干项,其中有歌唱技能要求,发声练习,竖笛技能练习及提示,音乐常识等相关条目。凡标注☆号的为重点必学曲目,未标注的可以根据地区、学校等具体情况自行选用或调整曲目及要求。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曲苑寻珍》除京韵大鼓、苏州弹词规定曲目必学之外,另外还介绍了8个地方曲艺说唱片段,供不同地区选用。
  每单元编有紧扣学习目标要求的“实践与创造”4至5题。在“实践与创造”中,不仅以“欣赏”、“聆听”的方式区别重点与非重点曲目,而且在练习要求提示上有详略、难易的明显区别。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重点曲目之一,在“实践与创造”中明确提出:欣赏与准确背唱“国歌”的要求。并通过提示重点练唱三连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抄写歌曲结束句,分析前奏及音乐表现要素等方法,以加深对整首歌曲的印象。
  此外,每单元编有“学习评价”,以期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检查督促重点学习内容的完成质量。如“国歌”即提供如下参考标准进行学习评价:能基本完整地背唱(可获三星);能唱准三连音、附点音符、休止符节奏,自信地独立背唱(可获四星);能准确并有感情地背唱(可获五星)。
  每册教科书之后,附有可供3名学生使用的“活页练习”。“活页练习”有效地保证了在循环使用教科书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能动笔参与练习,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与考评。其内容大多根据该单元“实践与创造”与“学习评价”的部分题目编写。
  通过上述环环相扣的编写设计,使音乐课程学习质量、教学效果、学习评价得以掌控。
  2.细化知识技能要求,围绕音乐学科审美特点,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生成。
  如细化歌唱技能的要求,将其分化为:(1)歌唱的基本要求;(2)歌唱的基本姿势;(3)变声期知识;(4)歌唱呼吸的基本要求;(5)合唱的基本要求;(6)歌唱发声的基本要求;(7)歌唱咬字、吐字的基本要求;(8)歌唱的艺术处理;(9)歌唱的整体协同运动等九项。以词条形式布局于每册教科书中,并以“名家名言”形式生动形象地对上述要求加以注释。为对应歌曲演唱技能训练,每册为4个单元提供了4条发声训练及练唱提示。
  再如将简谱与五线谱识谱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全套教科书的各个学习领域。(1)看谱模唱;(2)节拍、节奏音型及各种表情记号表现识记与讨论;(3)结合作品识谱、聆听、律动、歌唱、演奏、书写、作曲、综合应用;(4)独立看谱视唱简短歌曲;(5)独立记录创作8—16小节的节奏或旋律等,最终实现“较为顺畅的识谱”这一目标要求(注:五线谱版另有文字补充说明)。
  将音乐课程四个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音乐编创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加以落实。
  此外,教科书中还提供了学与教的过程与方法。将音乐基础知识掌握、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实践创造活动中加以落实。其中以变奏曲式学习为例,在七年级上册通过聆听《拉库卡拉查》分析共有几次变奏;七年级下册练习将《鄂伦春小调》由拍改变为拍;八年级上册聆听《欢乐歌》中国式的变奏曲;八年级下册演唱、欣赏《我和你》,体会调式上的变化并进行创编练习,并分析《鳟鱼五重奏》的变奏手法;九年级上册欣赏、聆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进一步学习作品风格上的变化,并进行创编表演活动。如此举一反三,逐步丰富,逐步加深,使学生最终掌握变奏曲体裁及一些变奏手法,达到音乐能力的生成。
  3.重视学习评价,量化激励机制,突出音乐听觉,提升文化视野综合素质。
  教科书每单元均设有“学习评价”环节。共两道题,题目紧扣学习目标要求。一题侧重歌唱表现目标要求及相关知识技能要求,大多通过演唱考查水平;另一题与感受、欣赏、创造、识谱等学习目标要求相对应,此类大多结合乐谱、音响,考查听辨、应用、创造、识谱、记谱水平,其中听觉考查是重点。为突出音乐听觉,近半数的题目采用音响进行考查。如判断作品体裁、风格、表演形式等。
  每项考查题从七年级开始提供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参考评价标准,到八年级、九年级逐步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提出评价标准,形成自我和相互评价各项艺术实践活动的综合能力。
  学习评价与多样性的激励机制结合。如按星级、按奖牌评价鼓励,按评选最佳歌手、表演、编创导演、论文等设立奖项。
  为拓展文化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仅听辨乐曲就另外补充选用了七十余首歌、乐曲。从地理、文学、历史、地域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社区活动诸方面设计题型,推动并考查学生的音乐水平、文化修养、综合素质。
  全套教科书在注重平时学习评价的基础上,在九年级下学期课程结束时,另设有“学习综合评价”,其内容以“课标”分学段目标要求为依据,通过自评及试卷(结合音响)考查评价学生学习及教学质量。以期促进各级领导、教师保证音乐课时,监督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形成多层次学习评价与多样性的激励机制有效结合。由于各地、各校课堂乐器选择不统一,故有关演奏考查评价应从实际出发自行拟定。
  (四)创新设计 形式新颖
  1.图形谱生动形象、诠释音乐
  全套教科书共创造性设计了近二十幅图形谱,大致分为七类:(1)音乐的旋律变化形态。如《穿越竹林》、《桃花红杏花白》。(2)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变化形态。如《万马奔腾》。(3)音乐的力度变化形态。如《伏尔加船夫曲》。(4)合唱中的多声部音色、力度、和声变化形态。如无伴奏合唱《牧歌》。(5)乐队演奏中乐器配置变化形态。如《花儿与少年》、《鳟鱼》。(6)乐曲结构形态。包括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变奏曲式、回旋曲式、换头合尾、鱼咬尾等。如《沂蒙山小调》、《拉库卡拉查》、《春江花月夜》等。(7)乐曲结构的变化形态。包括人声、乐器、情景等。如《我和你》、《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老鼠娶亲》等。这类图形谱紧密地配合音乐材料生动形象地说明、诠释了具体音乐作品。   2.图片、照片密切配合,图文并茂
  数以百计专门绘制的图片及精选照片,使教科书图文并茂。包括对所学音乐材料的作品意境、人文背景、乐器形制、表演场景及情节,各种演唱、演奏、指挥姿势、词条内涵等,加以注释补充,有效发挥了引导、关注、激发兴趣的作用。
  如:(1)图解歌唱及乐器演唱、演奏姿势、指挥图示。(2)乐器形制。(3)传达歌词大意、乐曲意境人文背景。(4)舞蹈、戏剧、音乐剧、影视音乐表演背景。(5)诠释拓展词条内涵。如劳动号子中的典型类别:农事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船渔号子通过4幅图片予以说明,更通过图片对舂米、打连枷、哈腰挂等劳动形式予以说明。
  3.装帧艺术精致美观、内涵丰富
  充分挖掘音乐元素装帧教科书,使教科书不仅外观精致美观,而且内涵丰富具有趣味性与可读性。如:(1)以演奏民族乐器的人偶图为封面;(2)以本册乐器为内封;(3)以音乐学习活动的特殊设计区别图标;(4)以五线谱旋律为第一单元右侧页书眉;(5)以乐器图形装饰书页页码;(6)以色彩区别单元标题等。
  二、教学参考用书
  与教科书相匹配,每册教科书编有1册教学参考用书。教学参考用书为音乐教师深入学习研究和使用教科书提供参考。2012版《教师用书》按下列内容分项编写:
  (一)选编意图。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说明选材意图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部联系。
  (二)教学目标。具体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具体目标要求。
  (三)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分析、背景资料、作者介绍等。
  (四)相关知识。如歌唱要求、乐器介绍等的有关说明等。
  (五)教学建议。包括课时分配方案(提供1—3个)、教学实施建议等。教学实施建议结合具体作品提出教学重点、难点,并联系“实践与创造”、“学习评价”提出教学建议及习题和学习评价参考答案。此外,每单元附有参考书目、学唱歌曲伴奏谱(活页)。
  《教师用书》撰写者除了有主要参与教科书的撰稿人外,还特聘优秀教师、资深教研员参与撰写,以期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三、教科书配套教案
  编写《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教科书配套教案是按教科书内容的呈现顺序,分年级、分学期、按单元,请有经验的名优教师专门精心创新编写,并有教科书编写人员及专家进行评析。教科书配套教案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参考价值,更有实用价值及创新价值。
  四、教学辅助材料
  音响资料紧密配合教科书及教学需要精心制作,音像资料配合教科书每册配有教学光盘,视频资料极为丰富。
  演唱歌曲音响由资深音乐人配置伴奏,重新按学生歌唱特点定调、定速,并选择优秀的合唱队或歌唱家、知名歌手制作范唱音响;特别根据教学练习与演唱需求,制作了不同速度或不同调的伴奏音响。
  欣赏作品音响选用名家名版的音响资料,同一作品以不同形式诠释作品。如《牧歌》,范唱为童声版本,同时还提供了原生态歌手、当代著名歌手独唱及无伴奏合唱等多种版本。特别是我国民歌,除普通话范唱版,有些还尽可能提供了原生态歌手用方言、民族语言演唱的版本。部分外国歌曲选入了不同语言、不同歌唱家演唱的多个版本。
  配合演奏部分,制作了演奏范本和伴奏;为“实践与创造”、“学习评价”、“综合测评”环节专门制作了音响;为“知识与技能”中的速度、表情术语,提供了意大利读音示范等。全套音响涉及作品近三百首,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选择,提供了丰富资源。
  总之,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版初级中学音乐教材是一套学生喜欢的教科书,是一套方便教师使用的教学用书;是学生课上课下都爱听的、教师备课上课不可或缺的音频、视频、教案等的资料库。
  五、教材使用注意事项
  (一)教科书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要认真研读,从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教材、组织教材,有效实施。
  (二)《教师用书》是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由于资料内容丰富,教师必须严格筛选,切不可照抄照搬。“教学建议”仅供参考,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及教学主动性、创造性,将音乐课教学推向新高度。
  (三)《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在教师教学中具有实用和参考价值,教师应认真学习研究,有选择地参考使用,避免盲目照抄照搬。
  (四)有关音响、音像资料,教师应通过亲自聆听、欣赏、学习研究,有计划、有目的的参考使用,以便取得最佳效果。
  (五)关于教科书呈现谱例与音响一致性问题。由于同一首歌(乐)曲,往往采用多种版本的音响、音像资料,故供学生演唱曲目及范唱记谱以正式出版物为准,不受不同演绎风格影响。至于拓展欣赏或聆听的作品,则可能与谱例略有出入,特此说明,以免歧义。 (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