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彩超诊断价值|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最有价值的检查为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实用价值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96例临床确诊急性胰腺炎病例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96例急性胰腺炎, 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86例,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0例, 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炎快速、简便、安全、实用性强, 是临床诊断胰腺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脂饮食, 过量饮酒, 以及暴饮暴食, 发病年龄有了年轻化的趋势[1], 同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步上升,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 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有时候不高, 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而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凶险, 死亡率高。早期的明确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的评估非常重要。回顾分析96例临床确诊急性胰腺炎病例的超声诊断资料,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为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56例, 女40例;年龄18~76岁, 平均37.6岁, 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在24 h以内的患者78例。其中合并胆道结石28例、酗酒、暴食41例、进食油腻19例, 有腹部外伤史10例、合并脂肪肝3例。合并腹腔积液31例、合并胰腺假性囊肿2例、合并胰腺脓肿3例。96例患者均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生化检验:尿淀粉酶增高54例, 血淀粉酶增高88例。
  1. 2 方法 本科采用仪器为东芝SSA-220A型B超以及日立EUB-525型, 探头频率3.5~5MHz。患者一般取平卧位、半卧位以及侧卧位等体位, 经腹部以及腰背部等多种途径检查, 如果患者胃肠道胀气, 本科则采用经左侧脾区冠状面检查。主要观察胰腺大小、边缘、形态、内部回声、胰腺周围、胸腹腔有无液体等情况。胰体和胰尾厚径大于2cm、胰头厚径大于3cm作为判断胰腺增大的标准, 同时给予患者常规检查肝胆胰脾肾及胸腹盆腔。
  2 结果
  96例急性胰腺炎, 超声确诊85例, 超声诊断符合率100%, 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86例,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0例。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胰腺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弥漫性或者局限性肿大, 实质内回声减低, 呈典型的低回声区, 胰腺边缘轮廓清晰。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超声表现为边缘模糊、胰腺内部声不均匀, 胰腺明显肿大, 呈低回声和强回声相见的点状或斑片状混合回声, 胰腺周围组织及脏器肿胀, 胰周积液以及腹腔内积液。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胰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胰酶消化胰腺自身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2], 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一般在病理上分为间质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 其中出血坏死型比较少见, 一般病情险重, 常并发休克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一般为以下几个因素:①Oddi 括约肌松弛:由于胆石移动损伤以及胆道感染均可造成Oddi括约肌松弛状态, 进一步造成十二指肠液返流进入胰管, 激活胰酶, 导致急性胰腺炎。②胆道的感染:通过胆道与胰腺的共同通路, 扩展到胰腺引起急性胰腺炎。③腹壶部出口阻塞:包括胆道感染、胆石嵌顿以及分泌物阻塞造成Oddi 括约肌痉挛, 造成胆汁返流进入胰管, 引起急性胰腺炎。临床上由于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手术和外伤等原因引起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结果与急性胰腺炎在病程和病情轻重上并不平行, B超检查确诊率高, 费用低, 可反复进行, 活动性较好, 可在床旁实行检查, 做出诊断和准确分型, 观察病情进展, 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B超超声特点:胰腺形态以及体积的改变, 多数呈明显边缘回声毛糙, 胰腺轮廓显示不清, 实质回声部分一般表现弥漫性均匀性的减低,部分表现为局限性回声减低或是回声增强,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边缘分解清晰、体积增大、低回声较均匀;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胰腺回声不均匀, 体积明显增大、部分患者胰腺的包膜连续性中断, 患者胰周积液, 腹腔内见到液性暗区, 部分急性胰腺炎, 由于肠管内积气的影响, 不能显示胰腺声像, 需要CT及其他实验项目配合, 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①与慢性胰腺炎相鉴别:一般胰管内结石、钙化形成, 回声增强、不均, 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有胰管呈囊状扩张. ②与肠梗阻等急腹症相鉴别:超声检查由于气体干扰, 看不清胰腺, 需要患者淀粉酶测定以及X线腹部透视等有助于鉴别。③ 与胰腺肿瘤相鉴别:对于局限性肿大的胰腺炎, 需要与胰腺癌鉴别, 肿瘤边界不整, 内部回声不均匀, 轮廓不清, 肿瘤血管丰富。同时需要结合病史及淀粉酶检查给予鉴别。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快捷、费用低、重复性强的诊断方法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荣江.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检查的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7, 14(5):320-321.
  [2]鲁树坤.现代超声诊断学.第l 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