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脑卒中健康忠告|脑卒中可以治愈吗

  小林的婆婆突然中风被家人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医生很快确定了三套治疗方案,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家人却犹豫不决,是溶栓还是保守治疗,选择哪种方案治疗效果最好?
  溶栓黄金三小时
  记者齐中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表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关键在于发作后3小时,在有效时间窗内溶栓,越早溶栓患者越早获益。
  王拥军指出,由于国内长期以来急性卒中救治流程规范度不足、院前或院内延误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卒中患者无法在推荐的治疗“时间窗”内,接受规范的溶栓治疗。同时,病人和家属对卒中早期症状的知晓率低,没有对发病症状做出正确判断,并尽快送患者到医院,影响了抢救效果。
  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约占所有类型卒中的85%。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卒中患者的有效救治率很低。数据显示,我国仅有16%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其中只有1.3%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远低于北美的10%。
  房颤会诱发的脑卒中
  记者周婷玉:心房颤动是一种“心血管流行病”。有关专家日前指出,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比率仅为1.7%。
  调查表明,在我国同期心血管住院患者中,心房颤动患者所占比例接近一成。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比不伴有房颤的人高出5倍。
  “房颤诱发的脑卒中是可预防、可干预的。”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指出,“房颤新的治疗理念已把降低死亡率作为核心,而抗凝治疗已被证实是降低其卒中及死亡率的关键,然而中国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却不容乐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认为,我国房颤抗凝治疗开展不足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医患认知的误区,也有药物自身的问题:一是医患“谈出血而色变”,不能理性看待抗凝药物的出血风险;二是现有药物的局限性造成患者依从性不佳。
  胡大一介绍,日前获批的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将为近千万国内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和全身性栓塞提供新选择。
  欧洲心脏病学会公布的2012年房颤治疗指南中,已将达比加群酯推荐为房颤抗凝的一线药物。
  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记者齐中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指出,高胆固醇是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这两大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控制胆固醇,要做到心中有数,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患者的首选。
  胡大一指出,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远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与冠心病等相关危险因素。
  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患者生命。
  北京安贞医院张茁教授指出,70%的“坏胆固醇”是由人体自身合成,且这种合成是不断进行的。对此,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坏胆固醇”,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本版由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