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名词解释240道.doc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240道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
叩问人生的意义;
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
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13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4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5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6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7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18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19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20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1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2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23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4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5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26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27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28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29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30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31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32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
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价段的决定作用。

33接受美学建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成对话关系。

34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者去填充和确定。

35新乐府以新乐府得名,关心民苦,揭露时弊,有现实主义倾向。

36古文运动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口号,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韩愈,柳宗元 37物感说我国古代提出的一种心与物关系的学说。

38心物交融说刘勰,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

39表象保留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40全景小说多层次,多线索,多主题,跨时空,竭力描写社会生活全景,百科全书。

41移情说感情外射,原本我的感情外射或融入到物的身上,使之亦有,我就是物,物就是我。

43距离说拉开功利距离的体验。对已有的经验换一种角度重新审视。

44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与对共同生命着,为入;
体验又要反刍,进行自审,为出;
两者辨证统一。

45文本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根据一定的语言规律和语义规则组成整体语句,未经读者阅读只是语言产品(如书)。

46文学文本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

47桐城派方苞开创,刘大木魁,姚鼐发展,学左传、史记先秦西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讲究义法,水求语言雅洁,以阳刚阴柔分文章风格。

48文之精粗粗是形色声名,可见可听的外界景象;
精是指道。

49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

50语言声音与意义结合的符号表意系统,是人类交际最重的工具。

51文学语言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言。

52文学作品的语言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的语言形态。

53语言结构语言集团的总模式,代代相传的语言系统,包括语法、名法、词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码。

54言语在特定语境下人的说话活动,是说话人可能说或理解的全部内容,传达个人说话的一种信息。

语言革命胡适提出,1.言之有物,2.不模仿古人,3.讲求文法,4.不无病呻吟,5.不滥调套语,6.不用典,7.不讲对仗,8.不避俗字俗语。

55文学语言组织文学文本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是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构造。

56语音层面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包括节奏和音律。

57文法层面文学语言组织基本层面之一,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调、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包括词法、句法和篇法 59辞格层面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文学语言组织的美的具体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本色化。

60文学形象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

61高级形象形态充分体现审美理想的、达到最高审美境界的艺术形象。

62审美理想人们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氛围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

63艺术形态美构成艺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形式美。

64类型说主张表现人物最突出的特点,重视共性,忽视个性。

65个性典型说从重视典型共性到重视典型个性。

66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67中介特殊说包含个别因素又不是个别,包含普遍因素又不是普遍;
以个别而言是本质,以本质而言是现象。

68文学典型作品中呈现的、显示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69扁平人物具有类型性和漫画性,表现一种单一的特性或意念。

70圆形人物具有人性的深度,具有多重性格侧面,随作品发展而变化。

71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点明典型形象的现实基础,陌生指出典型形象的独创性。

72自然主义着描写现实生活的非本质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外在真实,反对典型化。不能反映生活本质。

73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74典型环境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现实关系的真实性;
时代脉博和动向。

75诗有三境物境(诗由物生)、情境(诗由情生)、意境(揭示思想与事理)。

76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77意象心理意象是指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各种感性形象。

78内心意象是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艺术构思所形成的心中之象。

79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称。

80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81文学象征意象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82寓言式象征意象通过故事情节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

83符号式象征意象通过无情节的整个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直接暗示和象征观念与哲理。

84现代叙事学关注叙事作品的结构方法的研究叙事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

85中国叙事学综合西方传统叙事学和现代叙事学,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叙事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

86叙事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87叙事的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观察、分析叙事活动。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叙述动作。

88叙述语言使故事得以呈现的口头或书面陈述。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叙述标记。

89叙述时间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时距、次序、频率。

90时距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对照形成的关系。省略、概略、场景、减缓、停顿。

91次序故事时间中事件的接续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语言的排列顺序对照形成的关系。

92频率叙述语言或故事内容自身重复的关系。

93叙述视角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由叙述人称决定。

94第三人称叙述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全知视角,剥夺读者的探索求解权利。

95第一人称叙述既是叙述人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96第二人称叙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的。

97叙述视角与人称的变换以两种以上叙述交替出现的叙述。

98叙述标记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

99叙述内容文学文本所叙述的东西,即故事本身。人物、结构、行动。

100故事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涉及事件、情节、情景。

101事件故事中人物行为及其后果。

102情节按照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103情景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

104人物推动故事的进展和具体生动的形象。扁形、圆形、表意、典型、性格人物五个类型。

105表意性人物不具有性格内涵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106性格人物具有一定秉性、气质等心理与人格特征的人物。

107结构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08表层结构按照叙述顺序组成的各叙述单元之间的关系。

109深层结构故事各要素按故事的文化背景某种内在结构关系排列组织起来的超出叙述顺序的整体。

110行动是人物有目的的行为。叙述功能、叙述逻辑、符号矩阵。

111叙述功能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

112叙述逻辑根据人物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总结的人物行为模式。

113符号矩阵由四个符号要素组成的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矩形图式。

114叙述动作讲故事这一行为本身。叙述者、接受者。

115作者创作作品的人。

116隐含的作者进入作品的叙述活动后的作者。

117叙述者讲述作品中语言的人。

118叙述声音体现叙述者叙述动作的口气或基本态度。显在叙述者、隐在叙述者。

11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为成三大类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120抒情作品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

121情感人对与之人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122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

123审美情感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态度和体验。

124艺术情感对客观现实与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125表现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126托尔斯泰传达论借助“外在符号”“传达”“感情” 12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抒发情感;
观,反映社会生活;
群,沟通人与人;
怨,批评时政。

128抒情原则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有意无意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