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机智让语文课堂更出彩.docx

教学机智,让语文课堂更出彩 摘 要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智慧的艺术展现。由众多学生组成的课堂,由于思维方式或行为习惯的差异,难免会发生点意外的,有时甚至会让老师很窘迫,让课堂气氛降到冰点。教师在学生思想灵动时,要善于捕捉到亮点,抓契机促生成 ,这样才能使课堂更鲜活,更精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意外;
教学机智;
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智慧的艺术展现。

教育的成败,教师是关键。由众多学生组成的课堂,由于思维方式或行为习惯的差异,难免会发生点意外的,有时甚至会让老师很窘迫,让课堂气氛降到冰点。教师在学生思想灵动时,要善于捕捉到亮点,抓契机促生成 ,这样才能使课堂更鲜活,更精彩。

还记得在乐山实习时,听研城中学吕世强老师讲作文公开课,当时所有没课的语文老师都来了,包括教语文的校长。那天他主要讲如何从外貌和动作等方面来具体描绘人物,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生活,吕老师选出了师生平时有突出个性特点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我和吕老师的合照,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放到PPT中,让学生看图写话。大家看到这些照片,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同学和老师,感觉非常形象和贴切,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了思想的闸门。用灵动活泼的语言对照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等加以细致的描绘,得到在座老师和学生的好评。然而一个同学站起来对我和吕老师那张合照的描绘,让在座的师生瞠目结舌。他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在这充满诗意的校园,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娉婷站在陈子昂的壁画前,看着满园活力,她嘴角露出了微笑,像美丽端庄的蒙娜丽莎,为校园增添了一抹灵动的剪影。自古都说美女配英雄,可站在他前面的那个男人就显得逊色多了,暂且不说他的长相,只从那短而密的尖刺头发和那胡乱搭配的衣服便给这美丽的风景减分了” 等他念完,气氛陡然凝固了,让在座的各位哭笑不得。我偷偷看了下所有在座的老师,他们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有的露出微笑(包括校长),也有老师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个同学做下去的方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想他们是在想这孩子怎么这样描绘他们的班主任,而且在为吕老师感到尴尬,毕竟还有校长在呢,这样多丢面子啊。再看这时的吕老师还是笑着的,他并没有批评那个学生,而是有条不紊的请其他同学起来点评,当然许多学生针对那同学这样说老师是持反对和批判态度的。最后吕老师用诙谐的语调说“我们可以从他的语言听出,是比较具有文学气息的,也体现了他的博闻,同时他还使用了一个新的修辞手法反语,当然只是写吕老师的那部分,像吕老师和赵老师这样都是内外兼修的。”引来在座各位的哄堂大笑及一阵热烈的掌声,将降下去的气氛给升温了。

这件事,是课堂上遇到的活生生的例子,吕老师都用他特有的方式幽默的语言将其一一化解,从而由课堂的偶然出错转变为老师的出彩,使课堂上的气氛异常的活跃。正如武凤霞老师说“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生命的律动,是自由的,这里是学生放飞心灵的精神家园,充满着生长律动的课堂又是开放的,在这里,每个生命都能获得应有的高贵”。从而告诉我们,要尊重学生思维的权利,给他们自由学习的空间。

李卫东老师说“教学不是剧本,学生也不是演员,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有研究人员估计教师在一堂课上平均每分钟就要做一个决定。这意味着教师要在不断的变化的情境中,随机地采取行动,要在45分钟内作出那么多反应并力求敏捷和准确,这显然不是一个僵死的教案就能解决的。

由此可见,教学的鲜活之气,课堂的精彩瞬间,语文的长久魅力来自于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创造。要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更要注重情商的作用,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处处尊重他们,与他们结成亲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学伴关系。同时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学识,研究教材,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对教材的处理才能不断的翻新,始终使课堂流淌着鲜活之水”。这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的,确实如此。同时老师还要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处理各种课堂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沉着从容的面对和解决,更重要的是能达到教师、学生课堂的三赢结局。

为了创设一个出彩的语文课堂,无论是对学生特点的掌握,对教学课程的安排和教学设计,还是对课堂突发状况的处理,无一例外的体现在一个“变”上面。学生有共性,但也各有个性,因而对不同的学生要变通交流;
语文科目内容很多,涉及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老师老是一成不变的只顾教材,忽略学习的外在因素,同样会影响教学效果的;
教学设计就更是如此了,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老师的主导位置,活跃课堂又提升教学效率;
在处理突发事故则主要靠的就是老师的应变能力了。因而必须有一个不断变化翻新意的语文老师。

正如肖家芸老师说的那样“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语文教师只能向自身素质提高要质量,向自身品牌形象要效率,没有远虑,难免后患。” 参考文献 [1]于漪,刘远.李卫东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2]于漪,刘远.武凤霞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3]于漪,刘远.肖家芸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6. [5]钟启全,区培民.语文课程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